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图书馆是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先进单位,长年坚持利用得天独厚的藏书条件,开展读书活动。今年7月,金山区图书馆在金山区文广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成功举办了“我心中的图书馆”的征文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众多读者的热心参与,收到来稿100多篇,最后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鼓励奖20名,金山区图书馆将其中的20篇结集为《书友》专刊。经金山区图书馆同意,我们选取了其中5篇刊登在网页上。
那一片圣土
小溪潺潺,悠悠长长;人生短暂,足迹无限。生活给了我们许多:繁华、孤寂,成功、失败,喜悦、懊恼……凡此种种,让短暂的生命充满了生机。而每个人的心中,总会有一块或几块透彻心扉的圣土,每每回味时展颜不经意的笑容。在我的心中有一片圣土,成了我人生足迹的驿站,那就是令我流连忘返、沉湎其中的图书馆。
那一间少有人光顾的小镇图书馆及那位慈祥的老人,引领我走进了书的世界,陪伴我走过了5年懵懂、好奇的少年时代,让我认识了梁晓声、张抗抗、王安忆……认识了《包法利夫人》、《茶花女》、……让我沉醉于那一片圣洁的殿堂而不肯自拔。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不象现在的孩子,有那么多的玩具、那么多的媒体……而使生活丰富多彩。那时没有玩具、没有电视,更何谈其他。那是怎样的一个雨季,母亲牵着我的手走进了她老师的家,那位慈祥的老人牵着我的手走进了小镇图书馆(她是当时小镇唯一的图书馆管理员),那一年我上小学四年级。一走进图书馆,我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东张西望流连忘返,直至老人提醒,方悟天色已晚。从此以后,只要有机会,我就往它那里走,在这片新天地里,搜寻我所不知道的知识宝藏。破旧、昏暗、潮湿但却整齐,那是我对图书馆最初的印象。纸糊的窗子、飘零的雨,但是,那一点都不影响好书的金贵,不贬损知识的价值。巴尔扎克、屠格涅夫的著作在尘土和水迹下依然显现出美妙与智慧,许多智者独立的思想之光更是能穿透比尘埃还厚重的时代迷雾,给充满疑虑、困惑的我以启迪和指引。少年时代,我就是在那个破败又丰饶的屋子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知识谱系和人生理想,没有教师的耳提面命,全凭自己在自由的精神漫游中随性采撷、独立思考。饥渴、好奇如那时那地的我,从此便遨游其中。从此,我便对图书馆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不管走到哪里,总要到图书馆坐一坐、看一看,那一份亲切永远挥之不去。
对于一个读书的人,有什么还会比坐拥书城更加幸福?大学时,我常常会带着简单的食物和水,坐在“他们”当中,看着阳光从窗户的这边悄然转移到那边。看着一个青年的灵魂从浅薄的此岸,度向另外的彼岸。图书馆总是寂静而安宁,而那个将影子映在窗户的玻璃上的青年,其实就是我。我和他们在用心灵交谈。他们是谁?他们是希腊时期的柏拉图认真而固执的理想之国,是中国古代诗人严肃的字斟句酌,是康德玄乎却思辩的批判与重复,是马克思在青年时期闪烁的怀疑精神——“怀疑一切”。我像一个饥渴的孩童,在他们给予我的一盏盏灯火的照耀下,游历文明的河流,最终拥有自己的一点光华。“神驰八极,心游万仞”,在所有的文字的潮水里穿梭,最后洗涤而出。寂静的图书馆带领着懵懂的年华,冲出思想的窗口,在自由的飞舞。
我走过了中学、大学、市立图书馆……图书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永远是我坚强的后盾,陪我走过了许多风雨、迷茫……让我一次次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正确……
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小镇工作,每每总要回小镇的图书馆去看一看,图书馆越办越好,再也不是“人烟稀少”了。开架借阅,挑选方便,一排排名著荟萃的大书架再没了厚厚积尘和老鼠的气味儿,堂皇敞亮的阅览室也没了使视觉不适的晦暗。安静而又人头攒动,那一张张年轻、年老的脸有兴奋,也有平和……
人在生活的旅途中,跟图书馆结缘,好处说不尽啊。市面上再纷杂、喧乱,这里也会是一方净土,容得人心静、平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渐渐的,书会化为自己的血肉,成为精神财富,让人从本质上、内涵上真正提升,气质、风度都会高雅起来。图书馆带给我在人生道路上许多有益的指导,从轻松的诗歌,小说,到深奥的哲学范畴,它给予我的启发感受,远远超过学校、老师、同学和亲友的帮助,“人们可以从图书馆里找到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宝藏,找到沉淀烦躁、困惑、痛苦和不幸的圣殿。”这是我这么多年来最简洁的结论。
手捧书本,不经意就有一种美丽的感觉在心底升起,象是涓涓清流安静地流淌进心底,这种心儿的感受是在其它的场所找不到的。有了你——图书馆,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和你交往的日子是我一生永藏的珍宝。我会在接受你阳光雨露的同时与你携手成长,用你的广博点燃我生活的热情,用彼此的友情共同缔造美好的未来!
