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贾伟平,在3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致力于糖尿病相关研究和诊治。现任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糖尿病重点验室主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是973项目糖尿病领域的首席科学家,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自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同时还是九三学社的中央委员。
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一名新劳模,我在基层单位承担着医生治病救人职责和院长管理医院的任务。今年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闭幕会上的讲话,尤其是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深有感触。下面,我结合自己学习成长经历和工作岗位实践,谈一些体会和感受。
从学生时代起,做一个好医生成为我的追求目标。我至今仍对一位医学院老教授的课记忆犹新。当时老教授在课堂上对我们说,病人心里都有不安全感,最需要体谅呵护。“如果你们的手不够温暖,触摸病人前,一定先把手焐热。”教授一边说,一边解开了上衣,“同学们,现在我就是病人,请为我检查。”当时身上还紧紧裹棉衣的我们都惊呆了,天那么冷,老教授就在那儿,等着大家一个个走上去,焐热双手……于是多年来我也养成了天冷时,焐热双手后,再为病人触诊的习惯。从进入医学院开始,在四十多年的行医过程中,我看到了太多病人的疾苦,我感到这个行业是个生命所系的行业,是个需要很强责任心的行业,付出就应该是全天候的守护。我认为,做一个让百姓放心的医生有两个标准:一是有高尚的医德,二是有精湛的医术,两者缺一不可。
作为一名医生,我认为,维护大众健康是医生的天职。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我努力想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我在看门诊时喜欢与病人拉拉家常,通过良好的医患沟通,让病人放松心情。我国目前有9000万余名糖尿病患者,居世界第一,并以每天3000人的速度递增。在工作中,我深深感到所学知识不够用。于是我坚持读书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我的读书过程都紧随工作需要,1993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博士学位,我把糖尿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优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为实现自己成为一名好医生的理想不断努力。根据市政府关于“慢性病下沉社区”策略,我带领学科团队创立了“医院—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将疾病防控关口前移到社区,使试点社区的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从8.9%上升至31.7%,居民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至90%,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实现慢性病的“提前预防”、“及早发现”和“科学治疗”。这一项目得到卫生部认可并向全国推广。
自1999年踏上院领导管理岗位后,我直面公立医院改革的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如何带领团队肩负起三甲医院承载公立医院“用最好的技术为患者治疗疾病”的专业责任,以及“用最好的服务为国家医改做出应有贡献”的社会责任,是一个新课题。在实践中,我认为公立医院必须坚持公益性,要通过一系列的惠民举措,集中体现国家和政府对群众民生问题的关心和关爱。
根据上海医改方案,市六医院成为上海首家打破慢性病处方一次门诊只能配药一个星期的三甲医院。从2012年6月开始施行医改对慢性病人配药的标准,对97%的慢性病主要用药都能按需开足2周至4周,甚至6周。自全面实行方便慢性病人配药举措以来,据上海医保部门测算,以20种主要慢性病用药统计,2012年下半年,医院医保普通门诊减少处方5.7万余张——也就是说,医保普通门诊就医人次减少约5.7万余人次,病人挂号费、往返交通费等负担也因此减轻。上海市卫生医保联合投诉统计显示,新规实施后,医院在限定门诊药费用量方面的投诉为零。上海卫生部门已向全市推广六院的模式。
同时,我认为,公立医院的改革,需要认清并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要积极创新,将传统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医学模式。因此,公立医院的服务对象都应该从单纯的“病人”扩展为以病人为核心的“大众”。没病的人,要让他别生病;生病的人,要让他少吃苦;治好的人,要让他早康复;康复的人,要让他别再生病……如此,“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再预防”,也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我们六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通过成立“市民健康中心”这一平台,普及科学的医学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引导正确的生活方式,打造有健康意识的居民群体,让医务工作者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健康使者”。目前已覆盖上海十个区,还辐射长三角地区,甚至遍及云南、新疆等省市。
目前,医改进入攻坚的深水区,作为上海17万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结合自己日常工作的所见所闻,也想趁此机会提一些自己的想法:1、政府对社会舆论做一些引导,为医务人员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2、在政策层面,通过绩效分配考核等举措,调动医院的积极性。
最后,作为一名在卫生系统成长起来的劳模,我会勇于直面医疗卫生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扬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带领全院医护人员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做好“守护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