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起来的国有大型造船企业。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造船设施,占地面积146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400名,平均年龄29.5岁。2003年10月18日一期工程正式竣工,面对世界造船行业出现的难得发展机遇,公司决策层快速反应,以规模生产的经营战略,紧紧依靠全体员工办企业,在全面造船的第二年就创造了年造船突破200万载重吨、利润突破2亿元的佳绩。短短几年,企业已经形成了17万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11万吨级阿芙拉型油轮、大吨位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和30万吨超级油轮(VLCC)等四大系列产品。特别是企业自行开发建造的17万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已累计承接订单近70艘,约占世界好望角型散货船市场份额的40%,成为世界好望角型散货船的建造中心。目前,企业手持订单逾1000万载重吨,跃居全球造船企业八强。公司的管理优势不仅反映在体制精简、工作高效上,更体现在企业倡导的“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管理理念和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运行机制上。目前企业已经步入了民主、协调、健康发展的轨道,全体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作为一家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积极探索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方式,切实保障职工各项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公司高层管理者具有文化水准高、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高的特征,十分重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民主管理,积极倡导民主管理的“五探索”,即:积极更新理念,探索民主管理运行新机制;推动制度建设,探索民主管理规范运作;注重落到实处,探索民主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具体标准,探索有效操作路径;注重实践创新,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公司成立后就建立和完善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并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的新途径。
一、积极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职代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力机构。在公司党委领导下,公司坚持一年召开两次职代会的制度,认真做好职工代表的提案审议工作,充分发挥已建立的民主管理委员会和民主管理小组的职权,全面落实好各项职能,公司职代会先后制定、通过了《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职代会各民主管理委员会工作规范》、《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公司民主评议中高级管理人员实施办法》等,形成了较为健全、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公司成立以后,十分重视职代会评议、监督领导干部作用的发挥、根据党委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公司职代会结合年度干部业绩考核,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品德修养、工作业绩、管理素质、发展潜能等四大类20项考评内容,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了全面考核和评定。评定结果全部进行反馈,其中对职工代表意见较多的中层管理人员,公司干部民主评议小组还专门对其进行提醒谈话。同时,为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公司先后制定了《涉权岗位人员轮岗交流暂行办法》、《诫勉谈话制度》、《重大问题议事决策制》等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
二、探索实行“三步公开”,切实将厂务公开落到实处
厂务公开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扩大职工的知情、参与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司从企业内在需求的角度认真做好厂务公开工作,党委负责起草制定了《厂务公开实施暂行办法》,并在推进厂务公开工作中倡导“以人为本”、“依靠、发动职工”的理念,着重以加强中层以上干部考核力度、集体合同履行督查、公司信息化促进、劳务工参与企业管理的途径和形式探索等作为重点内容,取得了积极成效。针对造船行业上下道工序配合紧密、生产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团队协作性强等管理特点,公司对经营企业的重大方针、战略推行了“三步公开”的做法,即:总经理向公司领导班子进行第一步经营策略发布→公司分管领导向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包括分工会主席)进行第二步经营策略发布→各部门领导向部门班组长、职工代表进行第三步经营策略发布。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等事项实行的“三步公开”,使企业各个层面的管理人员、一线职工及时了解了企业有关情况,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经全体职工努力,2005年以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单船加工费用与年初相比约下降150万元/船。
三、坚持对集体合同进行监督检查,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公司成立以来,工会与行政已签订两轮集体合同,并坚持职工代表每年对履约情况进行检查,成立了专门的调研检查组。2004年以来,调研组在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关于加班工资问题”、“关于职工班车时间问题”、“关于最低工作标准问题”、“对具有中高级专业职称和技师职称的人员和作业长以上的管理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体检”、“职工住房基金进行公开”等意见和建议,通过与公司有关部门积极沟通,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工会还主动参与公司有关住房货币化、医疗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等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有效维护了职工利益。今年年初,公司又签订了新的集体合同,合同内容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四、积极维护劳务工的合法权益
外来务工人员是“外高桥”生产的主体,占到一线工人总数的70%,如何维护他们的权益,提高其整体技能素质,不仅是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市场形象重要因素,也是保持企业持久发展的内在要求。公司不仅积极帮助和指导外来务工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规范用工制度,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对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主动帮助,并将其劳动争议和劳务纠纷纳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之中,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与援助,及时接待和处理外来务工人员的来信来访,年年做到100%处理解决。2006年公司工会又募集62万元资金,成立了专门的进城务工人员帮困基金会,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救急济难问题。公司还将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考核工作纳入公司的员工考核体系。全体务工人员每个月都有一次综合评价,每半年进行一次员工综合考评,对于综合素质过硬,工作踏实肯干的外来务工人员,公司及时给予激励、肯定。近年来公司外来务工人员被授予各类优秀、先进称号的人员约占公司被表彰员工数的50%以上。公司同时狠抓了以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培训,2004年和2005年分别组织5000多人次按岗位实际需求的培训,如2004年共组织135人参加计算机操作培训、86人次班组长培训、42人高级工培训,1188人的焊工取证培训等。公司还积极开展综合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技能比武、文明行为引导、精神文化教育等。目前,公司18支劳务队全部成立了工会,劳务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维护。一批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走上了管理岗位,有的成为公司职工代表,还有不少加入了党组织、共青团,担任了作业长、团委副书记、公司工会副主席等职务。
五、拓宽职工参与渠道,共谋企业健康发展
公司坚持以企业发展目标作为职工参政议事的主方向。为了积极应对全球造船能力过剩、船价冲击,外汇风险,钢材大幅度涨价等外部不稳定因素给企业带来的严峻挑战,公司进行危机管理培训,积极开展了职工合理化建议月报、月审和实施跟踪的活动,通过层层落实,发动职工群策群力,为企业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据统计,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近年来已为公司创造了1000万以上的经济效益。2005年生产经营良好势头得到了持续发展,共完成销售总产值40多亿元,并连续创造了23个造船新纪录,284人次获得优秀组织者称号。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民主管理制度和多层次的职工保障机制,强化“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理念,是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持续发展企业的重要举措。公司将继续以“主动应对、依靠群众、发挥优势”的工作方法,激发全体员工的智慧和才干,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民主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