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人才,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上海新艺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夏迎宪
我们面临着汹涌澎湃的改革浪潮,我们的周围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变革,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新潮流。作为民营企业,又如何在这种形势下,挑战自我,不断创新,避开失败的陷阱,寻求一个制胜的决策呢!
企业管理就是人际关系的总和。造就人才、培养人才的前提是发掘人才。事业的成败在于人,任何工作、任何事业要想大有发展并奠定坚固的基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造就人才”。用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成与败。“择优录用”是为了把最优秀的人才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去,这是企业管理者选拔人才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办好民企的成功制胜法则之一。要选好人、用好人,切忌滥竽充数,而必须择优上岗。为了确保择优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必须在选才实践中注重四个环节:1、好中选优,根据不同人才的能力将其分别选拔到适当的岗位上;2、果断择优,择优要大胆、果断,不要迟疑、寡断,痛失“良驹”;3、广泛择优,到选才系统走一走、看一看,挖掘有没有埋没不用的优秀人才归我所用;4、量才所用,让每个人发现其所长,克服其所短,激发其创造的潜能。“择优录用”是将合适的人才聘用到合适的职位上,也可算是民企发展竞争制胜的第一招。
一个企业是一盘棋,每个员工都是一枚棋子。如何让他们充分“活”起来,直接关系到企业团队战斗力。这样,强化教育培训就来得尤为重要。培训是让每位员工懂得要干好他的本职工作,必须不断提升学习力,努力掌握目前和未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市场激烈竞争下增加创造性工作能力和团队竞争能力,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让员工定期参加一些他们通常不能参加的会议与讲座,有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和心胸,增强互助协作精神。建立一份员工专长表,可充分掌握了解他们有什么样可供利用的人力资源,一旦有了新任务就会很容易地决定谁是最合适的人选。组织行为模式训练和业务工作模拟训练,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提升员工整体综合素养,可以帮助老板进行管理,学会善于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培养果断决断能力。更要加倍地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关怀他们、赞赏他们,运用智能激励法、领军激励法、成才激励法、人性激励法,鼓励他们在任职期内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成果与业绩,把培养有才干有才华的
员工作为民企法人(老板)的职责所在。
一把筷子的力量大于一根筷子,一个好的团队就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善于经营的人都很注重企业的共同利益,使全体员工形成共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从上至下团结一心同舟共济。要办好民企,靠团队协作精神去竞争市场是最有效办法之一,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模式的最大潜在效率:1、明确目标,“我们的”目标和远景确定后,必须具备坚持和献身于共同目标的理念;2、各负其责,知道在团体中该做些什么学些什么;3、参与管理,有参与就会受到尊重与重用;4、相互倾听,认真倾听每一个人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建议;5、真心实意,依靠大家协调、互补、合作;6、畅所欲言,讲自己心里话,做真正的自己,保持真诚的双向沟通;7、团结互助,你能帮我我更能帮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8、互相认同,提高大家的自尊、自信,携手共进。
创造一支有效的团队,企业将可以获得莫大的好处。首先,人多好办事,以团队整体动力可以达到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大事;可以使每位员工的技能发挥到极限;可以使每一位员工有极大的参与感,会积极自发性地努力去做;可以促使团队成员行为达到团队所要求的标准;可以提供员工有更足够的发展、学习和尝试的空间;可以不断刺激每个成员更有创意,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可以使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有效解决重大问题;可以让冲突和困难所带来的损害减到最低限度;可以设定明确可行、有共识的个人和团体目标;可以使管理人员与投资人纵使个性不同,也能互相合作获得支持;可以使在团队成员遇到困难、挫折时会互相支持互相协助。一支精心打造出来的团队,他们能不断打胜仗,也能不断破记录,更能不断创造历史、创造未来。在团队里学习、成长的每一位员工都会不知不觉地重塑自我,重新认知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在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上得到真正的欢愉和满足,活出生命的意义,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团结一致、坚如磐石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创建学习型团队、凝聚力团队、战斗力团队,无疑是办好民企的制胜法宝。
民营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由很多因素所决定的,但造就人才、培养人才和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使职工人人成为知识型员工的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在这基础上,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统一规则与共同实施有机结合的模式;促使民企发展与加强监督管理相统一的模式;发挥创新优势与开拓进取并进的模式;留住人才与引进人才创新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必须改变民企创业阶段的“人治”管理和传统的家庭式管理模式,建立符合现代化生产的企业组织、治理结构、管理制度,不断在民营企业发展中实现企业新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断挑战自我激活创新力,提炼办好民营企业行之有效的模式,从根本上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