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东方国际集团的冯忠耀等7位同志荣获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市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业务一部等3个集体获得2020年上海市模范集体荣誉。 集团工会主席黄勤充分肯定了劳模先进为集团做出的突出贡献,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同时,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有关工作提三点要求:一是弘扬劳模精神,永葆奋斗底色。各级工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引导职工群众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劳模先进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让劳模、先进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二是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奋进力量。各级工会要引导广大职工在转型发展中敢担当、有作为,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劳模先进要继续发挥“领跑”作用,带头践行推进集团“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发展目标,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干部职工要向劳模学习,在各自岗位上创造更好业绩。三是加大培育宣传,营造干事氛围。各级工会要健全培养、选树、表彰、关心劳模先进的机制,提升劳模地位,落实劳模待遇,切实发挥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作用,加大对劳模先进的宣传力度,在企业内部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风尚。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兼生产中心部长冯忠耀 冯忠耀现任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生产中心部长,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功能纺织品研究所副所长,主要负责公司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标准制定和产品售后服务等工作。他是2007~2009年度上海市劳模、2017年上海工匠、2018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8年中国纺织大工匠、2018年度上海市高新技术转化先锋人物,2019年上海市领军人才。他领衔的“冯忠耀差别化新材料”劳模创新工作室2014年获评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劳模创新工作室,2017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自1986年7月冯忠耀同志投身化纤行业以来,迄今为止已有35个年头。35年来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慢慢成长为工艺工程师、生技部部长、技术中心主任和总工程师兼生产中心部长,功能纺织品研究所副所长,这其中包含着他几十年如一日为公司发展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诸多努力。 记得在公司初建时期,那时候德福伦公司刚刚从原十化纤搬迁过来不久,身为技术中心主任的冯忠耀,一个人担负着公司三条生产线工艺设计的重任。他总是频繁奔波在前后纺生产条线,特别是前纺纺丝和后纺牵伸两个重要岗位,面对高温天气车间温度直线飙升到了39℃,他不顾汗流浃背,额头上的汗水不时滴落在机器设备上,他不顾满身的油污,埋头进行着工艺设计和改进,有时候一天下来,工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还出现了明显的白色“盐花”印记。通过6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努力,他和他的团队终于把公司的生产工艺体系建立了起来,一直到现在虽然工艺体系几经改版,但是很多的工艺改进都是建立在他最初建立的工艺体系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的。 在公司建设国内首条10000吨/年差别化涤纶短纤维柔性生产线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计数的困难和挑战。冯忠耀作为项目攻关负责人,带领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攻克一个一个难关。在一次试产增亮梦丽特产品时,疵点含量总是超标,他来回奔波在车间和技术中心两个地方,一次一次地进行工艺改进,一次一次地进行检测试验,却仍然找不到原因所在。天渐渐的黑下来,公司的班车司机按着喇叭在催促他赶紧上车回家,他摆摆手示意让班车司机走吧,不用等他了,自己转身继续去查看生产现场,继续进行生产攻关,终于在凌晨1点把疵点超标的原因找了出来,通过后续的工艺改进终于让产品质量达到了客户要求。这样的事情在那一年中不断重复发生着,通过一整年的努力和不断的改进,终于实现了公司万吨柔性生产线的正常开车运转。 今年以来,虽然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公司在年初也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冯忠耀同志为了更好地发挥他所领衔的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早在年初就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上海品牌团体标准的制定、提高异形聚酯纤维异形度的攻关、二维“加硅”聚酯纤维的攻关和质检人员技能培训等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至10月底各项主题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团体标准文本内容通过上海市认证协会最终确认;提高异形聚酯纤维异形度的攻关结束后,原丝和成品纤维的平均中空率显著提高,达到了客户对纤维中空率的要求;二维“加硅”聚酯纤维的攻关结束后,纤维掉硅情况明显改善,满足了客户对产品滑度的要求;质检人员技能培训结束后,进一步增强了质检人员对工作的危机感和责任心,提升了质检运转班人员一岗多能的能力和质检人员整体的质检水平,使得公司在产品品质、标准制定和员工技能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冯忠耀同志是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而闻名业界的全国化纤行业科技创新人物。