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通过各级工会坚持不懈抓职工队伍建设,上海职工素质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上海职工的整体素质与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市场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城市和国家未来兴衰的核心要素和决定力量。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不尽快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维护职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上海市总工会提出以职工素质工程为抓手,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全面提高上海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市总工会把职工素质工程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来抓,提出了职工素质工程的宏观思路和具体目标,即紧紧围绕上海“十五”奋斗目标,立足于提高上海城市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和法治化水平,立足于增强上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立足于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型职工”为主要内容,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程度、职业技能水平、创造性思维和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通过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到2005年,要创建数以千计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团队”、数以万计的文明班组和文明岗位,每年帮助鼓励至少50万人次的职工参加社会各类文化技能学习培训,组织引导至少50万职工参加读书自学活动,工会所属各文化宫、俱乐部直接培训职工5万,使上海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有明显提高,文化技能结构有明显变化,学习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有明显提升。 上海工会以构建“三大机制”为突破口,全方位、多途径推进职工素质工程。 一、大力构建与“以德治国”战略方针相适应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机制,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 市总工会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制定下发《上海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纲要》,以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工职业道德体系为出发点,以教育、引导和激励职工参与职业道德新实践为立足点,提出了“十五”期间上海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任务。根据上海企事业单位职业道德的状况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编写出版了《主人的风范》、《新世纪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读本,为基层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思路和范例。全市各级工会结合各行各业实际,广泛开展了“行业规范、企业公约、岗位守则”示范对照活动,帮助职工提高职业道德行为能力和讲求职业道德的自觉性,使职工自觉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和外化形象。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为了深化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市总工会又制定了《上海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方法和具体要求,为深化职业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条件。根据上海建设“都市诚信”的整体部署,市总工会以班组诚信、职工诚信为重点,发动广大职工开展上海职工职业精神大讨论,围绕塑造上海城市精神,提炼出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色和各行各业特点的以劳动精神、独立精神、契约精神、合作精神、学习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实践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上海职工职业精神。同时,大力开展职业责任感教育、诚信教育、劳动观教育、遵章守纪教育和职业礼仪教育,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设计、诚信礼貌展示、职业规范评估、职业道德培训和职业道德先进评选等活动,并逐步建立职工职业道德评估体系,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职业道德教育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职业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职工职业道德水平。 上海工会紧紧围绕上海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两提高”目标,着眼于塑造和培育城市精神,于1997年起在全市各行各业广泛开展了“建文明班组、创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活动(简称“建、创、做”活动)。市总工会与市文明办联手推进“建、创、做”活动健康开展,使之逐步深入,形成较大的声势和覆盖面,“建、创、做”活动被纳入上海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大体系、大循环中,成为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城区的重要基础。五年来全市评选命名了近万个市级文明班组、红旗文明岗,加上各区县局(产业)工会和基层工会命名的数以万计的文明班组、红旗班组、文明岗位和文明职工,形成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宏大规模效应,有效提高了广大班组、岗位和职工的文明程度。目前,以增强道德含量、提升文化品位、培育上海城市精神为核心的新一轮“建、创、做”活动已全面展开,通过深化创建内涵,拓展创建外延,在建章立制、规范操作、巩固质量、提高水平上做文章,在扩大创建覆盖面、开辟创建新领域、培育创建新典型、形成创建新声势上下功夫,以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百万市民百万林”活动的号召,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发挥上海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展示上海工人阶级的文明形象,市总工会带领各级工会组织全市十万班组开展了“班组共建五一林,绿化上海作贡献”文明公益活动,各级工会和广大班组积极响应,捐款踊跃,全市共有76个区县局系统、2865家单位、10余万班组捐款435万元,这笔款用于在上海外环线400米绿带兴建面积达25公顷的“五一林”,经过绿化部门的努力目前,“五一林”建设已基本完工。共建“五一林”作为上海职工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新实践,充分反映了上海工人阶级热爱上海、奉献上海的城市精神。 二、大力构建与切实履行工会维权职能相适应的职工利益发展机制,为职工学习成才创造条件 上海工会从维护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出发,着眼于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顺应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的时代需要,广泛开展了“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市总工会提出每年实现30%的区县局系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三年内实现全市全面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总体目标,不断优化企业的学习环境,在职工中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培育一批具有学习能力、观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习型班组和知识型职工。