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日)
上海市杨浦区总工会
基层工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活力不足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问题。去年以来,在区委和市总的领导下,我们以夯实基础、激发活力为目标,推出“行业工会建在地区上”工作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工人日报》等媒体头版作了报道,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今年先后两次组织北京、内蒙古工会干部培训班来我会开展现场教学。
一、创新工会组织体制机制,努力扩大工作覆盖面
在去年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将激发基层工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活力作为整改的一项内容,探索“行业工会建在地区上”工作新模式。
1、注重调研,试点先行。杨浦现有企业工会组织1300多家,覆盖企业4950家。建会企业中,非公企业占97%,会员占89%。非公企业数量多,但大多规模小、职工流动性大,工会主席受劳动关系制约较难发挥作用。区级行业工会难以抓落实,地区工会难以实施有效指导。我们根据全总“双措并举、二次覆盖”要求,结合杨浦实际,决定对地区工会组织体制机制实施改革。去年7月先在定海、五角场两个街道进行“行业工会建在地区上”工作试点,即在企业工会基础上,按照行业相同(相近)原则,建立隶属于地区总工会的行业工会。在地区形成总工会、行业工会、企业工会三级工会管理体制。
2、总结经验,全面推开。半年试点取得了预期成效。去年12月,我们召开了“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地区行业工会建设大会”,总结推广试点单位做法。区委办转发了我会《关于加强地区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的试行意见》。到今年上半年,地区行业工会按计划全部建成。我们共建立了55个地区行业工会联合会,覆盖非公企业4554家,会员11万。我们的探索得到全总、市总的支持,今年5月,被全总列为“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聘用专职工作人员工资分级负担”试点单位。
二、落实经费,选好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工会干部队伍
我们认为,建好地区行业工会,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工会干部队伍是前提,经费保障是关键。
1、建设队伍,规范管理。去年7月起,我们先后3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充实专职工会干部队伍。在《新民晚报》等媒体刊登招聘信息,好中择优选拔了一批热爱工会工作,有党务、工会工作经历的同志担任工会工作指导员。连同既有人员,共聘用了70名工会工作指导员,其中55名经过民主选举担任地区行业工会主席。行业工会领导班子的建立,更加强了基层工会领导力量。我们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完善考核、奖惩和人员退出机制。
2、落实经费,提供保障。我们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争取政府支持,为行业工会建设筹措经费。一是落实人员经费。按年人均5万元标准,全年安排专职工会干部人员经费350万。二是落实工作经费。通过“区总让一块,向财政争取一块”方式,为每个行业工会每年安排1至2万元工作经费,确保工作开展。
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一是加强日常培训。制订计划,开展“每月一训”,由区总领导和专家授课,系统讲授有关法律和工会业务知识。二是开展集中培训。今年3月,我们花了40万,组织新上岗的行业工会主席赴北京工会干部学院集中培训,请全总有关部门领导、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授课。三是组织观摩。组织工会干部现场观摩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法院劳动纠纷审判等活动,增加感性认识。
三、夯实基础,突破难点,不断扩大工会影响力
推行“行业工会建在地区上”工作方式后,杨浦工会工作呈现生动活泼新局面。
1、通过行业工会带动,工会组建覆盖面进一步延伸。五角场地区钢贸行业工会成立后,在行业工会的影响下,一周内5家企业提出建会;商贸服务行业工会则把巴黎春天促销人员纳入组建范围。今年6月,我会开展“工会组建百日攻坚行动”,各级工会拉网式排摸出65家几年来一直顶着不建工会的老大难单位。我们分析后将其分成两类,36家难度较小的单位由地区总工会负责组建;29家难度大的单位由区总工会负责推进组建。行业工会运作以来,全区发展非公企业工会会员7879名,建会96家,覆盖非公企业410家。
2、通过行业工会带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蓬勃开展。地区行业工会的建立为工资集体协商搭建了新平台。一些原本推不动的企业也被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定海地区建筑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将职工收入与企业利润挂钩;控江地区加工制造行业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巡视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的落实情况。这些新举措受到了职工欢迎。各行业工会纷纷行动,努力为职工办实事。
3、通过行业工会带动,职工队伍稳定得到进一步加强。各行业工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立了“五必报”、“主席接待日”等制度,畅通了职工诉求渠道。上半年,成功调处群体性劳资纠纷6起;化解其他劳资纠纷40起,做到了早发现、早处置,使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区职工队伍未发生一起因劳动纠纷到市、区政府上访或集体上街事件。
我会“行业工会建在地区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将认真贯彻市总全会精神,学习兄弟工会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职工,直面矛盾,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