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杨浦区总工会:真情用心做好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工作

  杨浦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东北部,辖区面积6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2.4万;以百年工业文明、百年大学文明、百年市政文明三个“百年文明”著称,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60年代,杨浦聚集了产业工人60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5%,到90年代中期,上海实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杨浦区的国有企业开始关停并转。200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知识杨浦,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0年,杨浦又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型,区域功能转型导致产业结构更新和重组,职工队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紧紧把握转型期各类职工群体的不同诉求,以“一卡六助”即会员服务卡、助困、助医、助学、助就业、助心理、助技能为载体,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职工帮扶特别是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工作,不断彰显工会的作用。

  一、提高思想认识,精心部署好帮困送温暖工作

  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帮困送温暖工作虽然是工会的一项传统工作和常规项目,但是思想认识不能局限,我们认为做好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载体,是密切和职工群众联系的重要途径,必须真情用心抓好。为此,我们一是完善主席亲自抓,分管主席具体抓,各级工会共同抓的责任体系,区、街镇、企事业工会三级共同落实的工作体系。二是确定区总的帮困送温暖举措,落实资金100万元,对1000名困职工实行生活帮扶;对300名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助医帮扶;向400名农民工送亲情电话卡;对700名退休职工走访慰问。三是举办大型就业招聘援助服务日活动,组织64家用工单位现场提供1415个就业岗位,成功录用150人,使这些家庭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

  二、按照职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困送温暖工作

  转型期的杨浦呈现出“三个并存”的复杂格局:现代服务业与传统工业并存,高端人才与传统产业工人并存,高档住宅区与危棚简屋并存。“三个并存”的二元结构决定了杨浦职工分类特殊,一方面有以院士、专家等领衔的“三高”群体,一方面又有众多的传统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为此,我们按照不同职工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困送温暖。一是对生活困难群体,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营造“四季如春、节日升温”的帮困氛围。二是紧扣职工就业需求,在区总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搭建“月月有职场、周周有面试、天天有招聘”平台。2012年提供岗位1.6万个,帮助2399人成功就业;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和技能培训班20期,1498名有创业意愿和提高技能需求的职工接受了培训。三是紧贴职工心理需求,拓展精神层面服务。建立了由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等上海一流专家组成的杨浦区总工会心理咨询专家志愿团,2008年6月以来,每周六下午通过杨浦工会网和职工援助中心现场,开展网络聊天和现场咨询活动,目前谈心室有注册网友61900人,有效为职工解疑释惑,缓解压力。

  三、注重载体创新,形成帮困送温暖工作的长效机制

  我们以职工需求作为工会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载体创新,形成长效机制。一是推行工会会员服务卡。该卡是工会服务职工的新载体,我们给每位持卡会员赠送团体保障计划,会员如患大病一次性给付保障金1万元,意外伤害身故一次性给付保障金2万元。实施半年,已有13名职工得到保障,及时有效缓解他们的压力;20家商业企业成为工会会员服务卡特约商户,门店3000余个,职工持卡在这些门店消费,享受10-45%的打折优惠,降低生活成本。从消费情况来看,百货超市占63.75%,餐饮占9.59%。二是提高工会干部开展送温暖的效率。元旦春节期间,我们对家庭情况清、致困原因明的700多名困难职工通过会员服务卡直接向他们发放了各类帮扶资金,并通过市总12351援助服务平台发手机短信告之,减少工会干部数量众多的常规走访,腾出精力走访更多职工。同时,减少现金由各级工会干部转发到职工手中产生的周期长、签收不到位的风险,符合全总市总的新要求。三是与市行业工会形成联动。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转改制过程中,中央和市属企业的部分职工下岗回到社区,虽然他们的工会关系未转入地区,但也是一批需要帮扶的职工。我们与市有关产业工会共同制定了《关于建立职工帮扶工作共商联助机制的办法》,共同出资建立了“条块联手职工帮扶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中央和市属国有企业分流到我区的职工帮扶。通过联手培训、联手职介、联手保障、联手援助,为这些职工提供了帮扶,促进了企业发展,维护了和谐社会稳定。

  尽管我们在帮困送温暖工作中做了一些事情,但离上级工会的要求和职工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发挥优势,服务更多职工群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