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读书载体构筑学习平台
使“创建”活动成为医院发展的强劲动力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吴淞中心医院)目前拥有特色专科2个,宝山区特色专科5个,四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并涌现出多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医务系统先进个人和集体,2003年医院获上海市读书活动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读书活动创新了学习载体,构筑了“创建”平台,有力地提高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加快实现了我们医院改革发展的目标。
一、运用各种载体,为开展读书活动搭建平台
在开展读书活动中,我们注意不断创新读书载体,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筑参与学习的平台,从而有效地推动了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我们以“建、创、做”活动为基础,建立读书活动小组,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学习型职工活动。全院80%以上的班组建立了读书小组,制定了读书计划。并将开展读书活动情况列入班组长、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和各级工会干部的考核内容。为了扩大职工读书的参与面,我们确定每年8月份为创建活动“学习月”,开展系列学习活动,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如举办学习型组织专题讲座、推荐一批好书、进行书评;结合各种不同业务与政治学习需要,举办各类培训班。在培训中,注重对职工进行新理论、新知识、新成果的学习等,使读书活动成为医院发展的助推器,为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创建学习型医院创造条件。同时,我们努力创新读书载体,成立了“读书沙龙”,发挥自助式学习的作用。在“读书沙龙”中,做到一般性读书与研究性读书相结合、欣赏性读书与工作性读书相结合、个体性自学与集体性交流相结合、松散性学习与有计划组织学习相结合,形成了较好的读书氛围。
我们还十分注意为职工营造读书交流的平台,举办各种读书报告(交流)会、读书推进会、主题征文活动、专题培训等,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如针对医院改革中“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主题征文研讨,通过交流,推进了医院的改革和发展。年初,我们利用医院的BBS网络,建立“书香网页”,在“书香网页”上交流学习心得、思想研究小论文以及优秀读书征文等。“书香网页”成为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知识共享的交流平台。
为了拓展学习效果,我们还以职工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建立规范有序的组织保障机制,制定统一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考核监督办法等,使读书活动成为创建学习型医院的有效载体。教培中心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实施计划和办法,定期检查、督促和考核,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评比表彰激励机制,总结推广先进集体和个人的经验,使读书活动和创建工作形成了一套长效工作机制。在业务建设中,院领导千方百计为职工提供多渠道教育培训机会,如在职教育、国内外进修、专题考察、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等。通过各种不同内容的教育培训,提高了职工队伍的素质,增强了团队学习意识和医务人员的竞争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为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搭建平台
在读书活动中,我们积极拓展学习型医院的内涵和外延,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重点,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创建学习型医院成为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提升医院品质的有效抓手。
首先,我们注意引导职工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让学习成为每位职工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动。近几年来,学历教育、考硕、晋升职称和考级教育的职工数不胜数,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加快提高了我院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人才工作质量。围绕业务建设,我们把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如“模拟急救演习”、“心肺复苏操作比赛”等,让职工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激发职工的创造热情,使职工的智能在学习和竞赛中转化成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时,我们针对职工队伍思想现状,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职工队伍的责任感,提高职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能力。结合医疗服务行业的特点,我们在职工中推出职业精神培训计划,进行系列和专题讲座,如“关爱病人,热爱本职工作的爱岗敬业精神”、“孜孜不倦,善于学习的理念”、“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献身精神”,还有“满意服务工程”的专题培训等。通过培训,使良好的职业精神贯穿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使人性化服务成为职工自觉行动。在总结前几年医疗服务优势和缺陷的基础上,2004年在医疗服务中开展“满意工程”建设,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病人至上、服务至善、质量至优”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去年底还在医务人员中开展服务明星、服务标兵评选和“新时代白衣天使风范”征文等活动,使规范服务、文明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诚心服务、亲情服务、感动服务,成为每一位职工的行为准则,以此打造“满意医院”,提升服务质量。
为了转变职工的观念,牢固树立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等新观念,我们在职工中开展了“读好书”活动,如去年向全院职工重点推荐《谁动了我的奶酪》等书,并将书发到各科室和班组,组织自学和集体讨论。通过学习反思,大家普遍感到: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沉着应变,努力寻求更多、更新、更好的奶酪。
三、以建设宝山区医疗中心为目标,为医院发展搭建平台
开展读书活动,必须与医院的总体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医疗质量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努力拓展、延伸读书活动的内涵。读书活动只有把人和医院的发展和谐地结合起来,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医院是高风险、高责任的行业,人才培养显得格外重要。近几年来,结合创建学习型医院,我们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结对子人才培养、国内外进修、中青年后备干部培养工程等,将读书、“创建”与人才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启动新一轮导师制培养计划,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在护理人员中开展后备护理干部、护理专家等培养工作。同时,加大对人才培养和科研经费的投入,2005年人才培养经费准备投入100万元,科研经费150万元。
建立特色医疗品牌,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我院的目标是确立在宝山地区医疗中心地位,因此,读书活动必须与医院这个总体发展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提高医护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不断开展和开发新技术、新业务,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特色专科的建设,是综合实力的体现。2005年,我院将建设5个医疗服务中心,9个学科发展中心,如现代化的急诊中心、影像中心、体检中心,建立内窥镜治疗中心、肾病中心、微创外科等。借助知识、科技、人才的力量,壮大特色专科品牌队伍,在原有二个市级特色专科——手外科和医学检验科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区和院的特色专科。
在特色专科建设中突出科技和知识的含金量,并给予超常规的扶植。经过几年努力,使特色专科在同级医院中,无论技术水平、硬件设施,还是科研、人才梯队结构、影响力都是第一流的,以此来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如我院手外科显微外科中心,既是上海市级特色专科,又是上海市读书活动先进班组,在手外科专家周礼荣的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终于成为上海地区的一个知名品牌。我们把他们学科建设和开展读书活动的经验作为“创建学习型班组示范点”,在全院进行推广,带动了全院读书活动和学科建设。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开展读书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一定要明确目标,紧扣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医院发展这两个主题,才能读出成果、创出新意。同时,要围绕这一主题,为读书活动构筑广阔的平台,才能学有氛围、学有组织、学有条件、学有机制、学有重点、学有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读书活动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真正成为医院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