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普陀区的残疾朋友组织了一次“长征”,驾车游玩安吉、临安、杭州等地。行程四天,约700公里。
游览安吉竹博园
安吉位于浙江西北部、天目山脉北麓。境内竹海茫茫,碧绿如洗,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间”,这就是文人笔下的安吉,美丽的竹乡。当天下午我们的车队就来到了安吉。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安吉。进入安吉竹博园,则可以一览各国的奇篁异筠,洞悉千载竹子的加工利用史。清风摇曳,竹影婆娑。占地600亩的园内,遍植各类竹子300余种。翠竹丛中,还点缀着极具江南风情的亭台楼阁、假山喷泉,曲径通幽,韵致无穷。置身其间,大自然之美,能让您如痴如醉。
驾车登上天荒坪
第二天一早,我们驾车向天荒坪进发。安吉境内有一个世界级大型电力设施——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库位是由大坝拦截天荒坪、搁天岭的峡谷而成,有“两岸青山出平湖”之美称。平均水深42.2米,库容量相当于一个西湖。电站犹如一座千米高山之上雄伟壮丽的人造天池,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享誉海内外,是亚洲最大、名列世界前茅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雄伟壮观,堪称世纪之作。“江南天池”,景色一绝,它像一颗闪烁的明珠镶嵌在万顷竹海、巍巍峻岭之间,成为不可多得的海拔千米以上的风景旅游胜地。
我们驾车爬坡20公里山路,几乎都是贴着悬崖峭壁往上盘旋,据说这条公路由解放军部队建造,路面开阔平整,一边建有护栏。行驶在盘山公路上,重峦叠嶂渐次踏于脚底,豪气顿生;山谷里,云蒸霞蔚,峰回路转,一段一景。公路边竹海茫茫,时有涧水瀑布跃入眼帘,自然景观优美。盘山公路气势宏伟,九曲回肠,有惊无险,公路一侧是大峡谷,纵深九公里,两岸千米高山对峙,蔚为壮观。更为奇特的是,快至山顶时,发现对面山坡上,居然还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村落,两三层的小楼,红瓦白墙,隐约于竹林之间,浮现于云雾之中,让人情不自禁地吟出“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句。
一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我们驾车翻山越岭,穿过千米隧道,终于登上了天荒坪。车到山顶,眼前豁然开朗,精神再次为之一爽:山顶是个碧波荡漾的大湖。水库上的风景也是极为美丽的,湖光山色,景致秀丽。极目四望,蓝天白云就在头顶,群山起伏云雾间,宛如神龙游于海。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已经荡然于胸。志愿者搀扶着重残朋友,攀登几十级台阶,登上天荒坪的最高点──全景台,四周山峦起伏,烟雾缭绕。站在颠处好似“山如绝顶我如峰”,你将会产生“上观碧落星辰远,下审红尘世界遥”的超然于世、羽化成仙的境界。
乘船环游青山湖
告别天荒坪,我们来到江南古城临安,这里最著名的景点就是青山湖。青山湖为大型人造湖,建于1964年,水域10平方公里,容量相当于五个西湖,湖北面有彭祖墓遗迹,湖南面有千狮桥飞虹贯日。环湖山峦绵延,茂林修竹,花草果木,四时景色变幻无穷。湖面一碧如镜,鱼翔清波。我们乘船环游全湖,美丽景色,尽收眼底。
最令人称奇的是青山湖里有一个上千亩国内罕见的水上森林,她像一块碧玉镶在群山苍翠之中。泛舟其间,让人心旷神怡,乐不思返。清秀娇美的湖光山色和丰厚的人文景观有机地融汇在一起,更增添了青山湖的意蕴和魅力。当游船惊动栖息在这里的小生灵时,“白鹭齐飞,树梢点点,水天一色,芳草萋萋”。据说长在湖里的杉树种来自于美洲的亚马逊河,是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带来的。当游船驶进浓绿中,便出现了“树在水中长,船在林中过,鸟在枝头鸣,人在画中游”的独特景观;远眺如绿云悬湖,近看似浮玉出水,华东诸湖,鲜有与之比肩者。遂以“青山湖上湖山青,林映水中水映林”之绝胜艳景独骚临安。我们乘船游览青山湖时,正是秋冬枯水期,游船进不了海上森林,只能在远处眺望,要到来年春夏水位升高,游船才能驶入。这次留下的遗憾,只能后会有期了。
