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建设 >> 基层工会建设 >> 正文
顾村镇总工会重基础抓机制推进“两个普遍”工作

  宝山区顾村镇总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始终把工会组建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区域稳定的有效手段,通过机制创新和狠抓落实,在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中,较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是探索新型组建模式。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布局、产业结构等实际,镇总工会探索出一条“抓大、圈中、盖小、归类、联谊”工会组建模式,基本实现“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目标,覆盖基层工会组织446家。抓大,就是抓规模较大的企业组建独立工会。将发展区联合工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组建独立工会,由镇总工会直接管理;成立镇工业园区工会工作站,配备专职人员,专门从事建后管理工作,至今已组建独立工会123家。圈中,就是圈规模中型的企业进入区域(楼宇)工会。根据企业分布等情况,先后组建18个区域工会,将中型企业作为工会分会圈入到区域工会,已覆盖企业296家。盖小,就是覆盖规模较小的企业进入经济发展区工会。将小企业作为工会小组,进入经济发展区联合工会,并试点租住地工会组建工作。归类,就是归同类行业职工进入行业工会。目前组建餐饮行业、物业行业、建筑行业、事业站所行业等行业工会,覆盖27家企事业单位。联谊,就是结合地区特点,将劳动关系在顾村,但又没有隶属关系企业工会,以区域工会联谊会的形式组织起来,并建立定期互通互访机制。

  二是采取有效组建办法。采取“主动、依托、借力”工会组建方法,主动组建即工会干部主动上门,宣传相关法律,不厌其烦沟通联系;依托组建即对组建难度较大的企业,依托其利益相关的村或镇属公司帮助;借力组建即对组建难度大且独立性强的企业,借助劳动行政、公安、工商、台办、媒体等相关部门力量,及时跟进做好组建工作。采取“严格基本程序、渐进要件建设、拓展海选”组建策略,严格基本程序即每组建一个工会,都严格按照组建基本程序,确保会员到会率,并实行差额选举,2010年来换届或新建工会全部直选;渐进要件建设即组建独立工会的同时,配备经审委员和女工委员,推进工会会员的发展、工会小组的建立、法人资格证书办理、工会帐户的建立等基本要件建设;拓展海选即鼓励企业工会组织通过海选产生。2011年,镇总工会重点抓好独立工会“八有”建设,即有工会会标、有印章、有财务账户、有组织机构、有建会档案、有会员登记、有活动记录、有办公场所。

  三是抓好工会干部管理。积极探索工会干部职业化之路,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管理工会干部。对区域(行业)工会实行工会主席职业化,由上级工会派人担任工会主席(企业派人担任工会组织员),对近20家非公企业独立工会主席实行半职业化。在上缴的工会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对上规模的、工作达标的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进行职业补贴,提高工会主席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落实培训制度,新任工会主席(组织员)的上岗培训、新法规政策培训、新情况新问题的应对培训;落实会议制度,每二周召开一次碰头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会组织员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规模型企业工会主席片会;落实走访制度,对非公企业独立工会每季度走访一次、对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会每半年走访一次、对区域工会每年走访一次;落实考核制度,对基层工会主席采取基本分+浮动分+附加分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工会干部职业化挂钩,与评先选优挂钩(集体协商、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向单位党政领导通报。

  四是明确集体协商内容。把工资作为集体协商的核心内容,根据企业规模、行业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协商,对独立建会企业,注重从贯彻《劳动合同法》深度和程序上推进集体协商,引导企业对工资奖金等调整分配方案作为集体协商重点,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区域(行业)工会覆盖企业,注重从贯彻《劳动合同法》广度和内容上推进集体协商,重点对区域(行业)内占职工比重大的工种工资价位进行集体协商,保障员工权益,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把规章制度作为集体协商的基本内容,在餐饮、物业、建筑等行业进行试点示范,形成行业、区域和企业内部各具特点的规章制度。

  五是强化集体协商程序。加强基层工会干部集体协商能力培训,上级工会“以上代下”主动发出要约,并深入企业沟通商量,达成共识推进集体协商启动。对初次开展集体协商的企业,派协商指导员参与,充分听取职工(代表)意见、召开职工座谈会、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向上级有关部门和专家请教,做细做实集体协商各项准备工作。集体协商会前对工会主席或职工方首席代表进行培训并派员现场指导,释疑解惑;协商达成一致后,及时形成会议纪要,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确认;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集体协商草案,形成职代会决议,并通过厂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集体合同签订后,报区劳动部门备案。

  六是指导集体协商方法。对独立建会企业协商,职工方代表中有上级工会代表或集体协商指导员,指导职工和企业的协商规范运作,有利于解决资强劳弱不敢谈、业务不熟不会谈、资讯不足不能谈的问题。对行业工会覆盖的企业协商,职工方首席代表(工会主席)是上级工会派出的职业工会工作者,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对区域工会覆盖企业协商,区域工会派员与区域内企业职工方代表一起,与单个企业进行二次协商,签订区域集体合同(1+1+1N,即一份统一格式的集体合同,附一份含女职工保护、安全生产、来沪职工服务等区域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和一份有N个填空的工资专项协议,N个填空根据企业不同工资形式填入不同内容)。

  七是把握集体协商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原则,镇综合党委、镇总工会联合召开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推进会,明确把“两个普遍”工作与建立党员责任区和示范岗等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推进党工共建。坚持兼顾双方利益原则,借助三方协调联席会议平台,取得政府支持,加强与企联组织沟通,推进企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签订工作;增进与人大以及劳动、安全等部门的协作和联动,邀请人大代表对企业开展集体协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聘请劳动、安全、职业卫生、食药品等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工会工作监督员,实行网格化监督,借助监督员队伍推进工作。坚持工作整体性原则,把集体协商与职代会和集体合同等法律赋予工会三项刚性制度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法律赋予职工与企业进行集体协商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劳动定额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等9项刚性内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把集体协商与工会规范化建和设创建职工之家、推进厂务公开和和谐企业评先、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和评优评先活动、职工文体活动、互助保障等柔性机制和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

 来源:宝山区总工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