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会信息 >> 市总新闻 >> 正文
大到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小到新型抗疫口罩的研发 上海职工全力以赴 守住每一个防疫关口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再次升级,上海防疫战线上的职工们正在努力守好各自的关口,不论是大到医疗废弃物、隔离点垃圾的处理还是小到一枚新型抗疫口罩的研发,他们各司其职,各显神通,尽心守护上海,不留一个死角。

  一个个深夜,申城新冠医疗废物在这里清理完毕

  上海环境固处公司职工守牢防疫隐蔽关口

  核酸检测点产生的医疗废物、新冠病人产生的垃圾、各隔离点产生的垃圾……每一天,这些涉疫垃圾都将被运往上海唯一的医疗废物收运处置机构——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处公司),最终焚烧于无形。为守牢防疫战线上的这一隐蔽关口,全体职工日夜“兼程”,慎终如始,默默奉献。

  日夜“兼程”收运医疗废物

  上周三,本市新增一例新冠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再次升级。那晚,固处公司物流管理部经理王浩的电话屡屡响起,“一遍遍和医院沟通涉疫垃圾如何分类、包装、交接等问题。”第二天王浩接受记者采访时,倦意写满了他的脸上,“在封院一天后,松江区中心医院划定了闭环管理区域,这里面产生的垃圾都将按照涉疫垃圾处理,我们的收运车辆将一对一与之对接。”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医废处理处置单位,王浩所在的物流管理部500多名职工负责全市1家定点医院、127家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及口岸机场等疫情医废、6000多家医疗机构常规医废及44个隔离点垃圾暂存点的收运任务。白天,收运医疗卫生机构产出的“普通医疗废物”;晚上,收运车辆开往一个个隔离点、核酸检测点等涉疫区域,运载“新冠医疗废物”。这是固处公司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实行至今的“白加黑”分级分类收运模式。

  每天下午1点后,调度主管张燕铭就要根据全市医疗机构和口岸的涉疫医废的产生情况和数量,安排出车人员、车辆,排定出车线路。这是一个看上去并不难,实际颇费脑筋的活。他解释道,整个运行时间要控制在6个小时以内,时间超长的话,会造成驾驶员疲劳;其次,收运车的装载量是一个固定的值,一条路线上垃圾的总量也要符合装载量的上限;最后,路线也要实现最精简,尽量不让司机走冤枉路。“路线不是固定的,每天都会改变,而且也没有特别的规律可循,因为一旦有新的病例确诊,它可以是全上海的任何一个地方。所以,都要按照上述三个原则调整路线。”

  全链条防护,不留一个死角

  固处公司负责涉疫医废收运的有6个班组,总计18人。每天下午四点半从嘉定基地出发,开往全市12个方向。最远的当属浦东国际机场路线,一次来回300公里,还要出车两次。

  每台收运车上有一名司机和两名押运员,每个人都要按照二级防护穿戴劳防用品,包括一次性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防穿刺手套、防水靴和医用帽子等。由于他们要连续工作6小时,即便现在上海的夜间温度凉爽适宜,这依然是一个“高温”岗位。每一名转运人员收工后进入污染区脱下防护服,汗水哗哗地往下流。

  而与转运人员无缝对接的是医废处置人员,确保涉疫医废进厂前半小时里,焚烧车间前的空地上已拉起警戒线,进行场地清空与消毒。

  固处公司嘉定、浦东两个基地可对两百五十余吨医废做到日产日清,而其中接近10吨涉疫医废,“处置的级别是单独处置、随到随烧。”运营管理部经理李玉东告诉记者。

  由于涉疫医废的包装形式和普通医废不同,因此涉疫医废是人工单独上料的,后续的倒料、医废周转箱清洗到整个焚烧线的控制都是自动的,几乎不用人员现场参与。李玉东介绍道。在杜绝处置流程中的感染风险上,上料作业人员同样也以二级防护穿戴。凌晨一点,待所有涉疫医废被处置完毕后,工作人员还要对作业场地和设备进行严格的消毒。

  闭环管理,吃住在厂区

  在近阶段的本土确诊病例中,涉疫工作者因防护疏忽导致感染新冠病毒,这无疑再次给所有防疫链条中的从业者敲响警钟。自8月12日起,固处公司首次实行涉疫垃圾作业人员“四固定、两集中”的闭环管理和轮班制度,加密核酸检测筛查频次,强化每日健康观察。固处公司本没有集体宿舍,为适应新的防疫举措,后勤部在一两天之内将一栋兼具活动与会议功能的二层办公楼改成集中居住点。

  目前,30多位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收运与处置人员,除了穿戴防护服连续工作的6小时外,一天中其余的时间都只能在占地400平方米的大楼内活动,着实是对每个人体力与心理的极大挑战。

