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夯实基础,着力创新,努力提升窗口行业形象。建立文化市场受理单位年检告知制度,设立迎世博日志,记录每日工作动态;积极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确保环境整洁卫生;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强化窗口形象管理,规范窗口行为,树立良好服务意识;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与传统手段并举宣传世博,有效提升文化系统窗口行业迎世博整体形象。二是打造品牌,主动宣传,积极营造迎世博良好文化氛围。举办“精彩世博、文明先行”大型文化交流展评活动,交流演出63场,25200人次观看演出;编排“海宝”舞——《金山花迎世博》并参加上海市海宝广场舞比赛,展示金山人民喜迎世博的热情;承办上海迎世博百场演出活动和上海市民艺术大课堂活动,13000人次参加活动;开展区2010年上海世博会“社区市民活动”征集活动,挖掘金山特色文化节目选送世博舞台;举办迎世博送春联、书画摄影展、义务鉴宝和农民画世博等适合广大群众参与的各类迎世博活动。三是监管并举,强化服务,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培训辅导,对区农家书屋管理、数字电影放映、故事创作、演讲、农民画等进行专题培训,建立并完善区级文化机构专业人员下乡辅导细则;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数字电影、文化资源共享网和“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开展“绿色网吧”评选、“服务文化企业调研月”活动,深入调研,加强监管,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四是强化监管,注重引导,有效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组织开展“精彩世博·阳光娱乐”主题宣传周、“迎世博·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宣传和“企业调研月”等活动,加强世博知识、知识产权培训和宣传工作,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提升窗口行业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