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争光:东方网上的朋友,你们好!能来东方网上和你们聊天,一块讨论些问题,非常高兴,我从没用过这种方式,所以希望大家谅解,可能会慢一点,不熟练。
网友:能介绍一下您目前的生活状况吗
杨争光:我的生活很单调,绝大部分时间都与写作有关,但我最喜欢的是和朋友聊天,也喜欢打麻将,我经常在北京和西安之间游走,两地时间差不多,这都与工作有关,但我的单位在深圳,我不常游走到深圳,因为我目前在深圳还没有房子,我没投宿之处。北京显得比西安大气,眼睛大就视野开阔,西安背的历史包袱比较沉,比较呆板,但它也有好处,如果说北京是大眼睛,西安是小眼睛的话,眼小聚光。
网友:《从两个蛋开始》写的是农村题材,你认为现在城市人还有耐心看一部关于农村的长篇小说吗?你在城市生活的时间不短,为什么不写关于城市的小说?是因为你的眼睛在城市里缺乏智慧的发现吗?
杨争光: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中国的城市到现在为止依然是都市村庄,我觉得城市人依然有兴趣读和农村有关的文学作品,但我不能保证他们一定都喜欢,它和我的兴趣有关,我经常把我目光转向农村,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土壤,它至所以能长出这样那样的植物,都与土壤有关。我有写城市人的打算,现在依然没有写出来,与我的兴奋点还没有转过来有关,也与我没有智慧的发现有关。
网友:剧本是剧本,电影是导演的艺术,你写的剧本和后来它们成为的模样想必有很大差异吧?有你满意的吗?人们都会有挑战自我的愿望,在影视上,你以为你还可以挑战什么?还是你仅仅把它的写作当作获得优厚报酬的方法?
杨争光:首先,我自己从来没有把写电视剧和电影作为自己获得报酬便捷的途径,电影和电视剧自有它的规律,要把它做好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一点也不比小说容易操作。我的剧本拍成成品之后,有的差异小,有的差异很大,比如现在正在播放的《关西无极刀》,和我的剧本差异就非常大,可以说他并没有尊重我的劳动,但这个是我没有办法主宰的,我没有主宰他的能力也没有主宰他的权利,留给我的只有无可奈何,有的拍出来我满意,比如《双旗镇刀客》,有的拍了得了国际电影节的大奖的,我也不见得满意,但我能够忍受的原因是它毕竟是一个集体劳动,而不是个体的,这是它和文学创作,比如小说诗歌最大的不同,小说是绝对自我,电影和电视剧没法做到,一部优秀的影片需要每一部门、每一环节的工作人员,包括编剧,都要付出智慧的劳动,而这些智慧还要组成一个和协的整体,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这部作品带来重大的缺陷。
网友:看你的经历,似乎也是苦孩子出身,是否这样的经历才使你的生命和文学联系上了。当现在年轻人和你那种苦难都没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你认为他们是否也可以在文学的道路上很有成就?
网友:当前,各地在改革的形势下,纷纷对专业作家的这种体制,提出了不同意见,想听听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毕竟你也是其中的经历者。比如:对专业作家,是直管养着,还是既要养也要考核,还是流水不腐,应该有进有出?
杨争光:据我所知,现在的世界的其他国家绝大部分都没有专业作家,所谓的专业作家是中国特色或者说是社会主义国家特色,有进有出并不能改变中国专业作家这个行当存在的本质,它有很大的不合理,但是,它似乎是一种现实的需要,为什么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应该问我们组织者和领导者。以后很可能只有作家而没有专业作家了。
网友:请问你对于最近发生的珠海日本买春团的看法如何?对于历史(二战)留给我们的你觉得该不计较还是一定要深记?