西子湖畔看喷泉
第三天我们来到人间天堂杭州,车队浩浩荡荡环绕西湖而行,行人驻足观望,警车领路开道。由于不少景点都有台阶,我们只能望“障碍”兴叹,车队匆匆经过西湖胜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曲苑风荷、虎跑梦泉、岳飞墓庙、六和塔、钱塘桥”等著名景点时,都没有下车,走马观花而已。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在杭州湖滨路西子湖畔,意外目睹音乐喷泉表演,气势壮观,震撼人心,堪称西湖又一景。上午十时,悠扬的音乐声在西湖的上空回荡,一阵欢呼声随即响起。音乐喷泉开始表演了,随着音乐的强劲起伏,只见一串串水柱冲上百米天空,好像火箭般那样直冲云霄;一会,音乐的旋律舒缓起来,那水花又像荷花一朵接着一朵遍地开放;一会,音乐的节奏变得轻快起来,浪花又跳起了美丽的华尔兹。一排排的浪花编织出一条条鱼尾巴,左右摇摆,浪花一会高一会低。在《命运交响曲》和《梁祝》不同的旋律中,喷泉浪花不断变化,时而高昂激荡,时而幽雅舒展,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在太阳光的折射下,湖面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观赏的市民和游人欣喜若狂,短短的30分钟音乐喷泉令我们深深陶醉。听杭州市民说,晚上的音乐喷泉配上五颜六色的灯光更加漂亮,我们相约以后再来西湖看夜景。
花港观鱼品香茶
下午我们到花港观鱼茶室品茶,茶叶清香,水质甜美。长期生活在喧嚣的城市氛围里,很难找到一块净土,这次到杭州西湖一边赏景,一边品茶,排除杂念,修身养性,真是人生一大快事。茶室的平台一直延伸到西湖上,三面环水,好像一个半岛。西湖并非想象中的风平浪静,湖水浪花不时拍打着平台,我们似乎有坐在船上的感觉。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再好再美的言辞说不尽西湖的旖旎风光。古往今来,只有苏东坡的《湖上初雨》才写出西湖的天生丽质和动人神韵,被公认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西湖千古绝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边的“花港观鱼”早已蜚声遐迩,前接柳丝葱茏的苏堤,北靠层峦叠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早在南宋时,有一条小溪从花家山经此流入西湖,这条小溪就叫花港。当时,内侍官卢允升在花港侧畔建了一座别墅,称为“卢园”。园内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畜养异色鱼,于是游人萃集,雅士题咏,称为“花港观鱼”,成为西湖著名十景之一。
赏鱼池畔有碑亭,亭中的石碑正面镌刻着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手书“花港观鱼”四个大字,碑的背面则为乾隆皇帝题诗:“花家山下流花港,花着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祖孙二代皇帝对花港都情有独钟,皇上手书题诗,景地声名远扬。园中“亭台到处皆临水”,花廊水榭疏密相间。花港观鱼的特色是花与鱼,游人可在曲桥上凭栏投饵,群鱼就会从四面八方游来,争夺食饵,泼剌跃起,染红半个湖面,成为胜观。在这里纵情鱼趣,真是鱼跃人欢,其乐融融。牡丹亭畔种植了大量的牡丹、芍药与杜鹃,亭前叠石,配植了松树,使牡丹园成了一座天然盆景,意趣盎然。我们在花港观鱼品茶、流览二个多小时,意犹未尽,因天色已晚,匆匆离别美丽的西子湖。
旅游是短暂的,沿途的景点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刘永庆(肢残)
普陀区残疾人读书会
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