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职工民主管理模式是普陀区总工会为适应区内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在大力推进独立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和区域性非公小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和确立的一种适应行业工会维权的工作模式,主要是指以制定行业岗位工资标准、行业劳动定额标准和工资增长标准为核心,积极联动行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行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行业劳动法律联合监督检查制度,贯彻实施行业集体合同、行业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和行业工资专项协议。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普陀区非公经济比重不断加大,私营、外资等非公企业不断攀升,目前,全区现有各类注册企业达15万余户,其中无上级主管的企业达13万余户,而这些企业中的80%左右为25人以下的非公小企业。与此同时,入驻普陀的部分非公企业呈现出了企业规模相等、行业特征明显、从业人员集聚、维权亟待深化的四大特点,这迫切要求工会组织创新组织体制、维权机制和运作方式,建立健全包括民主管理在内的区域性行业工会维权机制,加大维权力度。为此区总工会发挥行业工会在维权实效和带动效应等方面的特有优势,创新和初步形成了区域性行业工会“333”维权机制,并在全区普遍推行,取得了确保行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良好效果。
普陀区总工会认为推行行业职工民主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强民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大工会维权工作的力度和深度;有利于促进职工合理流动,形成行业、企业、工会、职工多赢局面;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此,区总工会着力于,一是构建行业工会“两级工作平台、三级组织网络”,夯实行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基础。区总工会先后建立了非公餐饮、大型卖场、物业管理、集贸市场、化工、纺织、市容环境和驻沪建筑8类行业工会,在街镇建立行业工会分会,并在区和街镇两个层面增设了行业工会工作部,以夯实推进行业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组织基础。二是强化行业职代会制度建设,推动职代会与其他制度的有机整合。区总工会制定下发推进行业职代会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8类行业都必须从本行业的实际出发,按照职代会的规范要求,建立行业职代会制度。在此基础上,将职代会制度向基层企业延伸,对凡符合独立建制条件的企业,都要求建立职代会制度,并在遵循行业职代会规则的基础上,制订适应企业实际的职代会制度规定。同时,根据非公企业发展的特点,探索经营者和劳动者共商共决的职代会模式,探索职代会制度、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整合联动。三是强化工资谈判为核心内容的平等协商制度,注重发挥职代会专门委员会的智囊作用。区总工会根据行业工种相通、岗位相近,工序相近、工艺相通的特点,着力推进以工资报酬和劳动定额为核心的行业性工资协商谈判,制定行业劳动用工标准。为了提高协商质量,促进行业劳动工资标准和劳动定额标准的科学合理,区总工会还建立了由行业工会、行业协会、企业行政负责人、劳动工资专门人员和职代会民管小组成员组成的行业劳动工资和劳动定额标准研究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了智囊团作用,指导协商内容,认证协商标准,交流汇总相关信息,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收集掌握行业劳动用工动态,推动行业劳动工资和工时定额标准的出台。四是强化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制度,促进协商共决事项的落实。为使经平等协商和职代会制度通过的行业劳动用工标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区总工会借助社会力量,加强执法检查。在检查中,注重把握职工代表的参与关、执法内容的审核关、执法过程的整改关和对职代会的报告关,强化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制度在监督企业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促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职代会等工作内容落实方面的独特作用,从而较好地维护了全区平稳的经济发展形势,促进了劳动关系的进一步稳定和谐。
几年来,通过行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工会在业主与职工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理解的桥梁,从而使劳动关系逐步趋向和谐稳定。一是职工关心工资由“被动”转向“主动”。职工代表在掌握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状况,通过对职工工资目标进行具体分析、测算,在谈判桌上与企业方代表据“理”力争,以“理”服人,职工意愿能在工资分配方案中充分体现出来。二是企业分配形式从“模糊”走向“公开”。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必须通过召开职代会和实行全过程公开的操作方式,使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明朗化。三是行业劳动关系更加融洽。在行业效益增长的基础上,让广大职工共享发展成果,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全区有7个行业已实行了行业职工民主管理模式,覆盖企业1500余家,职工30000余人。
普陀区推进行业职工民主管理模式的经验分别在全国产业工会工作会议、全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会议和全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得到广泛认同,对区域内开展行业民主管理工作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他们的经验还刊登在全总《工会要闻》等信息上,党中央和全国总工会领导批示予以高度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