幽幽圣土,流连永远……
(朱行中学张美英)
专家评语:写“我”。文笔流畅优美,富有哲理,给人以享受和启迪。
——上海读书办副主任刘砚国
我与图书馆
自从记事起,我就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母亲是一所镇上图书馆的管理员,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我的生活就一直与图书馆形影不离。
上小学时,我就经常在图书馆中。一呆就是一天。我恋上了那一片书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晓,无所不通。在这里,我博览了中国四大名著和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里,我快乐遨游,流连忘返……
到了高中,我来到了一所市重点念书,校图书馆藏书的丰富性是我始料不及的。就如母亲的双手,她把每个人都拥入怀里。我每天拼命地吮吸她的乳汁。从对昨天的回忆,到今天的沉思;从对明天的憧憬,到前路的导引;从身边小事到世间万物,从与人相处到人间百态。在这里我阅读了诗歌、散文,东方、西方……我的头脑得到充实,思想得以升华,受益终身。图书馆没有闭月羞花之容,没有万人倾仰的魔鬼身材,在她身边,我可以和李白对酒当歌,与名人百家彻夜倾谈;我可以领略万国风情,可以遨游太空;我也可以周游世界,可以知晓天下事。
转眼间,我进入了大学学习,大学的学习方法与高中很不相同,是以自学为主,于是乎,图书馆再次进入了我的视线中。上完大课后,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来到河畔的图书馆,寻找相关的自学材料,我遨游在深奥的知识的海洋,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伴随着这些材料,我的成绩一直在班上数一数二,而且还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的考试。临毕业前,我办了一张上海图书馆的借阅卡,为的是看到更多优秀的书籍。沿着上海图书馆的书架走廊,以及摆放在上面的图书而行走,揣摩的,全部都是人类最为璀璨的精神与灵魂。美术、雕塑、文学、历史……各个的面目都是异彩纷呈而魅力无穷。读什么书要什么书,完全有自己选择的自由,只根据用途和爱好来决定。
临近毕业,我做出了选择,考研究生,这时候图书馆再次在我的生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报考的是社会学专业,但是我本科的专业是档案学,差距是明显的。我一边在图书馆中搜寻相关复习资料,一边抓紧时间在图书馆的阅览室中如饥似渴地吸收社会学的各种知识,费孝通《乡土中国》里的“差序格局”、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中的宏观的社会唯实论的社会学分析研究方法、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图书馆中,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白天和黑夜。最终如愿考上了研究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网络开始普及,特殊的图书馆载体开始出现,在研究生阶段,学校为我们开通了网上图书馆,我可以用超星图书阅览器在网上阅读各种优秀的书籍,当时我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当几百万册古今中外的书籍可以任你自由阅读的时候,任何一个人都会为之激动不已的。在那里,我熟读了舒茨的现象学理论,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福柯的规训与惩戒,克罗齐耶的科层现象学说。
在毕业实习阶段,我有幸到新华社上海分社担任实习记者,我的工作地点离上海图书馆非常近,我总是抽空到上海图书馆阅读相关的书籍来弥补我知识面上的不足,并听一些专家的专业讲座。各种著名记者的新闻作品映入我的眼帘,我不断地对比,不断地将他们的写作特色与我现实中遇到的采访相对照。在实习期间,我的收获还真不少,我的新闻稿被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凤凰卫视等选用。还受到了新华社总编辑南振天老师的表扬。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图书馆伴我走过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在各个不同的阶段,我心中的图书馆的概念是不同的。现在回想起来,除了学校图书馆主要适应教学需要外,社区图书馆应当适应和满足当地不同人群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比如,对于少年而言,应采购一些适用于少儿的图书和智力玩具,举办娃娃讲故事以及猜谜语等一些智力活动;对于中学生和青年而言,应适当采购一些学习方面的书籍,举办演讲和各种读书活动;对于成人、社区、农村而言,应采购一些自学成才、科学种田、科技致富方面的书籍,开展各种讲座,举办各类学习班,组织学习取经等活动……对于图书管理员而言,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业务水平、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能力,要优质服务,要更上一层楼……
如今,我在浦东新区区政府中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碰巧的是区政府旁边也有一座现代化的新区图书馆,我似乎又找到了一种感觉,那是一种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感觉,那是一种返朴归真的回家的感觉。
也许,我与图书馆有缘分,这一生,我都将与图书馆相伴……
(张堰镇涵苡)
一方净土
仰望天空,我永远也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飞鸟划过,把自由的向往写在天上。白云飘过,把悠闲的姿态勾勒在天上。乌云翻滚时,瞬息万变的天空浓缩了宇宙和人世的历史,瞬间的幻灭,演示出千万年的动荡曲折。在图书馆里我能感觉到这些,真的,那是书所具有的魅力啊!
