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身体已不似壮年时矫健,口齿也不再清晰如昨,可回忆往昔峥嵘岁月,上海市劳模、原中国铅笔二厂制芯车间烧芯工人王老三眼中,还是闪现出动情的光。 出生于1920年的王老三,今年已经是101岁的高龄了。自从1947年进入中国铅笔二厂制芯车间担任烧芯工作,他就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温度超过700℃的烧芯锅炉旁的“修行”。1978年,因为工作表现突出,王老三被评选为上海市劳模,风雨经年,尽管他早已不在生产一线,可作为百岁老人的王老三,依旧难忘那段工厂里烧铅芯的时光。 日前,儿孙绕膝、四世同堂的百岁劳模王老三,着红衣端坐桌旁,笑意盈盈地接受了劳动报记者的专访。 衣服湿了干干了湿 结出一层盐晶 王老三对烧制铅芯的爱意比谁都深沉。要知道,从旧社会走来的这些普通工人,都曾历经一段艰苦的岁月。在1947年进入原中国铅笔二厂制芯车间烧芯前,因为文化程度不高,王老三就只能从事最最底层的长工工作,过着“朝不保夕”的苦日子。所以,当王老三得知,自己被原中国铅笔二厂招收成为工人时,他便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了。 哪里活最苦,王老三就去哪里,哪里活最累,王老三就抢着干!一进工厂,王老三就用苦干实干,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拼命三郎”!“三班倒”的工作加上学习手艺,王老三从来都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一丝一毫退却的念头也不曾在他脑海中出现过。要知道,铅笔制造厂当年的生产技术与工作环境,是根本无法与现在相提并论的,不论严寒或者酷暑,只要站到烧着的锅炉边上,烧芯工人们必然被“烤”得汗流浃背。 王老三还记得,当时的铅芯生产,首要工具就是一个18斤重的火钳,记者从留存的照片上看到,因为要把铅芯桶整个钳进锅炉锻造,而炉子温度又异常地高,所以钳子被设计得非常长,更不方便烧芯工人的操作。而一次要钳起4斤多重的一罐铅芯,这就需要王老三不仅有力气,还得会用巧劲,并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位工人就能完成这项“手艺活”的。钳满一锅炉需要40罐铅芯,总共就是160斤,王老三回忆,以前工厂里早班烧制铅芯往往就要马不停蹄钳进钳出的6炉……这样的环境与工作量,让王老三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天忙碌下来,衣服上早已经结出一层白色的盐晶。 为文化人做好笔 “我也算做点贡献” 王老三对烧制铅芯的初心比谁都隽永。与衣服上白色盐晶形成对比的,是王老三黑黝黝的脸庞,只要见到最脏最黑的那个人迎面走来,大家必定知道他是来自烧芯车间的。为啥王老三的脸会那么黑呢?原来,因为制芯要与石墨等材料打交道,石墨的颜色就是乌黑的,平常工作时,王老三都是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在铅笔芯的烧制上,哪里还顾得上好看不好看,脏不脏。所以,除了一双眼睛“雪雪亮”,王老三暴露在外的其他位置几乎都是“黑漆漆”的,可他却对此毫不在意,还说:“我虽没啥文化,但做好笔就是为文化人提供‘武器’,我也算做点贡献。” 人们都说,唯有热爱可抵挡岁月悠长,王老三这位劳模则是用一颗“匠心”抵御住了艰难与寂寞。一心扑在工作上无暇恋爱成家,王老三直到30多岁才在单位的关心下解决了个人问题。然而,烧芯工作之余,他还在不断用知识精进自己。40多岁时,王老三报名读起了夜校,边补习知识,边不忘琢磨铅笔工艺,让自己的专业技术更上层楼。王老三告诉记者,铅芯烧得好不好,决定了铅芯的品质,不能弯曲、不能断裂等等,他读书时常常试用不同铅笔厂制造的铅笔,然后再反复琢磨别家铅笔的优缺点,最终转化成果,投入自己的工作中。 那个年代,铅笔厂里并没有任何专业的仪器,可以检测铅芯制品是否符合标准,硬度、显色度等指标完全依靠的是像王老三一样制芯师傅的经验判断,而刻苦磨练专业水平的王老三,成为工人中的“翘楚”,他烧制的铅芯成品率极高,常常刚一出炉,就被生产线上的工人们一抢而空。从为文化人“造武器”,到自己不断磨练制芯的“武艺”,再用自己烧制的铅芯打动更多人、影响更多人,王老三这一路,真正将一名一线产业工人如何在普通岗位上发光发热的成长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女承父业 造“芯”之路代代传承 现如今,只要一有空,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工会的工作人员们依旧会来到浦东,探望王老三这位百岁劳模与他的家人,并和他聊聊过去的人和事。“劳模是荣誉,也是最最宝贵的财富。”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叶慧萍说:“他们的精神将代代传承影响更多人。”诚如叶慧萍所说,在今天的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里,年轻一辈也正不断接过王老三等劳模力争上游、奋力拼搏的“接力棒”,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企业为行业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劳模不仅仅是荣誉、是财富,在王老三这代产业工人心中,劳模更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对此,王老三的爱人与四个子女感触颇深。 谈及自己“爱厂如家”的丈夫,王老三的妻子陆萍特别“气愤”:“家中四个女儿先后出生,他(王老三)几乎一天也没有照顾过,小孩生病他也‘不管不顾’的,都是我忙里忙外。”尽管嘴上埋怨着自己的丈夫,可作为王老三最最亲近的人,最能懂制芯生产线背后王老三付出的辛劳有多少的人,陆萍这番话中透露出的,更是对劳模丈夫的心疼。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王老三的退休,他的大女儿王桂英顶替父亲在铅笔厂的制杆车间工作。以前顾不上她和妹妹们的父亲,也从那时起忽然变得“亲切”了起来。“那时我并不懂劳模女儿的‘光环’,但一进单位,就听大家夸我爸爸手艺好,烧的铅芯大家都来要,我还是很骄傲的。”王桂英说。王老三用实干的精神,用劳模的担当,用无私奉献的行动,为周围的同事,更为自己的女儿,树立起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学习榜样。 生平介绍 王老三,原名王达仁。生于1920年4月2日,江苏海安县人,现居住于浦东新区昌里东路。 1947年3月,进入中国铅笔二厂制芯车间; 1949年11月,调制杆车间工作; 1954年7月成为预备党员,1956年3月转为正式党员,支部委员。 妻子陆萍,原里弄生产加工组工作,今年88岁。夫妻共育有4个女儿,现皆已退休,大女儿王桂英顶替其父,退休前系制杆车间主任,党员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