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多样化读书活动,培育新世纪综合人才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燕芳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市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专业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施工、集成及服务。公司现有400余名员工,拥有多名国内知名的智能建筑权威专家及国家一级项目经理,是国内总体综合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智能建筑和数字社区服务商之一。公司在上海新建住宅市场占有率列行业内第一,并保持华东地区的市场领先地位。自2001年以来,公司每年业绩保持成倍增长,2002年实现销售合同量达1亿元,2003年实现2亿元,2004年有望实现3亿元。2001-2003年公司连续名列“普陀区民营企业十强”,2003年入选“上海市民营科技百强企业”和普陀区就业先进单位、纳税创百万元企业,2004年荣获“上海市科技创新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这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员工也渴望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时代的强者。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无疑是适应形势需要的明智抉择。我们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着眼于企业的实际和员工的切实需要,以读书活动为抓手,注重弘扬读书明理、求知成才、奉献社会的新风尚,积极倡导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努力营造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员工队伍的良好氛围,在创建知识型群体、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化员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在内涵上,对读书活动进行再认识、重界定
如何更好地把握读书活动的内涵?首先,要明确读书活动的目的,也就是开展读书活动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认识这一点,是把握读书活动内涵的基础。我们开展读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以适应企业新形势下德才兼备人才的需要。在延华公司树立了这样一种思想,即新世纪读书活动的内涵不再是重形式重过程,而更重于手段的可行性和效果的明显性;克服那种表面上声势浩大,实际收效甚微的弊端,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学习,掌握各种知识、信息、技能,从而最终达到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在内容上,对读书活动进行认真的选择和确定
为使读书活动更贴近员工、更卓有成效、更健康发展,延华公司在读书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做到了三个结合。
1、与员工成长的需要相结合。员工对读书的需求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需求度”,它反映员工对读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一是关于读书内容的要求和选择,它反映员工对读书的针对性、实用性的评价。这两者都直接影响着企业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对读书内容的选择。当然,这其中还有少部分的员工对自身素质状况及外部世界的要求缺乏清醒、准确的认识。因此,在内容选择上,不仅局限于员工现时所产生的“显在需求”,还应充分考虑其“潜在需求”。并且“显在需求”在变化,有可能上升为“显在需求”,同时产生新的“潜在需求”。我们正确把握了这两种“需求”,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员工的需要,选择读书内容,确定读书方案。
2、与企业经营发展相结合。读书活动必须为企业经营发展活动服务。对于企业来说,引导员工立足企业,在本职岗位上进行岗位学习、岗位钻研、岗位成才是深化读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以致用最现实的体现,也是工会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的一个根本目的所在。只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读书活动才有坚实的基础,才有发展的空间,才能得到企业党政领导的支持。因而,在组织读书活动中,工会要围绕企业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员工进行重点的学习、钻研和攻关。
3、与时代发展需要相结合。员工读书活动必须顺应和反映时代的需要,这是拥有高素质员工队伍的高科技企业开展读书活动的精髓所在。延华公司现在拥有400多名员工,涵盖管理、技术、工程实施、设计、研发等各类专业人才,平均年龄不到28岁,本科以上占70%,并形成了以教授、专家为核心的管理层和以硕士、能力突出的本科生为骨干的经营团队以及技术团队。我们只有深入研究时代特点,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及时地针对时代提出的课题和发展的需要,选择读书学习的内容,才能使读书活动成为推动员工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完成历史使命的有效载体。一是根据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构建员工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二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组织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先进的管理经验及相关知识,以应变日愈国际化的新经济的需要;三是根据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组织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员工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业务技能;四是根据当代先进文化前进的需要,组织员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三、在形式上,对读书活动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
1、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做好引导。互联网目前已成为国际大众化的信息网,它能使人们随时随地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等信息传递给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任何个人。互联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巨大的速度优势、更高的传播效果以及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在网上开展读书活动其优点显而易见。但“上网读书”关键是要做好引导。最现实的,就是把员工从长时间的、漫无边际的、无聊的“网上聊天”中解放出来,适时推荐网上好书、好报、好站。延华工会在公司内部服务器上专门开辟了读书网站——“延华书吧”,把员工喜欢的、急需的、健康的东西上载到网站中,把别的网站中发光的“他山之石”下载过来,介绍给员工,并经常性地开展网上学习交流活动,检验学习效果。同时,注意把握网络的有关技术动态和员工上网的需求动态,做到运筹帷幄,有的放矢。
2、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构建网络。这里“阵地”的含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硬阵地”,即场地、房屋、设备及其他相关设施。如“员工之家”、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机房、办公室等。企业内部空间有限,可以向附近的社区活动场所延伸,延华工会在附近的社区活动中心组织活动,每周定期进行文娱活动,深受员工的欢迎。二是“软阵地”,即各种组织及其形式、有关制度。如兴趣小组、联谊会以及班组学习、研讨会等。工会组织要建好“硬阵地”,把骨架和规模造好,在此基础充分发挥和重视“软阵地”的作用,不断完善措施,广泛吸引、组织员工积极参与读书活动。特别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媒体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延华智能报》特设学习栏目,不失时机地开办一些专题节目,把员工的目光吸引住、锁定住。
3、在学习主题上下功夫,形成特色。学习主题是有阶段性的,在组织开展读书活动中,必须不断结合实际确定好主题,形成自己的特色。一是结合形势选主题,联系实际,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读书活动。二是结合重大纪念活动定主题。三是结合岗位工作和技术技能等级开展学习培训等。
4、在典型宣传上下功夫,营造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向员工介绍成功人士的好经验,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在企业内部定期开展读书活动评先创优活动,选树一批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学习示范点,并使示范点具有代表性和可学性。公司技术部在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优秀读书小组,工会组织技术部先进个人与员工座谈、集体学习,开展先进人物和专业技术能手现场演示等活动,在广大员工中形成崇尚学习、崇尚先进的良好风气,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学习氛围。
5、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规范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好制度、规范管理是读书活动长期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我们把读书活动开展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企业的工作考核和评比中去,作为量化工会工作的一项指标;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读书活动小组的管理制度,多创一些点子,规定和促使员工经常地参加读书活动。如制定了每人每月推荐一份好读物制度,就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好读物”可以是一本书、一部作品、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个传媒栏目、一份说明书等。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每一个员工去认真地弄懂弄通自己所推荐的读物,这样才能更好地介绍给其他员工,产生联动效应。我们还逐步完善各项激励机制,把学习培训、工资待遇、晋职晋级和读书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读书积极性。如对读书活动取得成绩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以及利用学到的新知识有创新成果的都给予奖励,使读书活动步入规范管理的轨道。
虽然延华公司的读书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技术部被评为2003年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优秀读书小组,研发部因利用掌握的新知识独立研发出了“数字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并被评为2004年国家级新产品,但我们依然感到企业读书活动任重而道远,期待在今后的实践中,以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发新思路,创造新载体,探索新形式,求得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