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持续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 努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职工队伍稳定

  上海交运(集团)公司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已有十年。十年来,集团努力把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载体,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集团的健康发展和职工队伍的稳定。

  一、把握阶段性特征,循序渐进,不断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更好地服务于集团的发展大局

  我们交运(集团)公司是1996年4月由原上海市交通运输局转制而成,主要从事运输与物流服务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与汽车后服务、水上旅游服务,现有职工18920名。1997年被列入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之一,是交通部确定的全国现代物流八家试点企业之一。回顾集团十年改革发展历程,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在脱困中调整阶段,在调整中发展阶段和在发展中调整阶段。与此相对应,集团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也先后经历了试点推进阶段、全面推行阶段和探索创新阶段。在实践中,我们注重把握每个阶段的特征,以更好地适应集团的发展大局。

  1、1999年至2000年的试点推进阶段。我们针对集团在困境中调整的实际,紧扣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特征,以及部分党政领导班子对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还存在模糊认识,推进工作缺乏可供借鉴的办法、措施等一系列问题,通过集团党委制定下发《关于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应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厂长、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党政工齐抓共管,工会组织实施,纪委监督检查、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职工群众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明确职工代表大会是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基本的、主要的载体。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确定了6家先行单位作为推进工作的试点,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纳入到这些单位党政工作目标考核的内容,积极指导他们从建立工作制度入手,以制度发挥职能,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推动工作,以此形成了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

  2、2000年至2003年的全面推行阶段。我们针对集团虽已走出困境,但系统内所属的国企转改制力度进一步加大,现代企业制度正趋于健全和完善,企业资本结构又面临着多元化改革,诸多企业的发展需要重新定位,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事项更需要得到基本保障的实际,明确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通过企业重大决策事项的公开透明,保障集团改革发展的健康有序;通过职代会制度的规范运作,保证国企转改制的平稳推进;通过民主管理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衔接,保证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更加规范有效。为此,集团下发了《全面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推动所有企业100%地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修订了职代会制度工作规范,指导企业通过职代会制度平台,让广大职工更加规范有序地参与企业改革和管理;推进了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大力支持职工源头参与公司制企业高层决策监督,等等。

  3、2003年至今的探索创新阶段。我们针对集团按照市委市府确定的优先发展“两业”即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的产业政策,结合集团做强做大核心主业和主业资源整体上市的战略目标,积极探索这一阶段的推进重心在于通过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刚性制度的进一步落实,不断优化集团上下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动力机制;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有效创新,不断优化企业结构调整与职工维权保障的协调成效;通过职代会各项职权的落实和各项工作制度的推进,不断优化职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并注重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与提升共建共享和企业的建设水平有机结合,与以法治企和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机结合。

  二、把握工作重点,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发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1、在企业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上坚持厂务公开。十年来,我们按照市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要求,围绕集团发展规划和国资安全、干部安全、生产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的“三安一定”目标,注重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纳入到企业重大决策和科学管理的流程之中。把资产、审计、财务、组织、纪检监察和工会等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强化了“六项监管”制度,即通过保值增值有效措施,实现总量监管;完善预算管理,实现流量监管;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实现投向监管;优化工作程序,实现制度监管;抓住重大事项、重要环节,实施过程监管;完善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突出契约管理,实现业绩监管。与此同时,我们还围绕企业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的“三重一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关于大额资金运作管理试行办法》和因违规违法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追究制度,并纳入经营者的资产经营责任考核,强化了契约管理。在市国资委管理单位中,我们首家建立了国资监管系统,实施效果明显。真正做到以法管企、以制度管人、以程序管事,做到管控结合。

  2、在国企改革和转制过程中坚持厂务公开。国企改革发展是一场攻坚战。如何在企业改革调整中确立和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目标能否实现。为此,我们按照市国资委关于集中优质资产、优秀人才、优势企业产品和项目的“三个集中”,以及收缩投资层级、分布跨度、股权比重的“三个收缩”要求,建立完善了《职代会预报预审制度》、《中小企业改制重组实施办法》和《中小企业改制重组民主管理程序》等有关制度文件,进一步强化了“五案”预审工作流程,即企业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方案、民主程序方案、稳定工作方案和思想保障方案,必须经党委、改制领导小组和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审核。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重点把好改制企业“四个关”,即企业资产评估关,产权交易关,政策落实关、履行民主程序关,其中,对政策落实和民主程序的审核,我们把重点放在督促检查企业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规范职代会议事规则、审议程序等方面,从而推动企业做到改制工作依法有序,有情操作,确保了一方平安。

