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董家渡社区工会 董家渡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城厢地区,人口稠密,困难群体相对集中各类困难人员近9000人,约占街道总人口9%,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有2223人,困难企业职工6400多人,遭遇突发事件或患大病重病者106人,其他困难人员2000余人。在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各类职工,尤其是下待岗人员聚集到社区有明显的增多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在我街道失业登记人数有5371人,协保人员5000人,暂未登记人数2421人,失业特困36人,再就业特困46人。这部职工单靠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现阶段还不能全部解决实际困难。社区是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因此我们社区工会结合社区特点,发挥优势,找准工作定位,发挥好社区工会在再就业和帮困服务方面的作用,对政府保障机制起到了重要的补充,对社区的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整合社区资源,探索社区工会再就业服务新模式 1、加强多层次组织建设,建立再就业服务网络。针对我们社区区域广、人口密、困难职工多、工作难度高、任务重的特点和现状,我们建立了两级再就业服务网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再就业领导小组、再就业岗位开发领导小组、居委再就业咨询服务站,社区工会建立了“社区职工之家”、“居委下待岗职工之家”,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每个居委的再就业咨询服务站坚持每周三为接待日。“下待岗职工之家”设一名再就业联络员,详细掌握和了解地区中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动态,有的放矢地对下待岗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及时疏通管理和服务渠道,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方参与的再就业信息网络工作体系。各居委的“下待岗职工之家”认真做好下待岗职工的调查摸底,做到六清:下待岗人员清、下待岗原因清、家庭情况清、思想状况清、培训意向清、人员特长清,并且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与街道劳动就业科等相关职能科室建立共建制度,整合资源,加强联系和沟通,形成街道劳动科负责、社区工会监督信息互通的工作体制,共同帮助下待岗职工解决就业。 2、增强市场意识,引导、扶持职工走再就业之路。我们工会积极鼓励职工走生产创业之路,注重发挥待业人员的自身特长和才能,鼓励自筹资金,利用自己的场地从事非正规就业,参与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家庭手工业等进行生产自救性质的就业活动,目前工会配合街道劳动科已发展了非正规就业组织212个,安置人员771人,其中有餐饮服务社17个,便民服务社25个,各类修理服务社11个,理发服务社5个,老人护理服务社3个,家政家教服务社2个,快递服务社10个,家庭手工业5个等。“不挑不拣,72小时就业”承诺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运用社区单位用工信息网络,初步形成了劳动就业绿色通道,140名失业职工通过“双向承诺”全部再就业,去年全年完成914个净增岗位,至今年5月,已推荐1402人次再就业。 我们还与辖区内400多个单位的工会先后取得联系,努力挖掘和开辟新的就业岗位。在街道职能科室的支持下,积极向社区用人单位推荐了3211人。街道在重点拓展个体、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就业岗位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市第一个百帮城市工业分中心,引进绣巢实业公司、兴财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众棉纺织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开发腾出了115个岗位,社区工会就此解决特困职工就业18人,这一新的就业措施,得到了市区有关领导的肯定。我们还充分利用“百帮”的品牌效应,探索社区服务产业化的新路。目前在已初步形成的生活服务、修理服务、保健康复、法律服务、礼仪服务、出租服务、旅行服务、中介服务等八大系列中,在服务中创建就业岗位,在服务中实现社区职工再就业。 二、社会介入、职工参与,构建社区工会帮困救助新机制 1、科学管理,建立社区工会帮困服务信息网络。社区工会建立了社区职工之家和25个居委会下待岗职工之家,通过两级网络,交流汇总帮困信息,起到牵线搭桥、合理调配的作用。今年上半年,两级网络共接待帮困对象近3000人次,落实结对帮困500人,基本实现了帮困对象小事不出小区、大难不出社区。 2、合理调配资源,自愿结对开展一对一帮困。为了1008名重点对象能及时得到工会的帮助,两级网络对社区单位、社区人才资源进行梳理分类。采用个人申请,牵线搭桥,合理调配,自愿结对的方法,建立“一人一表”制度,将社区单位和社区志愿者的基本情况、服务内容登记造册,输入电脑;将活动情况及时记录,定期汇总,做到情况明、队伍实,为社区工会实施社会化帮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多层次、多形式地建立社区工会帮困基金。我们以街道为主体,发动社区单位参与,建立起社区工会“帮困基金”。街道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挤出30万元;社区单位也先后筹集了80万元社区“帮困基金”,10万元助医金;以居委党支部为单位,以社区在职党员为主体,动员在职职工参加,建立了居委会“帮困基金”;通过社区志愿者牵线搭桥,广泛争取社会资助,募集资金200万元,建立“帮困助学慈善基金”和“保险公司爱心基金”。近年来,通过以上三种渠道共筹集资金500万元,已用于各类帮困450万元,为17类困难职工落实政策帮困607万元,42万元社会帮困金的受益人数达4000多人次,有105人受到“四助”活动的帮助。 4、创新方法,建立社区帮困新的形式助养帮困。社区工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单位职工以“一助一”结对认亲的形式,在街道民政科的协助下,对困难职工家庭进行助养,目前已有113位困难职工家庭落实助养。 (2)助难帮困。社区内有不少职工因疾病的影响,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社区工会情系困难职工,不断送上温暖,主动上门慰问。2002年春节前夕,社区工会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筹措资金,为地区中16位肾功能衰竭,需要定期血透的困难职工各送去了1000元的现金和实物,进行了节日的慰问。 (3)助学帮困。由于单亲或家境贫寒,地区中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面临辍学之难。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摆脱困境,社区工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民营企业临江房产公司工会捐赠1.5万元,资助了10多名困难学生。社区工会还组织海内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建立助学慈善基金,每年对35名特困职工子女进行助学帮困。目前全街道已有100多名困难学生得到社区工会的助学帮困。去年,社区中的部分私营企业还自发捐资10万元筹建了“创建学习型教育基金”,从而从机制上保证了助学活动的有效运转。 (4)助医帮困。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2001年底,与社区医院联系,建立了“长青藤俱乐部”,目前已为30多名患者提供了康复治疗,为207名职工发放了300元到1000元不等的共计88700元的助医卡。社区工会还组织社区志愿者创办了“义诊室”,免费为特困职工服务。社区志愿者长征医院医生经常为帮困对象举办医疗保健讲座和医疗咨询服务。社区工会还经常组织医务志愿者上门为21位血透和10多位癌症病人看病送药。 (5)互助帮困。我们除了积极动员基层工会参加市总工会的互助医疗保障外,还引导和组织基层职工参与互助帮困,形成多层次的互助保障体系。如董家渡轻纺市场行业工会建立了“职工救急济难互助基金”,今年春节募集基金5000多元。 (6)培训帮困。社区工会开办了社区保安、家政服务、家庭工业等38个项目的培训,使下岗职工掌握再就业技能,其中144名就业相对较困难的职工培训后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我们利用社区市民学校的职工分校,为企业提供岗位培训,增强就业能力。 我们虽然在发挥社区工会再就业和帮困救助服务,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方面作了些探索,做了些工作,在缓解社会矛盾、深化体制改革、弘扬文明新风、推进社区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离党和职工群众的要求还有距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继续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会工作,着力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机制,创造新模式,提升工作水平,实现社区工会工作新的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