杨争光:珠海发生这件事,我通过新闻报道知道了,我心里确实很不是滋味,因为对详情不了解,对这一具体问题很难下判断,对于历史,人类面对历史常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就是遗忘和记忆,有人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又有人说永远活在过去就没有今天和将来,他们都说得很对。我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就是受到中日上个世纪的历史的启发,想写的就是应该记住还是遗忘,你说中国人遗忘了过去吗?我们现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证明我们没有忘记过去,比如:和日本人打官司,慰安妇的官司,毒气弹的官司,你说我们没有忘记过去吗?我们现在又在不断做工作,让我们下一代和日本的下一代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历史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负担,但也是一种警示,有时让我们非常为难,左右不是,前后不是,这可能就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处境,我们无法摆脱,也得不到解脱。
网友:我们老师说他写完一篇文章后,都不想看第二遍,但他没告诉是为什么,我不知道是不是写得不好,您创作完后会不会有这种感觉,您觉得您现在处于创作得什么阶段?高峰还是低谷?
杨争光:如果我对我的文章不想看第二遍的时候,绝不会拿出去给读者看,我估计你老师写的文章和你的判断一样,你的判断可能是准确的。我是个两栖动物,当我小说写作准备不足的时候,我可能在写电视剧或者电影剧本,当我对电影和电视剧本没有感觉的时候,我就琢磨着去写小说,我很难说现在是高峰还是低谷,属于正常期。
网友:请问,你在构思作品的题目时,是如何把握其内在分寸与读者之间联系的?我指的是你将读者置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因为现在许多作家号称,他们的作品不是为读者而写的。你又是如何看待他们这样的说法。你是一个理性的,独特的作家,很难准确地把你该划分到哪一类作家群。你的小说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介入及思考,又仿佛远离现实而不作任何评论。你那么冷静又那么热情的诉说细节,让人惊心动魄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许多东西。
杨争光:我一般就我个人写作来说,我都是写完之后再起题目的,当然,我要写什么我是清楚的,但我当时还没有一个好的名字给他,就跟小孩生下来才起名字是一样的,要读者认可首先得让作家自己认可,如果作家自己都不认可,很难想像会得到读者的认可,如果有的作家认为自己的写作是给自己一个写的,他就不应该把作品拿出来发表,如果有作家说他完全是为了读者写作,从来不考虑自己,这类的作家肯定是骗子,他在说谎。划分到哪一类作家里去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你后面说的那些话,你已经给我做了总结,我很高兴,我经常对文学批评家的归类划分不以为然,我更看重类似你这样的感受。
网友:好的小说读了就永远记得,譬如读你的小说《老旦是棵树》、《越活越明白》等。可能忘记小说的具体内容,却永远不会忘记小说具有象征意义的题目以及精彩的细节,也不会忘记阅读时所产生的惊喜与快感。很遗憾,我是前不久看文学会馆的介绍,才知道你就是这些优秀的小说的作者。请问,就目前文坛存在乱炒作的现象,作为一个作家,你对我上面说的作品与作家对不上号的问题感到委屈和难过吗?
杨争光:我觉得就一个作家来说,最大的快感也可以说幸福就是能让读者记住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和他的名字是一个东西,暂时发生的这种错位是不说明什么,甚至永远的错位也说明不了什么,作家的存在靠的是他的作品,而不是他的名字,当然,我希望读者不发生这种错位最好,但是有这种错位也没关系。
网友:如何才能很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杨争光:就我自己的创作来说,第一,不要相信任何作者的经验介绍。第二,不要相信文学导师,多看,多写。如果你自己对你的生活、生命有与众不同的发现,在你多看、多写的基础上就能成功。作家的经验介绍,再伟大的作家的经验介绍都是他自己的,只适合他自己,当然,他有可能给你一些启发,但他替代不了,对于文学导师的意见,那是不可靠,如果他能写出伟大的文学作品,他就不当文学导师了。
网友:据说,“华山论剑”后的不久,杭州也有过“西湖论剑”,南北论剑应该对文坛产生很大的积极的影响,你认为呢?你觉得当前的文坛最缺少的是什么?现在还有多少作家在潜心写作?作家也该象商人一样时刻惦记着作品如产品一样的成批成量的出售并获取最大的利润吗?
