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班组的微信群号是多少?”现如今,这样的一句问候成了上海铁路局上海客运段京沪高铁车队职工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上海客运段工会利用微信这一时下最为时髦社交软件,建立起覆盖车队329名职工的73个联络平台。
好助手:布置工作交流学习
乘务员在每次出乘前,要提前3小时到单位进行点名学习。这是上海客运段多年来的传统。但对于家住安徽蚌埠的章怡盼和章怡倩姐妹俩来说,这却是非常头痛的一件事。以前,为了能准时抵达单位,她们必须提前6小时从家中出门。
而如今,姐妹俩早晨终于可以安心地多睡一会儿了。原来,每个班组在出发前,车队干部都会将列车编组、乘务工作重点、安全注意事项等提前通过手机微信发到各自班组的群里,由职工自己进行学习。在微信群上,列车长和乘务员间可以及时进行互动答疑,文字表述不清楚的还可以直接发送语音,这与面对面交流没啥两样。
最早开始用微信群布置工作重点的,是京沪高铁车队长李莉。她说,列车乘务工作讲究团结协作,但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如何提升一直是困扰在大家心头的难题。“我们客运段的职工们一直流动分散,平时交往的机会少。甚至一些已经在车队工作了3年多的老职工见面都互相叫不出名字来。”微信的出现让李莉心中一亮,她带头开通了班组的微信群。在她的动员下,大家也纷纷加入其中,车队里瞬间刮起了一股“微旋风”。
如今,每个班组都有属于自己的微信群。车队党总支书记顾琦萍表示,微信群使得职工的休息时间得到了保证,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安全生产也得到了保障。
好朋友:业余活动联络感情
工作之余,乘务员们还会在微信群里互送生日祝福,谈心交友。客运段工会了解这一情况后,进一步利用微信平台,把兴趣爱好相同的职工汇集到一起,时不时组织一些郊游、踏青等主题活动。“有了微信群,大家成为了网友,网友成了生活中的朋友。我们由陌生变得熟悉,心也被拉近了。”列车长王丹如是说。
拇指间的沟通还不仅于此。通过微信,车队干部们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上的情况,并及时提供帮助。
今年2月,陈丽的母亲被查出身患重病,不得不在家卧床静养。这个20岁出头的姑娘一边要照顾母亲生活,一边又要带领班组完成一趟又一趟的任务。尽管有些焦虑和疲惫,陈丽从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她的情况。今年三八妇女节的晚上,陈丽在微信中发出了一条祝愿母亲早日康复的微信。短短数字,却让同事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不久,在工会的组织下,大家早早地赶到陈丽的家中慰问她的母亲。陈丽的母亲惊喜之余还有些疑惑:“我特地关照过丽丽不要告诉单位领导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呀?”陆伟丽笑着掏出手机说:“这还得多亏有微信啊!”
“微信群拉近了职工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推进了班组建设,为车队的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车队领导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