尽管我的心随着书而跌宕起伏,时而平静舒畅,时而汹涌澎湃,但那里仍是一方净土,比起外面的城市噪音,图书馆里是多么的安静祥和,那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被污染的空气,没有人世的竞争,每张脸都卸下了生活的伪装,只有一颗渴求知识的心,或是在这儿悠闲的打发时间。如果世上真有世外桃源,那么不必非要躲到深山老林,每一座图书馆就是每个人心灵上的“桃花源”。
图书馆,顾名思义,是藏书的地方,你可在这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借回家慢慢欣赏,也可以借几本,坐在窗子边研究一个下午。图书馆不仅是个学习的好地方,也可以说是一个休闲的娱乐场所,因为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各方面的知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品味高尚的人往往放弃逛街、唱歌的娱乐时间选择书店或图书馆整整呆上一天,在书里遨游世界,因为那是阔如天,深似海的地方,能带来你所需要的一切知识,给你力量。
小时候我会几个星期去一次图书馆,在书架前来回徘徊,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喜悦之感,然后爱不释手的拿来阅读。一本本不同的书,一幢幢各异的图书馆,伴随着我渐渐成长。图书馆是我童年时的乐园,它给我带来了宝贵的科学知识和美好的回忆,它使我能心平气和的去看待人生。现在,我更喜欢去图书馆了,那儿真得很安静,能让我专心学习,累时厌时,随时可以拿本心仪的书放松自己,图书馆确实是我心中的一块宝地。
在记忆里,我就读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规模从小到大,书籍也从少到多,正好满足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但是这几所图书馆给我的感觉是不同的。以前为找一本书,我要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找好几个书架。而如今,到了大学里,计算机帮上了大忙,你只要索引一下,就会轻而易举的找到你要借阅的书。图书馆更是从一间增大到几层楼,藏书量也大得惊人,天文地理类、人文科学类、历史类、军事医学类、外国文学类、各科参考书等等应有尽有,分类明确,我可以找到想要的任何书。
看书,读书,从古至今,从内到外向来被人们所称道。高尔基就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毛主席就曾做过图书管理员,在这期间,他整日地翻阅馆中书籍,所掌握的知识对日后中国的革命斗争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可以说凡是伟人,没有一个不博览群书的,“图书馆”的作用超乎想象,它的地位与日俱增。
现在正在搞西部开发,不管是经济建设还是文化教育,两者对西部的前景都极为重要,而在那里建立图书馆是当务之急,图书馆能把知识带入西部,让美丽富饶的西部不仅物质建设有所成就,精神文明也蒸蒸日上。我坚信,不久的将来图书馆会遍布大江南北,普及到中国的各个角落,让那些想读书,渴望知识的人能在图书馆安静祥和的气氛中学习,摆脱贫穷和无知,从而使国民的文化素质达到更高的境界。
有书为伴,孤独也是一种享受,深刻而丰富;闲暇将有成效;幽静将变得烂漫多彩;嘈杂也可以宁静和谐。那是图书馆为人们带来的幸福时刻,它是一座美容院,美化心灵,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是一方净土,让你的灵魂得到释放和充实。
(兴塔沈燕)
有这么一个梦
“林馆长,有记者要来采访您。”
“那快请他进来吧。”我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整了整衣服。
“林馆长,您好,我是国际报刊杂志社的首席记者——俨蓝,这是我的名片。”
“你好,快请坐。”
“我想您应该知道我来意吧。前不久,贵馆刚被评为全球十大最受读者喜爱的图书馆之一。众所周知,中国图书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世界上崛起,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是极不容易的,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魅力让贵馆吸引了那么多读者的眼球。”
“哪有你说的那么神奇,其实我们也只不过是在努力地当好这个传递知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一个媒介罢了。”
“那您能谈谈贵馆在管理和发展方向上的特点吗?”