杨争光:这个与文学活动无关,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真正的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有些作家确实很关心自己作品的发行量,经济利益,但也不是全部,也有一些作家不关心这些,但是有一种倾向是关心经济利益的作家越来越多,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和较好的经济收益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借助媒体的大肆炒作,作品质量不高,但读者会去买,因为读者受到媒体的影响,买来看过之后会失望,会愤怒。另一种可能是作品质量本身能赢得读者,这类作品它一般的情况是不会一哄而上,它比较耐久,每年都会被新的读者发现,所以它的销量常年能保持一定势头,这类作品是会赢得读者的信赖的,很可能潜心创作的作家是这一类的。不是所有的作家跟着风向转的,都能获得很好的经济利益,因为读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作品,作家其实是不知道的,有相当一部分所谓聪明的作家,聪明反被聪明误。
网友:文学创作,需要的是生活积淀,也需要写作技巧。到了你现在这个份上,你觉得更主要的是需要什么呢?
杨争光:如果说就这两条来说,当然前者比后者重要,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失去了感受,没有了生活的积淀,有再好的技术也创作不出来好的作品,但是这个积淀不是生活内容、生活经验的堆积,更多的是在这个堆积里面,作家要有他独特的智慧的发现。
网友:华山论剑你觉得更多的是一次炒作呢,还是真正的文学聚会呢?不是都说文学创作是一个非常个体化的劳动么?
杨争光:华山论剑与文学创作无关,它是一个电视节目,所有参与者都是这个电视节目的表演者之一,在那种场合,也不可能进行严肃的、高质量的文学讨论,是不是炒作,我很难回答,当你参与这个节目的时候,你就是一个电视人,它和作家是两回事,当然,创作确实是一个极其个人化的劳动。
网友:今天早上,中央电视台采访电影导演何平时说到,一些观众认为他的新片《天地英雄》还没有《双旗镇刀客》拍得好。我想问的是,那是不是因为你的剧本写得好的缘故呢?另外,你怎么看待你在电影创作中的作用呢?
杨争光:首先,我没有看到天地英雄这部电影,但你所说的我在其他场合也有听到过类似的意见,但我确实没法比较,因为我确实没有看过,剧本就我个人认为是一剧之本,但是现在的行业界经常忘记这点,所以一个好剧本是可以拍出一部好电影的,一个烂剧本让再好的导演拍也拍不出好电影来。天地英雄是不是这么回事情,我不知道。我是编剧,是写剧本的,剧本是跟盖房子打地基、划蓝图一样,如果这个地基和蓝图得到大家的认可,主创人员的认可,在拍摄的过程中,其后的每一道工序,导演、演员、音乐、化妆等,都有自己的创造性,自己智慧的参与,这样拍出的电影应该是比较有保证的。还是原来那句话,一个好剧本是可以拍出一部好电影的。但是也未必一定能拍出一部好电影。
网友:杨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也是您的一名乾县老乡。首先向您表示我的尊敬。您能不能简单谈一下您的创作历程?您认为文学有用吗?
杨争光:在网上能和老乡见面非常高兴,就实惠的角度来说,文学是没用的,文学是在衣、食、住、行都解决之后一种生命活动,就基本的生存来说,可以没有文学,但是有了基本的生存之后,没有文学的话,生活就很枯燥乏味,有人可能曾经说到文学的有用没有,鲁迅好像说过文学作品怎么也比不过一枚炮弹,但是经过很多年很多年之后,制造炮弹的和打炮弹的人都烟消云散了,但文学作品依然存在,而且还记录下了打炮弹制造炮弹的人的活动,告诉后人在以前曾经有过这么一些人活跃在我们的历史之中,这就是文学的用处。
杨争光:能来东方网参与这个节目,我很荣幸也很高兴,我的绝大部分重要作品都是在上海和读者见面的,我一直是写和农村有关的小说的,上海是中国的一个大都市,它恰恰能在上海得到认可,这也是我能够坚持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很感谢上海,感谢上海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