近些年,他主持参与了2015年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000吨/年差别化涤纶短纤维柔性生产线”、2016年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产学研合作专项“新型抗菌聚酯纤维的开发”、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品质阻燃纤维及制品关键技术”、高品质聚乳酸纤维及其纺织品规模化制备与应用”、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等30多项;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2项;获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上海市5项、中国纺织行业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获上海市高转项目认定7项;主持制定了7项中国纺织行业标准;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中国化纤协会团体标准各1项。 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苏永华 现任上海星海时尚物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他是一位特别善于“啃硬骨头”、打攻坚战、解决复杂问题的“全能”领导。他组织编撰35万字工业老厂房管理标准体系和标准,奠定了公司标准化物业管理的基础。他第一个提出“不做啃老族”,以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的魄力“抓管理”、“降成本”、“谋发展”,加速推动新型智慧物业从蓝图变为现实。 阮兰英 现任上海纺织时尚定制服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她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快速进入高定与职业服工作的角色,先后带领团队拿下了太平洋保险、交通银行、建工集团、中国银行、上海银行、浦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大型企业的职业服订单,为打响上海“四大品牌”、集团“全球布局,跨国经营”战略以及公司的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杨成 现任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机保班组组长,他技艺精湛,工作责任心强,在认真抓好公司设备维修维护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班组内部师徒结对和新员工带教工作,全面参与公司各类技术创新工作。近些年,由他带领并推动的设备改造和革新项目有50多个,为公司节约成本上百万元,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大大降低了员工的作业强度。 储谨毅 现任上海时尚之都教育培训有限公司师资部兼时尚教研室主任。在服装行业和服装职业教育领域他耕耘了39年,从一名普通的缝纫工,转岗成长为一位从事服装职业教育的“工匠”型大导师,培养了众多实用型的学生服务于社会。他带领团队探索和对标世界技能大赛评分规则,建立起一套符合国际大赛评价要求的服装行业职业技能评价标准体系,为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薛梅 现任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利泰进出口有限公司第一业务部副经理,在外贸纺织服装行业已从业26年的她秉承“质量至上”理念,始终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勇于开拓创新,积极拓展市场。她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敏锐度与学习力,精确计算成本,积极为企业降本增效,把集团和企业的风险管控要求贯穿于交易全过程,从未发生过风险事故,在规避风险方面成绩卓著。 薛蕾 现任上海新联纺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五部经理,她工作开拓性强,有创新和钻研意识,积极响应外贸转型创新的理念,从代理到自营,从纺织到非纺,从出口到进口,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带领她的团队屡创佳绩,近几年来她的进口业务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通过大量调研和联动,她协助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和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全民健康
慢病管理”进博论坛,通过跨行业、多角度的业务合作,切实发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 2020年上海市模范集体 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市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业务一部 在2018、2019两届进博会期间,分别与英国奶粉、成人代餐、泰国椰子、波兰化妆品、加拿大医疗器械及医疗保健等企业合计签约3300万美元,同时积极开拓有色金属业务、婴儿系列产品、生鲜水果产品。2018年销售收入35.7亿元,利润890万元;2019年销售收入44.3亿元,利润1400万元。团队曾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上海时装周团队 是一支年轻高学历高战斗力的团队,历经十八年的锤炼,团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助力上海时尚产业发展,近年来更是完成了“中英文化年”、“中意合作交流机制”等国家级海外文化交流项目。团队通过多年努力获得“上海时装周”注册商标,并获得过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三枪电商运营中心 成立于2012年,在团队领头人崔岳玲的带领下,三枪电商销售额实现了从0到5.5亿的突破,并奠定了在各大主流电商平台中的销售地位。三枪电商积极从传统电商转型,陆续入住拼多多、贝店、爱库存、云集、天猫超市等电商平台。最新与故宫博物馆IP联手推出的“大内高手”系列内衣新品受到了业界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