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以楼宇经济为主体,区内有商务楼宇约115幢,其中年税收过亿的“亿元楼”有14幢。根据静安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服务楼宇经济,服务楼宇职工”成为静安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静安区总工会坚持依托楼宇工会联合会,以维护楼宇内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为目标,在全区商务楼宇中广泛开展区域性民主管理制度的建制工作,逐渐形成了以“律德模式”为代表的楼宇职代会制度,并在全区商务楼宇中加以推广。截至2009年底,全区99幢商务楼宇建立了楼宇职代会制度,建制率达到了全部商务楼宇的86?郾1%,覆盖非公企业2300多家,覆盖楼宇职工4?郾7万余人。
一、深化认识,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楼宇职代会制度
静安区近年来楼宇经济快速发展,入驻楼宇的非公企业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复杂,职工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等问题逐渐显现,迫切要求工会组织建立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以有序表达职工利益诉求,有效协调劳资关系,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但是,商务楼宇中企业绝大多数规模小、职工少、职工流动性大、企业工会力量相对较弱,大部分企业难以建立独立的职代会。因此,我们在努力推进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单独建立职代会制度的同时,坚持以楼宇工会联合会为依托,积极探索以楼宇为单位的区域性职代会制度建设。
我们认识到,推进楼宇职代会制度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楼宇职代会是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形式。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范畴,明确将包括企业民主管理在内的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基本形式,在静安区推广楼宇职代会制度,既符合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又符合静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第二,楼宇职代会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楼宇职代会的建立为楼宇集体合同的签订提供了合法的制度载体,也使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的楼宇集体合同更加具有法定性和权威性,能有效解决楼宇内员工权益的共性问题,促进楼宇内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第三,楼宇职代会是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有效保证。通过区域性职代会制度建设引导并促进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并将企业民主管理制度逐步融入企业的管理制度之中,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从制度上保证职工的民主权利。
我区的区域性职代会制度建设在扩大建制面、增强规范性、提高实效性等方面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主要经过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探索起步阶段。2002年我们在石门二路街道的永平小区(现为西斯文小区)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小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003年我们又在曹家渡街道的律德大厦进行了楼宇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初步探索,2004年我们在石门二路街道的恒安大厦建立了楼宇民主共商会制度。二是深化试点阶段。2005年起,我们将楼宇民主共商会制度在全区的商务楼宇中推广,努力为推广楼宇职代会制度打基础。到2006年,全区80%以上的商务楼宇都建立了民主共商会制度。2007年我们结合律德大厦职代会换届,根据《上海市区域性、行业性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范》的要求,对楼宇职代会制度进行了规范化改进。三是全面推进阶段。2008年我们将律德大厦职代会制度规范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全区进行推广,使区域内的88幢商务楼宇建立了楼宇职代会制度,占全部商务楼宇的76?郾5%。四是巩固完善阶段。2009年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巩固完善楼宇职代会制度建设上,强调楼宇职代会的内容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以及楼宇内各企业的经营情况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楼宇职代会的实效性,提高楼宇职代会的生命力。
二、通过“四个强化”,稳妥有序推进楼宇职代会制度建设
1、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合力。我们每年召开厂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认真研究包括楼宇职代会在内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并提出工作目标和计划。区委领导每年到区总工会调研时,主动关心和了解楼宇职代会工作,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区总工会也主动争取区委的领导。区委还把楼宇职代会纳入党工共建的大格局中共同推进,相关单位将楼宇职代会制度建设作为楼宇大党建的组成部分,同步进行宣传,创造良好氛围。各街道党工委和各相关党组织也主动加强领导,组织力量深入商务楼宇,积极推进楼宇职代会的建制,并经常听取汇报,认真研究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2、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静安区最早在本市公开向社会招聘专职工会工作者,并逐步发展扩大为一支拥有100多人的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这支队伍的建立,不仅为商务楼宇党建、工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支队伍也成为楼宇职代会制度建设的生力军。楼宇党群工作者在楼宇职代会制度的推进过程中,在楼宇内各企业的经营者和职工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既消除了经营者对建立楼宇职代会制度的误解,又使楼宇职工增进了对楼宇职代会的了解;并帮助楼宇工会联合会筹备会议,承担了大量纷繁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和会务工作,保证了楼宇职代会的顺利进行;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提出改进的建议,创新制度的建设,使楼宇职代会制度更加成熟和完善。可以说,我区楼宇职代会建设工作能比较顺利地推进,是和具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党群工作者队伍分不开的。
