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确立“行业工会建在地区上”工作目标。在总结定海地区、五角场地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1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全区12个街(镇)地区行业工会联合会的成立工作,力争在1到2年的时间内,全区“行业工会建在地区上”模式取得明显成效。二是确定行业工会分类和规模。按照“门类相近、行业相同”原则,统一指导、科学合理地确定行业工会类别,全面覆盖全区所有有隶属关系的非公企业工会,每个地区行业工会联合会会员总数一般控制在1000至1500名。三是配备职业化行业工会主席。每个地区行业工会联合会配备一名专职主席,职业化行业工会主席按规定缴交社会保险,工资津贴由区总工会承担,地区总工会承担部分奖励,行业工会和企业工会不承担任何费用。四是产生行业工会组织机构。选举产生行业工会联合会委员会,同步建立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行业工会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工会主席为法定代表人。五是保障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行业工会办公场所一般设在行业内有影响有规模的非公企业内。区总工会统一安排区财政划拨工会会员活动费按一定比例作为行业工会工作经费,列入地区总工会预算。六是完善职能和运作机制。以推动行业职工技能提高、职工工资集体协商等工作为抓手,完善行业工会职能和运作机制,发挥行业工会“上带下”和体外激励作用,激发非公企业工会内在活力,促进非公企业工会“转”起来、“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