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权益维护 >> 民主管理 >> 正文
本市各级工会整合资源聚焦重点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image

  3月市总工会发布“上海工会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3年)”后,全市各级工会围绕本市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一揽子目标积极行动,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工会组建力度,推进集体协商机制建设,通过职代会制度建设引导企业关注职工满意度,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6月1日,市总工会副主席茆荣华在专题座谈会上要求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使行动计划的各项措施落地。

  整合各方资源,工会主动行动

  “上海工会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3年)”制定后,全市各级工会主动作为,积极取得社会各方的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共同解决职工“三最”利益问题。

  各区县局(产业)和街道、乡镇工会都主动联合各级政府和行政,普遍建立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领导小组,形成机制联动的工作格局。嘉定区、闵行区等区总工会都通过区委、区政府转发《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等文件,嘉定区从今年起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区委区政府对街镇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为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加大砝码。

  浦东新区总工会联手区人社局,共同分析浦东新区劳动关系不和谐因素,共同研究措施“对症下药”——制定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文件,召开工作大会。

  全市各级工会还积极推动集体协商制度纳入劳动关系三方考核指标,以社会各方资源合力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同时会商政府部门,继续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职工数列入区县就业保障工作考核指标,重点加大世界500强在沪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力度;不少区纷纷组织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重点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集中的社区、工业园区等区域开展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

  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工会继续和企业行政共同推进劳务派遣工工作,使“同等教育培训、同样劳动保障、同批先进评选、同时帮助关怀”的“四同”落实到位。

  关注矛盾焦点,工会强力行动

  “职工最关注什么,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各级工会在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中,紧贴企业发展、紧扣职工需求,寻找工作突破口和切入点。

  上海城市交通工会专门针对出租车行业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重点以行业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为抓手,维护行业稳定。继2008年签订首份行业集体合同后,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集体合同的签订准备,进一步改善驾驶员待遇,包括增加“企业每两年安排出租驾驶员体检”或“支付驾驶员审证体检费用”等新条款。

  “大量事实证明,不遵守法律、劳资缺乏沟通、矛盾突出,缺乏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企业,因忙于应对不稳定的局面,而使生产发展举步维艰。”座谈会上,很多区县和产业局工会主席在列举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典型和分析当下劳动关系不稳定情况时,都这样感慨。

  而这些没有建立工会、没有畅通沟通渠道、没有和谐劳动关系的企业,正成为本市各级工会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主攻对象,力争完成“上海工会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即:到明年年底,全市要净增7.7万多家新建工会企业,企业建会率要达到93%,净增工会会员84万人以上;非公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要达到80%,在沪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建制率要明显提高;符合协商条件的已建会企业集体协商制度覆盖率达到95%,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率达到80%。如静安区总工会就将创建工作重点首先放在了非公企业。

  茆荣华认为,各级工会要大力宣传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深层意义,让企业和职工都认识到,企业发展与职工发展,内部凝聚力与外部竞争力,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与职工收入增长、福利改善等都是有机统一的,引导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与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他指出,各区县局(产业)工会要加强合作,细化措施,全面落实《上海工会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行动计划》,通过推进工会组建、健全集体协商机制、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加大援助帮扶力度等工作,积极推进本市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同时,要畅通信息,积极调处,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和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地将矛盾化解在“第一时间”,切实做好职工队伍稳定工作。

 来源:市总工会新闻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