“当然可以。首先我们认为环境对阅读有着极大的辅佐作用。如果读者所呆的环境与书中的意境相衬融洽,那会大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效率,所以我们根据读者的不同需要为他们营造出了不同的阅读环境。”
“喔?那你们是怎样营造不同的阅读环境的呢?”
“我们在馆内设置了十二个主题阅览室,如‘童趣园’、‘紫竹亭’、‘大味屋’等等,每个阅览室根据所放图书的不同类型来设计不同的风格。主要运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桌椅、不同的音乐来营造不同的阅读环境。”
“能举一例说明吗?”
“就比如说‘紫竹亭’吧,它是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主题的一个阅览室,在这里面的一切摆饰包括椅子、桌子、书柜都是用竹子做的,而且我们在一个角落里装了一个大水车,流水随着水车转动,不停地传出清脆悦耳的水滴声。再加上悠扬恬静的中国古典音乐,使整个阅览室充满了清新自然、古朴淡泊的氛围,置身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一边看书,一边饮茶,你会体会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苏子与文客们的情怀,也就更能体会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了。”
“哇,我听得都心动了,您能带我去参观参观吗?”
“没问题,走吧。”
……
“这就是‘紫竹亭’。”“啊,真漂亮,在这儿看书的人还挺多的。”
“是啊。自从我们开设这个主题阅览室之后,许多年青人也被吸引了过来,很多也因此喜欢上了古典文学。”
“看来,你们这个图书馆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还培养了人们更多、更广的文化兴趣,这并不是每一个图书馆都能做到的。”
“是啊,这不仅是我们图书馆所一直追求的也是时下世界各国的图书馆都推崇的一个管理理念和发展方向。”
“那接下来能谈谈贵馆的第二个特点吗?”
“嗯——我们图书馆的第二个特点是我们和全国许多大型书店和全球的图书馆都有联网,而且长期保持着合作关系。”
“为什么要和书店联网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以往图书馆新书上台的速度很慢,许多刚出版的书不能很快订到,大多都进了那些书店,甚至有些书会订不到。有时候,读者也会埋怨:‘新书上台为什么会那么慢,最近有什么什么书挺火的,我们真的很想看。’可是过了二三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二个月,书来了,他们的阅读热度也就随着时间消褪了。而新书又在一批一批出炉,我们好象永远跟不上这个速度,也就永远无法满足读者。所以我们决定和书店联网,运用时下流行的电子图书将那些新上市的书copy下来,这样可以让读者在图书馆里也可以第一时间阅读热门书籍了。”
“哦,原来是这样。”
“然后跟世界各国的图书馆联网,是考虑到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同时也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图书就是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一种途径。通过联网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让读者阅读世界各国的精彩图书了,同样也使外国友人更直接地看中国书,读中国文化。而且自从我们开设了这个联网后,到我们图书馆看书的外国人也是络绎不绝。经常会听见外国友人说在我们这儿看书就好象在自己国家的图书馆看书一样,十分亲切。”
“那这个联网从另一方面讲也是架起了另一座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平台。”
“说得没错。”
“谈了那么多,以上两个特点都是属于硬件,有没有软件方面呢?”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第三个特点,那就是我们图书馆员的服务。我们这儿的图书馆员,大多都是大学以上文凭,不仅要负责管理图书,还要随时为读者提供帮助和参考服务。”
“什么是参考服务?”
“比方说有学生到我们这儿来找一些资料做课题研究,但却只知道自己想要怎么样的书,而没有确切的书名,这时你可以找图书馆员要求参考服务,将自己想要找的书的类型告诉他们,他们会用电脑帮读者查寻,如果顺利的话,一般所用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这可比自己盲目地找要好多了。有时管理员还会向读者提出忠恳的建议,比如说还有几本书会对你有帮助,是否需要?”
“高!实在是高!想不到还有这么特殊的服务,林馆长,我今天来中国图书馆真是大长见识啊!”