  3、在解决职工“三最”问题上坚持厂务公开。解决广大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仅考验我们经营管理的能力,更是检验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依据。十年中,我们坚持通过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平台,努力实现“四个强化”,即一是强化分配公开。我们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立了集团在岗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线不得低于市同期公布的最低工资110%,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领导干部的收入与职工群众的收入有机挂钩上。我们确立了“一纳入、一分离、一倾斜”的薪酬分配政策。“纳入”就是将职工收入增长增幅纳入到对企业领导班子、经营者年薪基金奖励考核的范畴,职工收入不增加,经营者群体收入不能增加;“分离”就是职工平均工资年增减与企业领导班子、经营者年薪收入的计算相分离,防止职工收入年增长率虚增;“倾斜”就是企业工资分配向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等关键岗位、重要骨干倾斜,对技术能手和首席员工实行岗位津贴,同时兼顾普通员工收入的逐步增长。二是强化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我们针对部分企业拖欠职工社会保险金及住房公积金的实际,建立了“六金”公示制度,即每季度对集团系统各单位的公积金、养老金、失业金、医保金、工伤保险金以及务工人员综合保险金交缴情况,通过“公示反馈、汇总分析、部门汇签、上报预警”四个工作环节加以监督。至2006年实现还清旧账,不欠新账。三是强化为职工办实事公示制度。在开展为职工办实事工作中,我们实行了实事立项前听证、确立时公示、实施中检查、办结后由职工代表评估以及向职代会报告的制度。仅2004至今的五年中,整个集团系统完成了为职工实事项目已达881件。同时,集团还实施了关心协保人员生活困难发放节日慰问金制度,建立完善了职工参加市总医疗补充保障计划的工作机制。四是强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使用情况公示制度。我们要求所属单位必须把提高职工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作为落实以人为本,实施企业“人才强企、人才兴企”战略来认识,并规定职工的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使用情况必须向职代会报告,接受职工代表的审议。截止目前,集团已有92%的直属单位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使用情况纳入了职代会报告内容,切实维护了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

  4、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坚持厂务公开。我们根据中央和市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和干部队伍建设精神,针对集团实际,制定下发了《中小企业改制重组中领导人员廉洁规定》和《职工代表大会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规范企业领导干部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廉洁纪律,坚持领导干部向职代会作述职、述学和述廉报告,并接受职工代表民主评议。我们坚持做到职代会民主评议结果既向被评议的领导干部反馈,又向全体职工代表反馈,同时,评议结果还作为领导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还按照“民主推荐、集体讨论、任用告示、契约管理”等步骤,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选用干部。

  十年来,我们在坚持上述各项工作重点的同时,还十分注重以制度建设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一是大力推进集团及所属单位二级的行政与工会联席(系)会议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结合集团和各单位一定时期的重大发展规划、劳动关系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协商,形成共识,共同推进;二是巩固深化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职代会在扩大知情、参与管理、协商共决、共创双赢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大力推进职工代表观察员制度,自上而下地强化对基层职代会制度建设的督查力度,指导和督促基层单位更好地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四是不断拓展干群沟通渠道。几年来,集团相继建立了董事长与劳模先进恳谈制度、集团领导和基层首席员工座谈制度、集团总裁与班组长对话制度、集团工会主席与农民工代表恳谈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使职工的利益诉求能够快速便捷地传达到集团领导层,为集团及时有效地了解职工的利益诉求,化解劳动关系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三、主要体会和今后打算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持续推进,有力地促进了集团的健康发展。十年来,集团总资产年均增幅7.76%,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11.26%,利润总额年均增幅18.95%,在岗职工收入年增幅15%以上。2006年集团被评为上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又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同时,十年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推进,也给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必须自觉地把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致力于服务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和把握,民主管理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企业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企业管理的有机整体。企业管理如果缺少良好的民主氛围和公开透明的机制,企业的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窄;反之,如果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与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相悖相离,那么,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而变得毫无生命力。

  2、必须把提高职工代表素质能力作为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关键工作来抓,民主管理的运行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是职代会,职代会的主体又是职工代表,代表队伍素质的优劣,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运行质量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把提高职工代表整体素质作为提高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使职工代表“要我做”的被动参与变为“我要做”的主动参与。

  3、必须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不断丰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涵,民主管理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显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企业不同发展时期对民主管理的需求也会不一样。只有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职工关注的热点,企业管理中的重点,改革改制中的难点,不断调整和丰富民主管理的内容,民主参与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体现。

  4、必须把民主管理建设成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效协调各种利益矛盾的制度平台,民主管理的内在意义才能得到有效实现。要有效协调各种利益群体的矛盾,就必须通过各方利益代表都能参加的以职代会为基本制度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平台,协调利益矛盾,求得利益各方的互相认同,达到保障不同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当前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的众多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四个确保”的整体目标,按照市厂务公开领导小组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积极发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推动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深化和强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努力为上海实现“四个中心”和“四个率先”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来源:上海交运(集团)公司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