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组织日益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上海社会发展中起不可忽视的作用。2004年上海读书节就结合新形势,首次举行“上海新经济组织读书论坛”,展示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的成果,进一步扩大上海读书活动的覆盖面。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解放日报、上海市人事局和中共普陀区委主办,普陀区总工会协办。现将论坛的文章分批刊登在网页上。
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
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副书记 叶维华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竞争,是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进程空前加快的时代;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两个第一理念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为了加快普陀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突出提升区域功能、塑造城区形象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全面建设新普陀建设进程,区委从以人为本、促进普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在社区和企业两个层面推进市民和职工素质的提升,通过建立社区学校,创建学习型社区、企业、班组以及开展进城务工青年培训等等,为我区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实现全面建设新普陀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今天,我们举办“读书,将希望变成现实”上海新经济组织读书论坛,目的就是为了探索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新经济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拓展读书活动的新领域。针对我区实际,我们认为,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科教兴区战略需要科技创新来支撑
全方位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特征。科教兴市,核心是创新,关键是人才。从我们普陀区来讲,科教兴区是实现全面建设新普陀目标的生命线,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是推动科教兴区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可以通过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全区科学思想普及、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手段的应用推广。目前,我区民营高科技企业有1089家,2003年全区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415.6亿元,实现利润32亿元,创造税收36亿元,充分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今年,我区制订了《普陀区加快推进新一轮经济和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实现普陀区新一轮发展的主要行动之一就是以“科教兴区”战略为根本,大力培育民营科技企业,加速我区高科技产业发展,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一个以复星集团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集群,提升我区科技含量水平,促进我区产业升级。复星集团“激发员工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功经验使我们感到,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必须依靠科学文化的支撑。我们普陀区是一个老工业城区,又处在城郊结合部,部分地区还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都相对集中,是一个人口大区,人均占有文化、教育等设施的比例相对不足,文化相对落后,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且政府的财力有限,要提高全区总体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必须更多地依靠群众性的科学普及、文化教育活动来实现。我们感到,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的职工读书活动是促进企业科技含量提升、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需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来支撑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区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普遍提高,竞争能力、创业能力有所增强。最近五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我区人才实力有所增强。在人才总量上,2003年末达到4.87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占76.8%,经营管理人才占16.12%;在人才分布上,区属企事业单位占43.24%,其他经济组织占48.95%,人才队伍在质量和结构方面呈稳步提升状态。但是,从总体上看,职工队伍现状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实现全面建设新普陀的奋斗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区有近30万的流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离土农民、
大批进城务工人员积聚在一批私营、外资等新经济组织中。据区总工会对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情况抽样调查显示,56.05%的进城务工人员仅有初中文化程度。全区职工队伍的素质状况还不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高新技术及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是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基本要求。
三、创建文明城区需要道德涵养和文明素养来支撑
创建文明城区是全区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现实追求。普陀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城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生态环境含量的要求。在软件方面,创建文明城区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体系。要弘扬新时期上海城市精神和普陀精神,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事迹;要积极加强社区学校建设,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与文明同行”活动,从细微处入手,革除有碍社会公德的各种陋习。作为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城区,大量无上级主管的各类新经济组织积淀在社区每个角落,部分离土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小农意识较重,他们的道德素养、思想意识、卫生习惯、文明程度相对落后,跟不上时代和形势对职工文明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影响了城区文明进程。为此,要通过开展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提升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不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提高文明城区创建水平。
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对于我区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和实现“全面建设新普陀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还必须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把推进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意见。各级党组织和工会要在体制机制上做好源头保障,发挥我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两个抓手和载体的作用,加强对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区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也将就此制订和颁发区域性的指导性文件,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开展职工读书活动,鼓励新经济组织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电。
其次,要进一步整合推进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的资源。要发挥工青妇等各类群众团体的组织网络优势,发挥社区学校、民工学校以及全区各类民办培训学校的作用,动员各层次的职工参加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各级工会要大力开展新经济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班组)活动,强化新经济组织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区业余大学的上岗培训和学历教育可以办到社区学校,各类培训学校还可以在企业集中的经济园区办班培训,为开展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创造条件。
再次,要进一步营造推进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的氛围。近年来,我们以开展“四爱五比”、“全面建设新普陀、争先创优作贡献”等主题活动为契机,不断营造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的大环境、大氛围。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实践和培育,树立一批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的典型,评选一批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的组织者,表彰一批关心支持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的经营者,不断开创新经济组织职工读书活动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