我是80届护校毕业生,是文革以后恢复高考时的中学毕业生,仅2分之差,来到了新华卫校,成为一名卫校中专生。刚进卫校时,我对护士工作性质一点儿不了解,对所有的医疗、解剖知识知之甚少,于是我经常到解剖室看解剖图和标本,还到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力求尽快弄懂相关知识。甚至寒冬季节,为了掌握护理操作技能,我在示教室里练得汗流浃背,从穿滑雪衫开始,直到热得只穿一件衬衫。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时我获得了校三好学生和技能标兵。

中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新华医院小儿心胸外科,科内年轻医生认真学习、奋发进取的学习劲头;老主任、老护士长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为自己能成为胸外科的一员感到幸运。当时我白天学专业技能,晚上啃专业书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觉得知识不够用,同时我还想圆大学梦,就开始复习数理化,准备进一步深造。伴随着无数个挑灯夜战,我终于通过了第一次成人高考,进入职工医学院高护班学习。那时我既在学校里求学,又做团支书,还利用周末到社区为居民和孩子做健康咨询,工作、学习、社会活动三重因素大大锻炼了我的能力。
88年大专毕业后,我回到了科室,开始担任教育护士,一边翻班一边研究在职教育现状。实践中,我首倡了新护士、进修护士、在职护士实践教育计划,并不断对心血管专科护士教育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
90年我开始担任心胸外科护士长,我一边学管理,修改和完善科内护理常规和工作制度,提出了《胸外科常用风险药物固定稀释卡》等出自实践的科研管理成果;一边加强专业操作技能培训,对监护室护士定期进行抢救病人演习和装卸呼吸机速度的测试,明显地提高了抢救病人的成功率。
90年代末我通过函授完成了本科的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我的论文答辩还受到了导师的赞扬。现在我又参加了全国在职硕士研究生考试。
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为了学习,我放弃许多娱乐和休息的时间。有课的日子,我一下班就从浦东赶到徐家汇读书复习,回到家时已是夜里11点多了;没课的日子,我9点多哄年幼的孩子睡觉,然后才开始读书、写文章,也是忙到深夜。但是在学习中,我也体味了读书给予我的快乐。读书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是学习,帮助我圆了大学梦!是学习,帮助我圆了人生梦!
(作者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胸外科副主任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