“哪里,哪里,呵呵呵……”
“唉?!什么东西湿乎乎的?”我张开眼睛,发现枕头湿了一大块,“原来是在做梦啊,不过这梦真好,笑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
虽然梦过去了,但我却陷入了深思:我们金山区图书馆什么时候会像我梦中的那样美好呢?我希望我们的图书馆不仅是一个消磨时光的地方,而是真正意义上传递知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的一个媒介和一座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平台,这一天不会太远!
(漕泾中学林冰春)
我心中的图书馆
我心中的图书馆是具有独特的环境、一流设施、周到的服务,既能吸引游客观光旅游又能吸引游客成为读者的旅游景点。这是因为阅读是一个人的第二生活。外面世界再精彩,也没有书里的世界精彩。读书是明理的,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书架上的书都是有生命的,只要打开书本,就可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聆听到智者的箴言,去感知世界的未来!因此,让旅客既领略了吴越古镇的别具一格的风貌,又畅游了知识的海洋,不枉到枫泾一游。
名人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绚丽的,果带来的是甜蜜,叶的工作是衬托、是支持。”我心中的图书馆就是名人所赞美的叶。那么,怎样的图书馆才吸引人呢?我认为:只要具有吴越古镇的风格,注重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管理理念,在硬件设施、馆藏资源上体现现代图书信息综合功能,合理布局,使馆容馆貌突出图书馆的人文气息和读书人的氛围;体现出一个明亮、舒适、读书与休闲为一体的场所的功能;布局、造型、规格、视觉均有时代感和整体感。这样的图书馆成了人文景观中的一个亮点,游客定会纷纭而至,投资创业者也会慕名而来。在家乡的花与果上增添这样的叶,何乐而不为呢?
我心中的图书馆应该是精心设计馆藏,成为知识殿堂。首先馆内排架布局合理、美观。有针对性地将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剪辑、加工,编制成各种科目的专题索引;分门别类设计好流通书库、专门书库、杂志库、报纸库、音像库等。其次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藏书科学系统组织起来,向读者充分揭示分类编目、索引的使用方法以及藏书内容,让读者一目了然。读者可以尽情地索取所需的资料;尽可能地减少在查阅资料上的时间,尽可能地使现有的文献资料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便捷、快速在这里得到真正的体现。
我心中的图书馆应该是一切为了读者,成为求知阶梯。图书馆是精神文明的窗口;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前哨,是联系读者与藏书的桥梁。因此,馆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具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精神;必须具有娴熟的业务技能,广博的知识修养;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选择了做馆员,就是选择了高尚。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观念和“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才能永葆职业的激情,才能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素养;才能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学会用不同方式适应、满足广大读者的目标需求和潜在需求;才能不断地进取提升,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潮流。只有这样的馆员定能自如地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开架”地为读者优质服务。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使知识的宝库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
面对学习型的读者,馆员的多才多艺可以尽情的发挥与体现。美国未来学家柯尔文·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馆员责无旁贷,担当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以书育人的任务。让每一位读者高兴而来,满载而归。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对于莘莘学子,开启他们智慧之门。采取丰富多彩的“读书小组”形式,让他们在阅读中与书本亲近,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去除浮躁,滋润心田,净化灵魂,产生思考,在领悟中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对于退休的读者,针对他们的阅读兴趣,采取各种读书法进行引导,使他们深切体会到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营养的补充。书本世界,是前人生活的写真集和理想的畅想集,是一个既遥远又切近的世界。他们读解书本,就是随着前人的足迹,随着前人的心声,在了解他们生活的同时,返照自己的生命价值;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引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对于其它学习型的读者,利用馆中现代化的设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扩大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为那一颗颗求知的心灵,开启智慧之门。让他们在振兴枫泾的伟大事业中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
面对专业型的读者,馆员要以娴熟的业务技能,协助他们快捷、迅速地收集与他们专业所需的相关的文献资料,供他们阅读参考。还可以有的放矢地向他们推荐有针对性的专业对口的资料,使他们在发展事业中有所借鉴、有所收获。
面对科研型的读者,馆员为他们及时、迅速地提供专题科研信息和有关的专业文献,尽量减少他们在查找资料上所化费的精力和时间,使其顺利开展研究工作并早出成果。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却又是非凡的。它的非凡,体现在这个岗位工作的人员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德高业精的素养,体现在这个岗位的工作关联着民族的振兴和发展。
可以深信:我心中的图书馆定会像颗璀璨的明珠把吴越古镇——枫泾,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姿!
(枫泾镇蔡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