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博会的日益临近,社会和市民对城区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卫职工的劳动强度也随之增大。去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豪一行来到静安区调研工会工作时特别听取了静安环卫一线职工收入情况的汇报。为此,区总工会及时深入基层调研分析,迅速与区委、区政府汇报、协商,积极推动环卫一线职工收入改善。
一、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上海静安环境建设有限公司于2005年“事转企”后,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全区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维护和清洁运输提供服务。公司现有职工1322人,其中:在编(沪籍)职工829人、外来务工人员459人、“4050”人员29人、退休回聘人员5人,负责“清扫运”的一线职工896人。据统计:2009年在编职工月平均工资约为3200元/月,劳务工(外来务工和“4050”人员)月平均工资约为1500元/月。反映出:(1)静安在编环卫职工工资水平相对较高:与全市环卫行业平均工资(2400元/月)相比高出33%,位居全市前茅。(2)同工不同酬现象突出:由于在编职工和劳务工在基本工资、绩效奖、加班费基数、年终奖等项目计算标准上均有不同,导致在编职工工资是后者的两倍有余。
二、多方快速联动,推动增资方案出台
市总工会领导指示后,区总工会立即向区委区府作了环卫一线职工队伍状况的汇报。建议在世博期间,加大因提高工作标准和劳动强度等因素增加的资金投入,切实提高环卫一线职工的收入。提议得到了区领导的采纳,区委书记龚德庆当即表示区委区府除将确保每年财政经费及时、足额下拨外,还将全额承担劳务工工资增长费用,切实加大对环卫职工的关心力度。
在区总工会传达了市总工会和区领导的指示后,环建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召集工会方商讨增资事宜。为进一步保障职工收入,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公司在统筹考量区财政经费核拨、公司生产经营状况、消费物价指数等因素后拟定了2010年度职工收入调整方案。具体为:(1)在编职工收入在原岗位基数基础上统一上调10%,此方案已经2010年3月31日职代会讨论通过、生效执行。(2)劳务工收入主要通过各类奖金、津贴的上调逐步向在编职工靠拢,拟上调13%,具体方案将经相关程序后确定。
三、各方形成合力,促进环卫职工体面劳动
在迎世博“百日测评”中,静安区取得了“四次第一、一次第二”的好成绩,背后凝聚的是环卫一线职工每天超过12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事实上,环卫一线职工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加班加点,尤其是劳务工,剔除加班工资后其月收入基本略高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作为静安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区环境美化的中坚力量,他们虽被冠以“城市美容师”称号,却从事着最脏、最累的工作。政府、工会、社会各方应形成合力,努力逐步赋予环卫职工物质和精神上有尊严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