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04年上海读书节宝山分会场——“金叶杯”宝山区职工“读书明理,感悟人生”演讲比赛举行。本次比赛由宝山区总工会主办,宝山区财贸工会承办,宝山区工会俱乐部工作协会、宝山烟糖酒有限公司协办。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宝山区各行各业的60多名选手参加。经宝山区总工会同意,我们这次选取3篇论读书意义的演讲稿刊登在网页上。


“金叶杯”宝山区职工“读书明理,感悟人生”演讲比赛
读书:一生中最重要的约会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是吸纳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才干的过程。
读书重在积累。知识是一粒粒细土,是一朵朵浪花,是一块块砖石;积累使粒粒细土聚成巍巍高山,使朵朵浪花汇成滔滔大海,使块块砖石垒成皇皇殿堂。人类文明需要积累,经济发展需要积累,成就事业需要积累,学习也需要积累。人们常以“攒钱好比针挑土”来说明财富积累的不易,知识积累也如同此理。渊博的知识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靠短期的突击学习获得的,它要靠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积累。周总理讲:“什么是灵感?灵感就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可见,坚持积累,就能达到“偶然得之”的境界,就能爆发出灵感来。由此可见,与时俱进不是一句空话,没有深厚的积累,就是想“进”也不能“进”。干工作往往是厚积而薄发,我们学习的知识不一定当时就有用,但学得多了,知识就会在头脑中产生“化合反应”。
读书贵在思考。人,因思想的深邃而睿智,因思想的高贵而高尚。谁善于思考,谁的脑子就灵敏、智慧就多。拉开历史的帷幕我们会发现,古今中外凡是有重大成就的人,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都是善于思考的。据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就经过了10多年的酝酿准备。他说过:“学习知识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成为科学家的。”伟大思想家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6年。在这6年中,他只是苦读思考。而哲学史家们则认为,6年的时间成就了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孕育,这平静的6年恰恰是黑格尔一生最重要的时刻。历史证明,人类社会一切伟大的成果都是经过反复思考、探索、实践而完成的。这就告诉我们,学习贵在思考,必须与思考为伴,否则,很难学有所成。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就思考对学习的重要性有切身体会,并作了精辟的论述。例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培根说:“勤于思考是一种美德”;马克思说:“思维之花是最美丽的”。我们党的十六大报告则要求我们要“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他们的良苦用心值得我们牢牢记取,努力实践。
读书让人生在有限的长度内,宽广辽远,波澜壮阔,奔腾汹涌,浩荡激越。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外在的相貌和物质的构成基于遗传而无法改变,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书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布,把握自己,执着地走向梦想的天堂。阅读是幸福的发祥地。做一个读书人,就是做一个幸福的人。
(宝山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宣花)
乐在书中
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明智,足以修德,足以养性,足以怡神。”闲暇时,读读散文、诗歌,感受那般飘逸隽永,轻灵洒脱;读读哲学、历史,体味那般厚重深沉,机趣睿智。读书使我与世界更亲近,使我生活更快乐,一本好书在手,便似与一位朋友娓娓而谈,乐而忘忧。
纳兰性德的风流多情、王朔的无知无畏、席慕容的《江山有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尽情敞开自己的心灵,去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黑暗中,书是明灯;消沉中,书是激励;彷徨中,书是朋友;悠闲中,书是娱乐。
而作为一名护士,“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恐怕是再适合不过了。从事临床工作后,我越发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变得不够用了。例如看似简单的预检工作,就是什么症状该看什么科,教科书上只有一个大致的概念,至于如何分辨其中的细微差别,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很多时候,我们都必须靠阅读专业书籍来解决疑惑。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读书已渐渐融入我生活工作的每一分钟。一直希望自己能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但是我更知道这八斗的才情,五车的学识,不是轻易能够成就的。我不求黄金屋,不求颜如玉,但求能成为一名饱学之士,为我所热爱的护理事业,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我站上大树,学习像鸟一样飞翔,当然知道有些事情不可能成真,但我还是想试试。风来了,我努力挥动着双手,临风飞舞,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你信不信,这风里,还夹杂着淡淡的墨香……
(宝山区潘佳)
读书,让我们铭记历史
曾几何时,在书的陪伴下,我们逐渐成长了起来。生活中,书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们或站着,或躺着,或敞开着,随时等待着来人的翻阅。那无穷无尽的书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知识和欢乐。
但是书与人一样,有各种不同的内涵,其中有一类书,带给我们的不全是快乐,而是忧愁。书中那抹不去的历史沧桑感使我们的心灵承载了太多的感伤。
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里活跃着这样一批青年志愿者,他们是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讲解工作很平凡,甚至有点枯燥,但他们很少抱怨。为了做好讲解工作,他们做了很多案头功课,翻阅了大量历史书籍,例如《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东史郎日记》等。书中那激烈的战争场面、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使他们震惊,但同时坚定了他们利用自己的岗位,播撒和平种子的决心。于是来到纪念馆的参观者和游客听到了生动的解说、具体的实例和详尽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一场讲解下来,“战争是恐怖的,我们不要战争”的观念植入了每个参观者和游客的心里。正是丰富的“课外书”帮助志愿者们出色地完成讲解工作,达到了实施爱国教育的目的。
来自吴淞中学的历史老师丁玲是义务讲解员中的佼佼者。她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把枯燥的抗日战争史讲得有声有色,听者如临其境,恨不得马上投入战场。她不仅多次在纪念馆讲解,还代表纪念馆对外作了几堂精彩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优异的表现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充电。丁老师在工作之余,翻阅了几十本抗战题材书籍,并做了笔记和摘录。在那么参考书中,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老舍的《四世同堂》。她在讲解中常提到:“《四世同堂》以整个抗战历史为背景,是一本揭露和控诉日本侵略者罪行的书,是一本表现和歌颂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书。”她在书中汲取力量,立志要把真实的历史讲述下去,让后人时刻铭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价值,并同时提醒善良的人们提高警惕,不要让别的国家再有机会践踏我们的土地,残害我们的同胞。
是的,历史不容忘却。那么多沉甸甸的书籍摆在我们面前,无声地诉说着过去,我们怎么能轻易地忘却呢?忘却历史意味着背叛!正是因为历史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有了责任和压力,有了前进的动力,不再在浮躁的社会中迷失方向。
为了铭记历史,让我们读书吧。
(宝山区文广局马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