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健全制度机制。调整充实区厂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推进区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化,及时进行厂务公开工作调研、巡检和考评;探索并建立了党组织为“第一牵头人”,行政为“第一责任人”,工会为“第一推进人”,纪检、组织为“第一监督人”,职工群众为“第一评价人”的五方协同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联合有关部门下发文件,督促检查企业转改制过程中依法操作状况,从整体上推进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二是加强企业改制过程的监督。坚持六项民主决策程序,从改革方案制订到方案落实,及时跟踪检查,并由上级主管部门和上级工会加强对方案落实情况的监督;推行两级工会预审制度,由区属系统工会和集团工会对区属公司和集团直属企业的职代会拟通过的方案和过程进行预审,充分发挥两级工会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职代会“三不开”制度,即准备不充分的职代会不开、重大方案未提交职工代表预审的不开、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不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的不开;改革成本公开制度,将企业改革成本总盘子及资产审计评估情况由原来仅仅向干部公开扩大到向全体职工公开,体现了改革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会前宣讲制度,在职代会召开之前成立改制宣讲组,下车间和班组宣讲改革改制的目的、意义、方案、步骤、细则、章程,政策;职工安置方案充分体现职工的意愿;厂务公开与企业领导干部年薪制考核相结合,考核采用听取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和职工代表无记名测评相结合的做法。
三是引导企业走“法人治理,共同管理,协商共决,共谋发展”的新路子。加强转改制后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推选企业转改制后职工满意的经营者群体;注重非公企业的厂务公开工作,细化标准,制订“杨浦区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AAA标准”和“区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AAA级的三年实施目标”;树立典型,分类指导,菜单式推介,分层推进,总结了17种非公有制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形式并以多媒体和宣传资料的等形式向全区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