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浦东新区总工会针对工会组织转型发展、工会工作社会化运作的新要求,面对工会工作领域日益拓宽、工作难度日益加大,给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实现“招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管得严”的目标,注重创新体制、优化机制,积极探索社会化运作、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培训,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组织体制,帮助广大工会工作者实现组织归属
针对用工形式不够规范引发的工会工作者的组织关系普遍无法落地、心理普遍缺乏组织归属感等问题,区总工会借鉴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工作模式,创建了上海浦东公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让工会工作者不仅有了自己的“家”,而且有了更为明确的工作定位和更为清晰的工作身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会工作者。
一是改变用工性质。明确“中心”由区总工会作为业务主管单位,浦东新区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作为举办单位,性质是民办非企业组织,宗旨是服务职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通过“中心”具有的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独立性、公益性等特征,确定了与“中心”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工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者的组成部分,不再是原来的劳务派遣工,而是职业化的工会工作者。
二是转变用工方式。明确“中心”主要承接区总工会委托的街镇、开发区工会有关组织建设、维权帮扶、素质工程等服务项目,全面负责工会工作者的招录、培训、使用、管理和考核等,确定了工会工作者队伍是“中心”因为职能需要而建立的,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中心”承担服务项目任务的轻重、服务对象数量的多少,岗位安排由“中心”统一协调,体现出工会工作者的社会化。
三是理顺用工关系。通过“中心”向浦东工会输出服务、“中心”与工会工作者建立劳动关系的运作方式,不仅明确了“中心”与区总工会的合作关系、与街镇和开发区工会之间的服务关系,而且明确了工会工作者是“中心”承接的街镇、开发区工会服务项目的直接执行者,工会工作者与街镇、开发区工会不是隶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
二、优化激励机制,帮助广大工会工作者拓展发展空间
着眼于解决对工会工作者成长进步的需求设计规划不够、工作实绩的认可表达体现不够、薪酬待遇的标准统一不够等问题,区总工会指导“中心”从优化工作薪酬体系、构建成长进步阶梯等方面,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工会工作者的成长进步打开通道、施展才华搭建舞台。
一是改进薪酬管理体系。指导“中心”建立了由职级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福利补贴四个部分构成的薪酬体系。职级工资、岗位工资采取阶梯设计,让安心岗位的有盼头、工作出色的得实惠。绩效工资采取固定工资与年终考核奖励相结合进行设计,保持公益社会组织的做法,也保留即时激励的弹性空间,最大限度地激活工会工作者的内在动力。福利补贴(含节日、高温、交通、通信等)采取固定设计,消除工会工作者所在的街镇、开发区工会因为区域发展差异带来的福利标准不一问题,体现公平公正。
二是改进了职业等级管理体系。参照原人事部、民政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建立了工会工作者“三级九档”职业等级管理体系,即初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每个等级设一档、二档、三档3个档次。明确工会工作者在德、能、勤、绩、廉等现实表现符合晋级条件并取得相应职称的,工作每满两年可晋升一个档次、每满6年可晋升一个等级,特别优秀的可提前晋级。
三是改进了岗位管理体系。建立了干事(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副主席)、街镇和开发区工会内设机构副职(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正职(本级工会秘书长)、本级工会副主席四个岗位的工会工作者职务管理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实施办法,实行全区面上的统一调配,努力打通横向交流的通道。工会工作者的职业等级和岗位与工作薪酬直接挂钩。
三、完善管理模式,帮助广大工会工作者增强工作责任
围绕帮助工会工作者增强履职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区总工会指导“中心”突出目标引领、任务倒逼、考核督促,推动广大工会工作者在岗尽责、履职有为。
一是强化能力培训管理。指导“中心”发挥自身整合社会资源优势,通过“培力计划”,建立了“3十X”能力培训体系,以《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和《劳动法》加上社会工作专业等相关知识为必修课程,帮助工会工作者改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目标上明确每个工会工作者在2年培训周期内至少取得初级(中级)社会工作师、劳动争议调解员、集体协商指导员3个工作资格证书。措施上明确资格证书与个人的相应职级、薪酬等挂钩。“中心”成立至今,已经举办了14期培训班。
二是强化项目任务管理。指导“中心”根据服务项目情况,在与服务单位协商工会工作者工作分工的基础上,与每个工会工作者签订上岗合同,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指标和质量要求。通过项目落实到具体岗位、任务明确到具体个人,促使工会工作者在岗必须履职、履职必须尽责。
三是强化量化考核管理。建立由区总工会业务部门、工会工作者服务所在的街镇和开发区工会、“中心”和职工代表共同组成的工会工作者履职情况综合考核小组,每年组织1次考核,依据上岗合同约定,对其中工会组建率、会员入会率、集体协商签约率、会员满意率、社会知晓率等指标进行量化,并把综合考核情况与劳动合同续签、考核奖励、职业等级和岗位职务的晋升等方面利益挂钩。
我区在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虽然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但队伍建设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推进工会工作提供更坚强的力量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