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东华,现任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境研究所所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二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生产和科研一线。特别在公司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的转型业务板块,放弃多年积累的内河航道业务优势和资源条件,毅然从零开始直面新业务的挑战,秉持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的理念,带领团队和技术骨干致力于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工艺设备的开发,为企业实现业务转型、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打造业务品牌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他先后主持了一系列的企业技术研发项目,推进企业新型研究中心及具备中试功能的试验基地建设,并在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及关键环节取得多项新进展,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科研硬实力和配套软实力,始终用实际行动书写对生态疏浚事业发展的无限热爱与忠诚。 初次攻坚,结缘生态 “内河航运对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很大,我们要规划设计环保、经济、便捷的内河集疏运通道,要坚持做生态化航道”。赵东华第一次听公司带教师傅说内河航道的时候,心中早早埋下了一颗“生态化”种子,这句话也深深记在了他的脑子里。 他不畏挑战,辗转国内外多地进行实地考察、查阅众多文献资料、开展内河生态护岸结构和内河船行波影响等专题研究。经过两年的研究和现场试验,第一个生态护岸型式及专利应运而生,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从此,内河航道生态护岸成为中交上航设研院公司一张业务名片,“生态水草型、生态湿地型及生态植草型”等多达十余种结构型式在众多内河航道建设工程中得到大量推广,建设里程达数百公里。看着一条条内河航道嵌在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两岸分布“会呼吸”的绿色岸坡,滋润着萋萋芳草、催开了簇簇鲜花,赵东华和他师傅内心充满了获得感。 步履不停,深耕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素有“银苍玉洱”之称的大理“母亲湖”洱海,其生态环境也曾“久患成疾”。2006年,赵东华又到了洱海边,这不是他第一次踏勘这个地方,是有了新的工程设计任务。 作为公司涉足水环境治理早期探索之路的一员,他参与了国内首例致力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洱海大型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的研究与设计。这在当时没有设计经验,面对一项全新的任务和未知的领域,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工作伊始的茫然未知到最后提炼出一套“截、退、清、管、治、育”的技术体系,以及划区、分带、布点、汇沟、进塘、入河的“区、带、点、沟、塘、河”的入河湖污染防控方法,并将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理念延伸到“海绵乡村、海绵小流域”的治理技术路线中。 2013年,他带着十多年的工程经验,又一次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走入东北,开启了高寒地区河流、湖泊治理保护的探索研究,而这又是公司开展高寒地区生态恢复工程实践的先例。在中俄界湖兴凯湖的唯一入湖河流穆棱河鸡西段的治理工程中,他提出“恢复浅滩湿地、构建多塘湿地、提升河滨湿地”的理念,引入人工湿地、生态截流沟、生态河滨带等多项实用技术;在享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等称号的五大连池,他主持运用“生态管道”的理念,构建“生态截流沟+净化节点+湖岸缓冲带”的“沟、点、带”技术体系,推广生态护岸和生态疏浚工程技术,增加区域内湿地面积968亩、湖岸缓冲带面积5403亩,为实现五大连池III类水质目标提供保障。 创新引领,优化生态 2018年初,公司成立环境研究所开展“河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及科研基地建设,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拥有核心技术自主产权。赵东华又一次面对一项不确定的任务,这一次他想起了一直以来追寻的初心:心无旁骛耕耘、育人筑梦前行。一个新部门、一个人和一个极具挑战的目标,他从团队创建和研发条件构建开始一步步推进,提出致力于水环境治理技术的创新创造愿景。 他以项目为依托,谋划团队发展,培育团队成员。在他的组建和推动下,一支二十人规模的创新试点团队已形成科研攻关能力,一个具备中试条件的试验基地基本建设完善。他荣获上海市职工创新工作室——赵东华水环境治理与修复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成员向着“为美丽生态环境提供最优技术产品”的目标前行。“深度脱氮除磷功能材料”、“农村分散污水一体化净化装备”和“高浊度水体净化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任务,正在他的组织下进行着。 这就是赵东华,辛勤耕耘、筑梦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