市总工会编写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辅导书籍,举办创建学习型组织专题培训班,为基层工会开展创建活动提供分类指导和有效服务,还命名表彰了一批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创建奖和学习成才标兵,激励基层工会和广大职工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为了深化“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市总工会选择重点产业和地区作为突破口,着重解决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班组的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具有行业特色的学习型组织创建途径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途径和方法等,并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把新观念、新知识、新能力、新技术、新组织、新机制、新方法、新环境进企业、进班组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内容。目前,“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正在全市广泛开展,基层学习氛围日益浓厚。 市总工会积极发挥读书活动作为“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有效载体的作用,坚持引导职工走读书明理、读书立志、学习成才道路,通过举办全市性的读书节和各种读书活动,不断掀起新的读书热潮。2002年借上海读书活动20周年契机,扩大读书活动的参与面和覆盖率,把大面积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作为活动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推荐书目的阅读导向作用,培育基层读书活动的新增长点。各级工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在读书方式、活动规模、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读书活动开始从国有企业向机关、学校、社区和新经济组织拓展,读书活动参加者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上海参加读书活动和业余自学的职工人数达250多万,读书活动辐射面涉及全市70多个区县局系统、80多个街道和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读书活动“进班组、进社区、进家庭、进双休日”的“四进”格局日益巩固。 为了更好地鼓励和促进职工学习,不断提升职工知识层次和工作能力,市总工会与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电视大学联合举办了初级工商管理(EBA)资格培训暨开放式工商管理大专教育,以班组长和基层管理者为主要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为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基础知识,由工会负责宣传发动和组织学员报名,由电视大学负责培训教学和日常管理,其目的是通过教育培训大面积提高班组长和基层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整个教育培训项目采用非学历培训和正规学历教育相沟通的方式,加上电视教学、网络辅导和面授相结合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突破了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受到基层广泛欢迎。经过2002年一年的探索和实践,“EBA”培训不断完善,成效明显,全年共举办春、秋两季培训,有近万名学员参加,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近70%的培训学员直接进入上海电视大学工商管理大专继续深造学习,目前,有4000余名学员参加的2003年春季培训已经开学。“EBA”培训项目的实施,为广大班组长、基层管理者和普通职工开辟了一条学习成才的“绿色通道”。 要维护好职工的学习权利,就要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市总工会积极寻求企业和社会支持,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制定出台了《上海职工教育保障计划》,由市总工会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正式签约合作。《上海职工教育保障计划》以自愿合理、公平公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原则,以建立新型的上海职工教育保障机制为目的,鼓励有条件的单位都来关心参与职工教育投资,吸引社会各方面都来资助职工教育,努力构建社会各方共同投资和参与管理的职工教育投资新机制。目前,已经有30多个区县局系统的60余家单位的3000多万资金加入《上海职工教育保障计划》。按照市总工会的统一部署,各级工会广泛宣传职工教育保障计划,通过厂务公开、签订集体合同等形式积极参与占职工工资1.5%的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大力构建与建设先进文化相适应的职工文化发展机制,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上海工会积极建设先进的职工文化,努力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和工会特点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职工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陶冶职工情操,振奋职工精神,激励职工斗志。近年来市总工会先后举办了“我为党旗增光辉”第六届上海市职工文化艺术节、“我们是党旗上一把锤”五一歌会、“丰收杯”职工文艺汇演活动、“迎接十六大,再创新辉煌”广场文艺演出等,唱响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展示职工文艺创作成果。市总工会召开了职工文化工作会议和职工文艺骨干创作研讨会,开展了职工文艺创作奖励金评选活动,命名表彰上海工人艺术家,为职工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市总工会积极发挥职工文艺骨干的带头作用,关心、鼓励和扶植精品力作,近年来工人作家创作的优秀“主旋律”作品不断涌现并频频获奖,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组织创作并参与演出的话剧《中国制造》、由工人作家编剧的电视连续剧《红色康乃馨》双双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由市工人文化宫组织创作并参与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故事,2001》获得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发的“红星特别奖”,并受到上海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显示了上海职工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和良好发展势头。 市总工会根据《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十五计划》的要求,结合工会和职工实际,下发了《上海市职工体育健身工作推进计划及工作重点》,指导各级工会因地制宜开展职工体育健身活动。近两年来组织职工参加全国总工会举办的“申奥全国职工体育活动月”活动,举办了上海职工健身节、职工健身操比赛、“金施尔康杯”市民健身活力大赛、“光明杯”职工健康操比赛、“延锋杯”职工足球赛和班组职工保龄球大赛等,全部活动均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既吸引了广大职工踊跃参加,又扩大了职工体育健身活动的社会影响。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总工会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的结构和功能,在坚持“两个效益”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机制,加强功能开发和资产管理,明确功能和资产中用于职工文化和市场经营的“两个比例”,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使职工文体事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2003年,市总工会召开了职工文体事业工作年会,命名了市工人文化宫等六家“星级”单位,为职工文体事业的发展树立样板,提供示范。市总工会进一步健全和发展职工俱乐部协会、爱好者协会和职工体育协会,依靠协会开展各项活动,建立富有特色、体现水准的职工文艺团队。市总工会还按照《上海市工会文体事业单位考评条例细则》。对市、区县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进行严格考评,促进宫、俱、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制定下发《上海职工文体事业发展报告》,提出了新世纪工会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努力探索经营产业化、业态集团化、管理现代化、项目品牌化、功能社会化的发展新路。 (撰稿:程友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