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秀班组  
    优秀班组
 
宝名国际集团:融合·发展·实践
 
2006年5月22日 12:18
 

  融合·发展·实践

  ——兼述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宝名国际集团董事长唐燕

  

  学习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成语“孟母三迁”、“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大器晚成”……讲的都是学习。我们一生讲的最多的,恐怕也是“学习”两字。时代的车轮已进入了21世纪,学习成为一个潮流,学习成为一个我们最悉心关注的崭新课题。

  有一篇文章是这样说:“许多领导干部自我剖析或总结工作时,往往都有一句相同的话:‘学习不够’。当我们在说‘学习不够’的时候,是否真的切切实实地把这当作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还是因为把它当作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呢?”我们的员工在企业工作繁忙的同时,繁多的“学习”(党务学习、团内学习、工会学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专业学习、知识学习、会议学习、讲座学习),是否就是“学习型组织”了呢?

  这里反映出的最直接问题是:有学习的组织与学习型组织区别在哪里?“学习”加上“型”,意味着什么?我们认为,就是“员工与企业共生存,企业与社会共发展;完善学习型组织创建的信心与日俱增。”诚然,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宝名国际集团的发展已经成为“专业者的身份,文化人的方式,多角度的开创市场,去引领市场的知名企业”。

  “学习型组织”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一书中提出的新观念:许多企业走向衰落,在于组织的智障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和成长;要使企业茁壮成长,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要进行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由此,我们才能真正做到:

  1、具备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和事学习的开放心态,改变比较薄弱的整体学习力。

  2、建立起有效的反思机制,对出现问题从心灵深处进行自我反省。

  3、不同程度地进行沟通,排除障碍,避免带来不必要的内耗和内抗。

  4、创新机制比较灵活,真正体现全员的创新意识。

  研究学习型组织在实践中的辨证关系,就是结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工作实际,着力个性化创建,展现很多亮点。宝名员工在领会学习型组织具有的五个特征方面是这样体会的:有一个人人赞同的共同构想;在解决和工作中,抛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作为相互关系系统的一部分,成员对所有的组织过程、活动、功能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人们之间坦率的相互沟通;人们抛弃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为实现组织的共同构想一起工作。既充分认识学习型组织的价值和功效,及其所具有的一定理想化色彩,又要看到学习是组织一项基本职能,它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遥远,不能将其神秘化、神圣化。

  学习型组织不是对其他组织管理理论和功能的替代,而是相互补充和增强。我们的体会是:既要将学习型组织创建融入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实践中,又不能将其庸俗化、泛化和虚化。学习型组织不应该是孤立的“另外一项工作”,而是应该融入组织的日常实践,要防止学习型组织“泛虚”以及模式化、方案化等几种不良倾向;既要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不能陷入不可知论,无所作为。在实践中,需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可以从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入手,争取落到实处,有重点地突破。同时,要看到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生态化的生成与演进过程,需要周密组织、持续推进;既要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需要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又不能忽略阶段性里程碑和成果。长期的创新与应变能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根本特征,但短期的利润率、生产率等指标也需兼顾;既不能盲目崇洋、照搬照抄,又不能闭门造车、低层次创造。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发展,发端与系统动力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四大脉络,逐步整合汇聚成为“第五项修炼”为代表的系统思考、团队学习、对话以及知识管理、领导力等相关成果。这需要我们进行融合+发展+实践。融合——学习型组织将迅速与其他学科或企业管理分支流派融合;发展——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均将得到快速发展,并不断生成与涌现出新的成果,得到极大丰富与充实;实践——理论与实践将更紧密地结合和相互作用。

  在民营企业这样的新经济组织中创建学习型组织,并进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性的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也就是在“学习”二字后面加上一个“型”字。

  学习型组织就组织而言,是一个新型的组织,新就新在,以“学习→潜能→创新→变革→绩效→发展”为主线,对传统的组织结构进行挑战,把学习作为最好的管理方法;通过消除学习与工作的分离,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环境;以学习驱动变革,以学习促进创新。于是,组织的一切活动都以“学习”贯穿全程,如同血液在人体中流动一样。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不在于描述组织如何获得和利用知识,而是要知道如何才能塑造一个学习型组织。我们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学习的速度、能力和才能,通过建立愿景并能够发现、尝试和改进组织的思维模式并因此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也许就是最成功的学习型组织的归宿。

  开展学习型组织不仅是国企的一项工作,对于民营大企业更加显得有意义:因为它不是要丢掉已有的沟通、对话这种好做法、好载体而刻意安排一项额外的学习活动,而是提供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是学会并教会所有员工,都能运用“深度汇谈”这一工具,改善我们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政务公开体系,改善我们的民主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目前,宝名国际集团员工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政务公开、民主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各种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还为此出版了《财富地产》杂志,把员工的所有聪明才智,全部浓缩在内刊《宝名人》中。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为我们的信息化、网络化以及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外部条件,也为与其他企业的知识交流和共享,提供了超越时空的连接和平台。我们在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中,建立健全了图书馆这个学习活动中心的设施,向员工提供交流、共享的学习场所,还建立以信息化、网络化为支撑的学习交流与知

  识共享系统,包括以反馈为基础的学习系统、以反思为基础的学习系统和以共享为基础的学习系统。

  由此可见,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使宝名国际集团进一步确立了以房地产投资为龙头,以房地产服务为主体,以房地产国际教育、国际会展会务、杂志、网站为平台的经营方针,向房产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面塑造国内知名的房地产投资和服务的企业集团,树立了“宝名牌”,并在长三角城市中赢得信誉。但面对

  新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宝名国际集团在寻求全程化、多元化、国际化服务的发展方向过程中,确定了新的思路与新的目标,这与学习型组织的要求相一致。作为“上海房地产营销20强企业”、“中国房地产十大策划机构”,宝名国际集团精心打造的房地产服务产业链在2003年开始发挥出明显的功效,集团下属各公司充分运用和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拓,相互配合,已形成了由个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协调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