3、强化调研指导,明确工作目标。区总工会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楼宇职代会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与街道总工会和党群工作者及时沟通商量,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努力为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我们还根据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编制了《楼宇职代会操作指导手册》,进一步规范了楼宇职代会的运作程序,并对楼宇工会干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不断完善楼宇职代会的日常运作。此外,我们将楼宇职代会建设的年度工作目标列入区总工会的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并加强中途检查,使该项工作与各街道总工会的其他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推进。
4、强化工作创新,不断总结完善。针对区域性职代会制度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本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指导工作,用创新的思路实实在在地解决楼宇职代会制度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比如,针对楼宇内入驻企业多,职工代表选举难以统一规范的问题,我们采取了明确代表标准,各企业自行选举后统一公示的办法加以解决;针对部分职工代表在表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文件时,对公开表示自己的态度心存顾虑的问题,我们采取了用无记名投票表决的办法加以解决。此外,为了提高楼宇职代会的实效,在起草《楼宇集体合同》时,我们强化了《楼宇专项工资协议》、《楼宇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协议》和《楼宇农民工保护协议》3个附件,一起提交大会通过,创造了集体合同的“1+3”模式。我们还针对楼宇内企业经营状况不同,在协商专项工资协议时难以订立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的问题,采取了将企业分类,按不同的类别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办法加以解决,防止出现用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为了使楼宇职代会通过的文件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楼宇工会联合会在会后将经楼宇职代会表决通过的《楼宇集体合同》及其附件送交楼宇内各企业,由各经营者分别签字盖章确认,并报送区人保局备案,使集体合同履行具有法律上的依据和制度保证。这些创新,极大地完善了楼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楼宇职代会制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大大提高。
三、注重工作实效,楼宇职代会制度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1、楼宇职代会制度的建立,为支持非公企业职工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推进了基层民主的发展。楼宇职代会制度的建立,使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得到进一步落实,职工群众当家作主,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权利得以实现。通过参加楼宇职代会活动,企业经营者和职工逐步提高了自身的民主意识,民主管理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需求。一些楼宇通过区域性职代会平台,建立起企务公开月制度,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企业经营效益情况、企业拨缴工会经费情况等纳入公开范围,实现了非公企业企务公开内容从“六公开”到“十公开”的拓展。楼宇内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纷纷建立起独立职代会、劳资恳谈会等民主管理制度。
2、楼宇职代会制度的建立,为各方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推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通过职代会制度与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整合联动,建立了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长效机制,为楼宇入驻企业主、经营管理者和工会、职工公开议事、平等协商、有效沟通搭建了平台,促进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劳动关系的和谐。尤其是去年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我们借助楼宇职代会的推动,使参与“共同约定”行动的非公企业达到了2325家,占全区已建会非公企业的81?郾8%,覆盖职工4?郾7万余名,推动形成了“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关心企业、共谋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四个确保”的目标、推动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两年来,非公企业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参与率持续提高,通过职代会前充分协商增加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的案例不断增多,全区群体性劳资纠纷、劳资矛盾、职工信访案件始终处于低发态势,规范有序、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正在形成。
3、楼宇职代会制度的建立,为各项工作进楼宇挖掘了一条“共同沟”,推进了非公企业党建、工建等工作。由于工会组织承担了筹备、主持召开职代会以及履行职代会闭会期间的职能,密切了工会组织与非公企业的联系,扩大了在楼宇中的影响。工会的职能和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职工的认可,工会的各项工作也随之逐步渗透到非公企业之中,非公企业职工的参与率不断提高。在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下,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基础的夯实,也推动了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良性互动。近两年来,社区“两新”组织的党支部数、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数均有所增长,楼宇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以体现。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探索创新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从两个方面不断深化完善楼宇职代会制度。一是要继续在提高职代会质量上下功夫,探索完善职工代表培训制度、职代会提案制度、职代会质量评估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二是要认真研究如何通过楼宇职代会制度建设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既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为楼宇内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