  截至采访当日,所有人已集中居住管理整7天。“那么多天要远离老婆、孩子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平心而论,真的挺不容易的。”王浩说道。

  为做好后方支援,固处公司工会连日来迅速“补给”多台文娱设施,包括电视机、乒乓球桌、脚踏车、举重等健身器材,工会主席蔡耘告诉记者,“伙食上也要给职工准备得丰富些,特供餐点、夜宵,丰富的水果、酸奶顿顿不落。公司从领导班子成员到各部门负责人通过轮流在厂区值班,与职工同心同力、共抗疫情。”除此之外,物流、运营、合规管控等部门的男性主管轮流排班,与一线职工同吃同住。“这样最方便我们做好心理关怀,虽然很艰难,但所有人都有大局意识,愿意坚持到底。”王浩说道。

  行业“老兵”发明支架口罩防戴眼镜起雾

  研发者周亮说,希望一辈子只做一款口罩

  这些天,一款来自上海的“支架口罩”火了一把:这款口罩能解决戴眼镜用户起雾的难题。随着疫情在国内不断反复,如何与口罩共存?这其实是不少普通市民在日常防疫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这款口罩或许提供了一个答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研发出更加舒适、贴近不同用户需求的口罩。日前,记者采访了来自松江区泗泾镇上海支米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周亮。他是这款口罩的主要研发者之一,也是一名在口罩行业奋斗多年的“老兵”。因自身体质养成戴口罩习惯的他,希望能做出一款让自己满意的口罩。

  3年内开模8套

  寻找最贴合的轮廓

  “口罩采用立体可折叠的支架结构设计,既能和面部高度贴合,保证防护效果,也能解决眼镜起雾的问题。”说起自己研发的这款口罩,已经在这行工作8年的周亮滔滔不绝,“这款口罩采用了一种专利材料——高透湿弹力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有三层结构,通过减少呼吸产生的水汽残留,解决眼镜起雾的问题。”此外,这款口罩还有降低呼吸阻力、抑菌材料延长防护时长等优势。

  事实上,研发这样一款“支架口罩”,是周亮早在2017年就产生的想法。本身也是戴眼镜的他,深受口罩产生的水汽之苦。一次机缘巧合,他了解到国外有这类分级优化的口罩,便着手从事研发。“支架口罩是通过防护圈实现更高的密合性,通过表面材料实现透气和防护。所以,防护圈的设计至关重要。”周亮告诉记者,支架口罩相比普通口罩有更大的内部腔体,因此防护圈要更加贴合面部,才能达到好的防护效果。

  “密合性要求越高,越难以适应100%的人群,特别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想要适应90%以上甚至100%人群更是困难。”周亮回忆,从有了想法到研发出第一代、第二代产品,前后经历了5年,其中最多的精力就是放在优化支架结构上。“这个支架不光是放大内部结构,也要贴合脸的轮廓,有段时间我们不停地开模,开了大概有7、8套模具,才设计出一款贴合更多人轮廓的支架。”光是这一部分工作,周亮和团队就花了3年多时间。

  一辈子做一款口罩

  做一款让自己满意的产品

  翻开周亮的微信,“口罩”绝对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他的微信头像是一张写着“周亮的口罩”的图片,他的朋友圈里,分享了大量关于口罩的科普文章,就连为数不多的照片,也多与口罩有关,甚至有时候路过商场,他也会对里面的口罩进行点评——“高级超市也有不合格口罩”,在一条朋友圈里,他这样点评了一家商场里的超市所售卖的口罩。

  正如周亮的微信签名所说的一样,“一辈子只做一款口罩”。周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3年,周亮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因同学从事口罩方面的工作,他也一起进入这行。“当时口罩主要是防雾霾。”然而,随着国内空气环境越来越好,在疫情暴发之前,口罩这一行业的整体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这些年,他自己在上海生产过口罩、又去过浙江一家科技公司负责石墨烯等过滤材料在口罩应用的研发。在困难时期让他一直坚持下来的,源自于自己对于口罩的一份执着。

  “我自己是偏敏感的体质,比如二手烟就会让我扁桃体发言。”周亮说,因为自己的体质原因,戴口罩是自己长期以来的习惯,“如果能研发一款让我自己适用的口罩,一定也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慢慢地,这样一份执着也成了一份喜欢。

  如今,口罩已经成为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对口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2020年,周亮选择在松江再次开启创业,选择的依然是自己从事多年的口罩行业,“作为一名新上海人,前几年我是在上海、浙江来回奔波,这次希望能够继续扎根在上海。选在松江,也是看重这里出行便利、营商环境等优势。”周亮坦言,他希望能够生产出更加舒适、便捷、防护性更强、更优惠的口罩。虽然刚研发出第二代产品,第三代的研发也“已经在路上。”在做一款让自己满意的口罩的路上,周亮一直在努力。

 来源:劳动报  作者:王海雯 张锐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