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嘉宾有约  
    嘉宾有约
 
王小鹰聊天实录:文学永远不会老的
 
2006年9月4日 15:55
 
  王小鹰(2004年4月21日14:00——15:00)文学聊天

image

  王小鹰:网友们你们好,因为我不会玩电脑所以对网很陌生,今天有这个机会和你们聊天我很高兴,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网友:你的早年作品如《前巷深,后巷深》、《雾重重》、《春在溪头荠菜花》等都是充满温情的小家碧玉式的,而80年代后期,你的作品开始转向关注社会重大题材,诸如关注留学归国人员的《一路风尘》、关注司法领域的《你为谁辩护》、以及关注国企转制中工人命运的《我们曾经相爱》,想问的是,你是在怎样的思想影响下发生了这种创作题材的转变的呢?

  王小鹰:我觉得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生活经历还是比较单纯的,所以写出来的小说就比较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觉得我对社会的看法越来越深入,这种思想上的变化会反应到作品当中,因为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对社会很有责任感的作家。

  网友:你怎么会想到去写吕后的呢,你对历史很感兴趣吗,你写历史小说是怎么解决掌握翔实历史材料的问题?

  王小鹰:我写吕后开始是接到的任务,是古籍出版社的约稿,因为我本来就对古典、传统的、历史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就接受了。我整整花了一年时间去读历史。

  网友:小孩的快乐在哪,永不停止的考试,作业,双休日你女儿可以有多少时间玩,玩什么,我看现在的孩子都不知到怎么玩了。这是社会幸还是不幸?我想了解你的想法,特别应该为一些不那么优秀的孩子提好的建议(毕竟优秀的只是少数,大都是普通的孩子)。

  王小鹰:我女儿虽然在双休息日有很多的功课,但是我觉得还是有玩的时候,不会那么绝对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我经常带女儿去影城去看电影,我的女儿非常喜欢,所以我一直满足她。现在虽然孩子之间的竞争还很激烈,但是如果作为一位母亲,你是爱你的孩子的话,我想你总能找机会让你的孩子得到他所需要的玩耍。

  网友:看过你在家庭时报的文章,写了你陪读女儿的心得,真羡慕你有如此优秀的女儿,但是还有象我这样化了很大精力和时间去陪儿子学琴,书法,奥数却得不到一点回报,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我还得坚持,现在的教育制度你觉得正确吗?

  王小鹰:我觉得你陪孩子学琴,学书法,虽然眼可能看不到一定的成果,但是孩子在学艺术的过程中,他的心灵所得到的营养,将来肯定会反应出来的,你的苦心不会白费的。

  网友:在的出现了各种各样流派的文学,是文学的进步吗?

  王小鹰:现在出现了各种各样流派的文学,我觉得是文学的进步,文学的样式越多,能够提供给人民的精神粮食就越多。

  网友:作家今天的责任,生活带给我们的困惑文字的意义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王小鹰:我觉得作者永远对我们生存的社会有责任的,而且文学是完全有必要存在的。

  网友:请问您认为中国小说能离开性吗?

  王小鹰:我觉得性不是小说的必要构成元件,只有人性才是小说必须要具有的。

  网友:有时候我自己也搞不清究竟是书的风格影响了人的性格,还是人的性格决定了他喜爱哪类风格的书。"那么王老师您究竟是怎样的性格,喜欢的是哪一类的书?

  王小鹰: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古典的人,比较喜欢传统文化的人,所以我比较喜欢的书是比较经典的、传统的书。

  网友:请问王老师对电子出版怎么看,您会在网络上付费下载阅读吗?如果会,您会选择哪些类型?

  王小鹰:因为我到现在还没有学会用电脑,所以我对网络很陌生。

  网友:王老师,您最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是什么?能不能与我们共同分享一下您的阅读感受?

  王小鹰:我最喜欢的作品是《红楼梦》,前两个月我在图书馆做了关于红楼梦诗词赏析的读书报告,为了这个报告我又重新把《红楼梦》读了一遍,我觉得是莫大的享受。

  网友:请问王老师您怎么看待女性作家创作题材的狭隘性呢?

  王小鹰:女性作家的创作题材并不狭隘,我觉得我自己的创作提材就非常广泛。

  网友:有人说上海是个充满物欲的城市,作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中的女性作家,您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吗?

  王小鹰:上海确实是一个充满物欲和时尚的城市,但是我自己觉得每个人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样才能在物欲当中不迷失方向。我崇尚精神生活。

  网友:从小在都市长大,王老师有没想过写一些反映农村现实和变化的小说?

