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在率先建立和推行非公有制企业“2+X”民主管理模式取得一些成绩,是新区各级党组织、工会努力探索和实践的结果,也是各有关部门精心指导和帮助的结果。最近,全国总工会王兆国主席又亲自批示,肯定了上海市推进非公有制企业“2+X”民主管理的经验,这对浦东新区是很大的鼓舞和鞭策。
一、适应变化,探索非公企业民管工作新机制
1、主动调整,把握非公企业民管工作的新要求。工会推进非公企业民管工作,要主动适应党的执政方式转变,把握好党对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发挥民主管理工作密切党与职工血肉联系的纽带作用;要主动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中,发挥民主管理工作在非公企业共建共享和谐浦东的凝聚作用;要主动适应工作对象的变化,在企业资产多元、管理形式多样、职工群体扩大的情况下,发挥民主管理工作在非公企业中的权益维护作用。主动适应情况变化、主动调整工作方式,使民管工作更加适合非公企业群体的特点和规律,更加适应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新要求,更加有自身的生机和活力,更加有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
2、积极探索,寻找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占浦东新区企业总数80%以上和职工总数70%以上的非公企业的现实情况,以及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工作要求,为新区各级工会组织带来了探索的压力和动力。如何在非公企业中突破国有企业民主管理模式和方法,成为新区各级工会组织探索和实践的重点内容。浦东新区唐镇总工会根据非公企业的不同特点,率先探索“双向选择,菜单操作”的非公企业民管工作新模式。这项创新性的工作实践,得到了新区区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区委的领导下,区总工会及时总结推广了这项由法定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必备项目,同时将民主管理的其它形式,分类梳理成若干个作为选择项目而组成的非公企业民主管理模式,并正式确定为“2+X”非公企业民主管理模式。终于,这项由基层工会首创的非公企业民主管理模式,在区委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区总工会的总结推广下,逐步完善,不断发展,并由此延伸出花木镇总工会的“3+X”、张江镇总工会的“4+12”等一批适应不同层次非公企业特点的民管工作方法。
3、加强领导,规范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新机制。为使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实现机制化运作,在区委的有力领导下,2005年底,新区总工会会同新区文明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共同下发了《关于在浦东新区全面建立非公企业“2+X”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浦东新区小区、村区联合职工代表大会暂行办法》等文件,并将“2+X”民主管理模式列入区村(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年度工作计划。“2+X”民主管理模式把“依法维权”的法规,转化为操作性强的工作机制;把分类指导的原则,转化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规模非公企业适用性强的实施细则;把工会的力量与社会力量整合起来,成为合力性强的工作规范。
二、示范引导,分类推动非公企业民管工作全覆盖
一是加大试点推进力度。我们高度重视传承吸收国有和集体企业几十年来积累的民主管理成功经验,在注重发挥国有企业民主管理示范作用的同时,对一批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非公企业,则把“2+X”中的“X”部分设定为包括厂务公开、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合理化建议等多达11项的选择项目,推动他们向高层次民主管理方向发展;对一批企业基础较好,企业管理规范和企业文化氛围浓厚的外资非公企业,推动他们把企业传统的民主对话、协商方式,纳入到“2+X”的民主管理渠道;对一批由个体企业发展而来,民主管理基础较差的非公企业,则以落实两项基本制度为根本要求。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要求、典型引导、稳步覆盖。
二是明确“三个必须”,强化劳动关系两大维权机制的有效结合。强化职代会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结合,提出了“三个必须”的要求:一是集体协商的职工代表必须经职代会选举或推荐产生,体现协商代表的群众性和代表性;二是集体合同草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体现集体合同程序的严肃性;三是集体合同履约情况必须向职代会报告,保证集体合同的实效性。使这两项源头上、程序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既有刚性的法律依据,又有可操作性的实施途径,产生1+1大于2的实际效果。特别是集体合同审议通过程序,使小区、村区联合职代会有了维权的共性议题和实质性的审议内容,进而成为区域性联合职代会的核心组成部分。
三是分层实施,整体推进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在直属系统工会层面,推动全面覆盖。各系统工会制订相应的实施意见或办法,自觉地将民主管理要求向非公企业延伸,将“2+X”模式逐步推广到楼宇、市场、商业街、工业园区和行业工会,并逐步实现建会、建制的同步推进。在小区、村区联合工会层面,推动扩大覆盖。各小区、村区工会依托区域党政组织的政治优势,推进小区、村区联合职代会制度建设,通过服务、灌输、督促、协调、维权“10字工作法”,加强与非公企业经营者的感情沟通,有效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职工的民主参与问题。在独立的非公企业工会层面,推动基本覆盖。加大企业工会职代会和集体协商的推进力度,以多种形式动员职工对企业重大事务的参与,通过履行职代会各项职权和集体合同的签约、履约,构建劳资共商的平台,营造合作沟通的氛围,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坚持不懈,持续深化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工作
三年多来,新区在深化“2+X”模式中,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市总工会和市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多次在全市肯定了新区的做法,区委区府也先后就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民主管理深化、集体合同推进等召开了多次全区性会议,要求各级党政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全力支持工会完成重点工作任务。目前,全区1500多家独立的非公企业、近500个小区、村区、行业及其覆盖的5000多家小型企业,各类职代会的建制率已达到了60%以上,集体合同签约率和工资集体协商率动态保持在85%和70%以上,其他民主管理形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实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工建工作初步形成目标同向、组织同建、工作同步、资源同享的“四同”效果。
在新区非公企业民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目前,我们正在持续深化工作推动,以集体合同为民主管理工作枢纽,制定了六类集体合同范本,把工会组建、覆盖的体制与民管工作机制结合起来。正在持续深化部门联动,与有关职能部门共同致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形成“四方联手”、“六方联合执法”等新的工作机制,把行政执法、社会舆论与民管工作结合起来。正在持续深化社企互动,推动企业经营者更多承担社会责任,把工会的工作元素,更多地融入社会工作,把社会共治共享的责任与民管工作结合起来,推动非公企业民管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浦东新区已经被列为国家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2010年,我们又将迎来规模空前的世博会,这对浦东来说既是重大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我们将在市总工会和区委的领导下,按照全面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标,进一步拓展和创新非公企业“2+X”民主管理机制,为新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