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充分反映1927年前上海工人运动发展轨迹的学术书籍——《1927年前的上海工人运动史》即将于下月问世。该书由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副所长、已故工运史专家沈以行主持编写,完成于1960年。时隔61年后,本书出版的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细节?读者又如何品读其中的学术价值?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参与本书整理工作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马军。 复旦师生与工运学者合作完成 目前,新书《1927年前的上海工人运动史》正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付梓印刷。记者在马军的办公室里,看到了它的原稿——距今60余年的《上海工人运动史稿》(上编)。手拿这本已泛黄的铅印本,马军讲述起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往事。 1960年夏天,当沈以行一干人尚在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忙于中共“一大”会址的陈列工作时,时任复旦大学历史系党总支书记余子道来访,与沈以行谈妥,组织本系教师及1956级学生前来实习,共同编写上海工运史。于是,在沈以行的指导下,该系师生70余人冒暑苦战,历时4月,先将上编(1840-1927年)初稿完成。“恰好第一次全国工运史工作座谈会召开在即,沈老就把这份手稿铅印成册以供研讨交流,这也就是这本新书原稿铅印本的由来。”马军告诉记者。 按照沈以行最初的计划,《上海工人运动史稿》还有中编(1927—1949年)以及下编(1949—1960年),“当时是准备在1961年7月前,一齐拿出成品,向中国共产党四十周年诞辰献礼。”马军说道。但实际上,中编部分在1961年1月曾写出了一个草稿,而下编部分则拟在该年上半年定出提纲,留待稍后再行撰稿。“后来沈老转任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原先的献礼意图并未实现,整个项目也因故中辍。” 如今,这本曾见证复旦历史系与社科院历史所深度合作的书籍即将出版。马军作为曾经的复旦大学历史系学生,现任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主任,双重身份又能有幸参与本书整理,感到意义非凡。他特别在代序《旧稿新版,见证合作》一文中写道,“一来旨在保存这份珍贵的历史见证;二来也是为了向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以遂一个甲子前当事者们的未竟之愿。” 海量手抄新闻作为翔实史料 马军告诉记者,虽然这本书的内容写成于沈以行供职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期间,但作为一本学术书籍,复旦师生撰写所基于的历史资料都是沈以行、姜沛南、郑庆声等老一辈工运史专家在1952年至1958年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工作中积累而成的。1961年沈以行转任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后,几十箱近1500万字的手稿也最终落定社科院。 大约两年前,马军正是从已经泛黄的“故纸堆”里妙手偶得了铅印本《上海工人运动史稿》上编和中编的部分蓝印誊抄本。 《1927年前的上海工人运动史》从1840年上海开埠讲起,收笔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工人运动转向低潮,时间跨度接近90年。那么,身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是如何了解近百年前的工运史呢?马军解答道,“最早的历史因为已经无法找到当事人,所以都是靠搜集当时的新闻媒体报道,比如《民国日报》《申报》等,由姜沛南找出其中有关工运的内容,再由工作人员抄录在方格稿纸上,仅仅负责抄写工作的人就达到七八位之多。” 1960年,这本全书分为四个篇章、共计22万字的《上海工人运动史稿》(上编)在送交第一次全国工运史工作座谈会交流时,获得了与会人士“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的积极肯定。当然,受限于客观条件,本书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但马军表示,历史研究是渐进式的,它作为一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其价值不容抹杀。 值得提及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沈以行、姜沛南、郑庆声又主导撰写了一百多万字的《上海工人运动史》(上、下两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1996年版)。“这两部相距二三十年的工人运动史虽然没有直接关联,但学术上的相互呼应是显而易见的。”马军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