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黄胜发,1995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浪潮,我一个江西农村的小伙子怀揣着“城市梦”,来到上海这座大城市打工。1997年,我进入徐汇区区属国有企业徐房集团下属的现代电梯公司工作。电梯维修属于特殊工种,它集合了强电、弱电和机械三类专业技术要求,难度相当大。作为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外来务工人员,在专业上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得从头学起。为尽快掌握电梯维修保养的理论知识,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技能型工人,我坚持“知识改变命运,勤奋成就梦想”的理念,读夜校,跑书店,钻研各类型号电梯的维修技术,几乎放弃了所有业余时间,参加技术等级工及各类电梯的培训课程,还通过各种渠道借来电梯的调试资料,和同事探讨工作心得,在实践中总结提高。下班之后,别人都走了,我总是留下来多做一会,一边维修,一边思索。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查图纸、翻书看。那会儿每个夜晚,宿舍的同事们都睡下了,我还在灯下看专业书,补充知识。通过拜师学艺、岗位培训、业余学习、技能比赛等实践锻炼,从一个不“懂行”的农村小青年,成长为一名电梯维修高级技师,成为一名“高级蓝领”,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技术能手”等称号。江西卫视和贵溪市委宣传部对我在上海的工作和学习做了专题报道。2011年3月,我被中共鹰潭市委宣传部评为2010年“感动鹰潭十佳新人新事”。我的亲戚、朋友打电话给我说这个事,都夸我给家乡人争了气,我感到很光荣。
如今,我已经是一个“新上海人”,在上海安了家,融入了这座城市,实现了我的“城市梦”。个人收入待遇上去了,妻子也从老家来上海工作,儿子也解决了“户口”问题,在上海读书。我是幸运的。我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
作为城市唯一的垂直交通工具,我国在用电梯总数达到162.8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上海甚至超过纽约成为全世界电梯最多的城市。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电梯带来“上上下下的享受”同时,也带来了“上上下下的烦恼”。近年来,有关电梯的投诉量在不断增加,频频发生的电梯事故,给用户带来很多不方便。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在想,我和我的团队能否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我开始做“专家梦”了,希望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里手”、技术权威,做“专家型”技术工人。
2011年6月,我们公司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由我领衔的电梯行业首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并配备了12名在技术业务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精神的人员,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活动。我们从岗位实际出发,以提高电梯维保质量为目标,首先开展了“一梯一档”基础工作,为每台电梯建立“电子档案”,详细记录每台电梯型号、上次维保时间、更换零件时间、下次年检时间等信息。这就好比是给每台电梯配备了一张“体检表”,让我们随时能全面掌握电梯运行数据。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的号召,我们研发并实现了“电梯控制系统的节能减排”。原先电梯运行产生的势能,转换成热能时,造成电梯机房温度过高。为规避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电梯专用的电能“回收”装置,将电梯产生的势能回收再利用,可节约电能27.8%,一台电梯一年可以节省电费13000多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电梯行业劳模,最快乐的事,是与身边同事共同进步。在我所在的班组,组员都是清一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我们积极参加“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我们坚持每周五集中学习,定期召开学习会,共同分享新技术、破解新难题。我所在的班组,不仅获得了“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市团队创先特色班组”等荣誉称号,有的组员还取得了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等证书,近2/3的组员已经成为“高级蓝领”。去年,还有1名组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农民工”,也与我一样成为了一名“新上海人”。我们梦想的实现,受益于知识,得益于技能。在上海,还有很多像我们一样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也同样怀揣着梦想。在此,我希望领导能够给予外来务工人员更多的关心关爱,提供更多技能培训的机会,共享城市美好生活。
上海,是我寻“梦”的地方;电梯行业,是我“梦”起的地方。上海,给了我们外来务工人员成长进步的良好环境;电梯行业,给了我进步发展的平台。我的经历告诉我,人要有追求,有目标,这样才有动力,人也会变得充实。但是光有目标还不行,关键还是要脚踏实地,要勤奋、要努力、要付出。只要努力,只要肯动脑筋,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