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习力,激活创造力,提升竞争力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薛兴文
上海复星集团创立于1992年11月,是上海第一家民营企业集团。通过全体员工12年来的艰苦创业,集团业务已形成集团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层次的平台,在医药、房地产、钢铁、商贸流通领域取得较大发展。2004年,复星集团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61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位,“上海大企业集团排名”第8位。2003年,复星集团控股企业实现销售239亿元,投资企业共上缴税收31.05亿元。集团还被列为国务院首批知识产权保护单位,获上海市“双爱双评”十佳企业、“上海市员工最满意的十佳企业”等荣誉。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复星集团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占领科技高地,站在时代前列,融入社会发展主流的结果;也是复星集团确立“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企业理念,集聚高新人才,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员工们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学习新知识,激发创造力并实践于具体工作中的成果。
在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个要素、第一个动力是人的智慧,人的智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因素,其关键就是使劳动者知识化,实现劳动者从人力到人才的转化,这样就能使生产力得到彻底解放,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复星集团对员工的知识水平选择比较严格,就目前队伍状况而言,85%的员工具有大学以上学历,10%为硕士、博士。集团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施展个人才智提供条件,这是因为我们深刻体会到:人力资本是活的要素,是创造价值,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一个企业要有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要为员工创造一个学习型的环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员工在为企业工作的同时,其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也得到提高。集团提出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创业型团队”,为此,12年来,复星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员工知识素养和文化水平的读书学习保障机制,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两项制度并举,在机制上为高素质创新员工队伍构筑保障体系
为了把培育创新人才,激活人才创造力作为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集团从制度上建立健全了创新人才的培育保障机制。一是建立职代会制度,有职代会审议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奖励基金方案、员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基金方案等。通过工会和职代会的共谋、共商、共进,为员工自学成才和培育集团公司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提供了机制保障。二是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由工会积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在集体合同中明确员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落实工资总额5%的员工教育基金,这就为员工发展创新提供了契约保障,保护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两个计划联动,在措施上为员工提高素养、施展才华拓展空间
近几年来,集团为使员工提高工作技能,施展个人才华,制订并实施了两个有效计划。
1、实施《员工职业培训学习计划》
集团从1998年起,每年都制订和实施《员工职业培训学习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抓好五个环节:
一是从思想观念上积极引导。通过广泛宣传教育,使员工树立“为自己未来投资”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学历高的员工和学历低的员工都是一样,以提高员工的学习自觉性,产生持久学习的推动力。集团还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各类专业知识培训,在员工中开展“谁学得更快,学得更多,学得更好”的活动。
二是对培训方案精心设计。集团根据每个岗位的要求和员工的个人需求,制订年度培训科目和具体实施时间表,并按高级经理、中层经理、一般员工三个层次精心设计培训学习方案。近两年,集团共对700余人进行培训学习,有95%的人完成了自己的培训学习计划。集团还根据不同岗位和业务需要,对员工进行短期培训学习,如有计划地选派高级经理,参加香港理工大学MBA工商管理正规培训,以应对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作好创新人才的资源储备;选送优秀员工、经理出国考察学习,也是一种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的好办法。
三是从制度措施上给予支持。集团鼓励员工自立学习,为员工自学成才创造良好条件,并予以一定奖励,如学习费用报销、调整工资、考试准假等。对业余时间学习,提升学历的员工给予500-1000元的奖励,已有49人获此奖励。集团工会为方便员工读书学习,还办起了“员工之家”,配备了多媒体教学仪器,组织培训学习,为员工“充电”。
四是在培训学习经费上提供保证。集团对员工培训学习,从经费上予以落实。2002年公司用于培训学习的经费为260万元,2003年为300万元,今年预计为400万元。
五是从培训学习的效果上进行科学评估。集团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培训学习评估体系,即由受考核者本人进行自评,集团人事部门进行无记名评估,工会对受考核者进行指导,明确改进方向。评估的做法产生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增加了员工参加培训学习的动力。
2、实施《员工职业发展计划》
根据每位员工所学的专业和业务特长,集团为每位员工制订《员工职业发展计划》,使每个员工个人的发展有方向和渠道,学习的目标更明确。具体做法有:
一是岗位有标准。从集团发展的需要出发,分别制订不同岗位的职业标准,如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策划和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
二是上岗有竞争。岗位公开招聘制度的实施,为每位员工自我发展计划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树立了岗位靠竞争的理念。目前集团100%岗位都实行了竞聘上岗。
三是立功有竞赛。竞赛激发了员工的创造性,集团每年还进行“优秀团队”、“优秀经理”、“优秀员工”评比。
三、两个层面互补,在思想上增强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我们民营高科技企业是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体制改革浪潮中诞生的新经济组织。12年来,企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获得快速发展,靠的是国家政策的指引和扶持,靠的是企业领导紧随时代潮流,遵章守纪,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联想到这十二年来,不少民营企业商海沉浮,
自生自灭的教训,我们集团一直把学习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放在重要的位子上,做到工作千头万绪,学习方针政策不动摇。尽管集团领导层方面的学业水准都较高,但在坚持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依旧对政治学习予以高度重视。这几年,公司领导层系统学习了中共十六大文件、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全
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等,尤其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进行了反复学习,根据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联系集团实际情况,进行了思索,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实际行动贯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在员工队伍这一层面上提倡好读书、读好书,修身养性奉献社会,是集团建设企业文化的一项好举措。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又起支撑作用的竞争力。集团不时向员工们推荐一批好书,供大家自学,其中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自动自发》、《团队管理》、《乐在工作》等,这些书籍为培养员工善于思
考、超越自我提供了精神食粮。集团的企业报、网站,则为员工们读书学习开辟了交流心得的舞台。经理们学习企业管理理论后,结合实际工作的所感所悟,以及员工们运用新知识开辟工作新领域的做法等,都在集团媒体上得到反映。企业报还发表大量员工通过读书学习后创作的游记、诗歌以及美术摄影作品等。集团
设立的“复星新苗奖”,极大地鼓励了员工子女发奋学习,争做有用之材,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推动了员工的学习热情。
读书学习活动的开展,增强了集团员工的学习力,激活了企业创造力,提升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抓机制、订计划、创条件、造氛围,坚持不懈开展读书学习活动,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正在形成,并推动企业的发展。目前复星集团已拥有2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专利技术,200多项创新成果被市科委和国家科委评为科技进步奖,其中“SARS-COV病毒PCR荧光检测试剂”等项目,成为上海抗非典药物研发的重要药品之一。真正体现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伟大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