  王小鹰:我们写小说的必须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所以我现要很难写反映当下农村变化的小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将来不会去写。

  网友:现在涌现了一大批青春派写作者,有的被出版社买断出版权,对这些现象,您如何看待?

  王小鹰:我觉得现在出现了很多年青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很畅销,也很受读者的欢迎,我觉得这对于文学来说是一个福音,因为文学永远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关心文学,参与文学创作。

  网友:王老师,您好!我小时候读过《你为谁辩护》,觉得相当不错。可是后来好像有个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我就觉得感觉不太好,你觉得呢?

  王小鹰:这位网友提到了我的《你为谁辩护》,那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在八十年代末,当时长篇的电视连续剧还不太时兴,所以电视台改编的时候就删掉很多内容,我自己也觉得很可惜。

  网友:王老师,最近有何新的创作计划?请问您如何看待作家的创作瓶颈期?

  王小鹰:我在去年年底刚刚交付了一篇新完成的长篇小说,叫《我为你辩护》,十多年前我曾经写过《你为谁辩护》,这个是它的姐妹篇,现在我正在准备下一部长篇小说,可能在下半年开始动笔,是以我们上海一条街的改造为背景的。

  网友:做什么样的女人才不留遗憾?

  王小鹰:我觉得做为一个女人,首先当然是自立、自尊、自强、自爱。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新上海女人之我见》,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了,做女人要有智慧,而且我把智慧分成了小智慧、中智慧和大智慧。小智慧是处理日常生活问题;中智慧是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大智慧是面对命运。

  网友:依稀地记得你的父母都是早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何以你的几个姐妹受到了革命的熏陶却都走上了文学艺术道路,这是怎样的一个因果关系呢?

  王小鹰:我爸爸是新四军,但是他是一位画家,年青的时候曾经在上海新华艺专学习美术。抗战爆发,父亲成为了一个新四军战士,解放以后我父亲成为了一位诗人,铁道游击队主题歌就是他写的歌词,所以父亲对我在艺术上的熏陶是很深厚的,所以我才会从事文化工作。

  网友:文学还能象以前那样成为人们的精神力量吗?

  王小鹰:我觉得文学必须成为人们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究竟是怎么样,不会像以前那样单一,有些可以给人予奋发向上的,也有些可以给人审美上的享受,也有些可以给人带来安宁和休息。

  网友:王老师,您在创作的时候会深究结构吗?还是追求随性一些。

  王小鹰:文学创作的样式很多,有一些样式对结构的要求比较严格,比如写长篇小说,它就像造高楼一样,有些长篇小说看起来好像不大讲究结构,其实作者还是很注意结构的。所以我写长篇小说在结构上下的功夫还是很大的。

  网友:请问文学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如何?

  王小鹰:我觉得文学现在回到了它应该存在的位置,它是一种精神的产物,当人们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了,必然会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网友:您的《吕后》用现代精神阐释了这位古代名女人的人生,你觉得你写作这篇小说的现代意义何在?

  王小鹰:我觉得历史永远是男人写的,所以很多很多历史上的女人在一些传统的史书当中有没有地位的,我写的这个《吕后》是古籍出版社“花非花”从书的一种,这套从书就是想为古代女人立传。我们是站在女人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上的女人,而男人写历史大多是站在男人的立场去看待女人的,难免有许多偏颇。

  网友:王老师对于现在学校的文学教育是怎么看的。

  王小鹰:我觉得学校里的文学教育是比较缺少的,因为小朋友很少有时间去看很多文学作品,但是我觉得学校里的语文课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是教会我们小朋友最基础的技能,最理想的状况是能够把学习基础技能和学习文学结合起来,这个我觉得有待于从事教育的人不断的实践。

  网友:请问王老师,您觉得写作是一种天赋吗?

  王小鹰:我觉得每个人都能写作。每个人心里都有艺术天赋,看你是不是有这个机会能够把他发掘出来,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只要去追寻艺术的发展史就能知道,远古的人他们是怎么创作舞蹈、歌唱的。

  网友:王老师,你曾经说你不敢妄谈艺术,因为象陀螺一样的生活让您无法用超凡的心情去感受,你现在还是这样认为吗?

  王小鹰:当生活很忙乱的时候,我曾经确实觉得我和艺术离得很远,但是后来想了想,再平凡、再忙乱的生活当中也会有艺术的因素存在。我们写小说的人,其实就是要从这些平凡、忙乱的生活当中去把那里艺术的因素找出来。

  网友:以前听过“怎样做21世纪的新女性”的演讲会,非常喜欢你的演讲风格,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听你的小故事?

  王小鹰:谢谢这位网友喜欢听我的演讲,其实我是一个口材很不好的人,说话老是疙里疙瘩,但是我确实有很多关于人生的故事,我希望以后我们能够交流,你也能把你的故事说给我听。

  网友:王老师,除了写作,您还有没有其他兴趣爱好?

  王小鹰:除了写作我还喜欢画画,我画画的时间要比写作的时间早的多,很小的时候我爸爸就帮我请了老师教我画国画,另外我还喜欢看古典戏曲。

  网友:请问您是不是真的如您丈夫所说的那样,生活在您的小说里了呢?

  王小鹰:我觉得对我们写小说的人来说,生活有的时候就是小说,小说有的时候就是生活,所以写小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网友:您心目中怎样的男人形象,是您愿意毫不吝惜笔墨和赞誉去塑造的?

  王小鹰:我觉得我心目中比较让我敬佩的男人的形象是:这个男人一定是要宽容的、真诚的,当他在低谷的时候,他不会灰心,不会放弃自己,不会随波逐流,最最要紧的是,他在成功的时候不张狂,不随心所欲,不放任自己。

  网友:请问您如何看待目前很流行的官场小说,比如《绝对权力》《我主沉浮》等,您会涉及该领域吗?

  王小鹰:我觉得我很不容易把小说在体裁上分为官场小说,反腐小说等,其实我的有些小说当中也涉及到这些问题,只是我们写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比如我马上要出版的《我为你辩护》,我是从两个女性视角进入的。

  网友:您有没有兴趣将笔触和视角投入到青少年中?似乎这个领域还是您目前的空白点

  王小鹰:我其实写过关于青少年的小说,是一个十万字的小长篇,名字叫《问女何所思》,是写中学生生活的,可能是写的不太好,所以没什么影响。

  网友:《一路风尘》已经是曾经的风尘;如今海归来袭,您是否还有动笔的冲动?

  王小鹰:当年写《一种风尘》是有感而发,以后很有可能还会写关于海归的事情,只要我积累了一定素材。

  网友:记得你好象对书画很有研究和兴趣,你觉得书画方面对你的创作带来的是什么样的影响呢?

  王小鹰:我到现在还在跟九十八岁的老画家王康乐学习绘画。我觉得中国画意境给我创作风格带来很大的影响。

  网友:你的文字总有些铜绿色,怎么说,或者打个比方,好象一块汉玉,并不堂皇眩目,但古意悠悠,文思潺潺,令人回味,您认同我这样的比喻吗?

  王小鹰:我很感谢这位网友对我文学的评价,我觉得他说的这些话,正是我所追求的意境。

  网友:可以谈谈你那次和克林顿会面的感受么?那样的会面给你留下的是什么感受呢?

  王小鹰:克林顿来上海的时候,我很荣幸参加了市民会谈会。我觉得能够代表上海市民和美国总统座谈,而且能够把中国文学的状况介绍给美国总统也是我们的责任。

  网友:感觉您是个诗意的女子,古体诗,现代诗更倾向于哪类?

  王小鹰:我喜欢古体诗。

  网友:王老师:你写作时的情绪会不会影响你写作的主题或内容?

  王小鹰:我觉得会的,而且我觉得写作的时候一定是要有情绪的,如果没有情绪的写作,写出来的作品也不会打动人的。这就是以前人们常说的愤怒出诗人的意思。

  网友:写小说是不是非得像话本那样,有胳膊有腿才是好看小说呢?生活本来就是无言的结局,只要把自己想表达的各类人生的情结表现和刻划出来,我认为就是一篇好小说。不知道作家对这个问题怎样看?很想听听。

  王小鹰:我觉得这个网友说的很对。

  网友:如今文学老了,你如果还愿意搀扶这个老人蹒跚走下去,背后的原因是钟爱一生,还是别无他长?

  王小鹰:文学没有老,文学永远不会老的,你看现在不是有很多年青人都加入文学了吗?

  网友:您本人最喜欢的作家是谁?能说说理由吗?

  王小鹰:我现在讲讲喜欢的外国作家,我喜欢托尔斯泰、雨果;还有好多女作家,写《简.爱》和《呼啸山庄》的姐妹作家,还有写《傲慢与偏见》的简奥斯汀等等。名著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库。

  王小鹰:今天因为时间有限,有许多网友的问题来不及回答,我想以后我们会有机会的,其实我也有很多问题想问你们呀,谢谢大家!

 来源:文学会馆(2004年4月21日 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