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权益维护 >> 劳动保障 >> 正文
浦东新区总工会创新体制提高职工援助服务中心运作水平

  随着浦东经济的蓬勃发展,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浦东基层工会组织覆盖的企业达到了9700多家,发展会员56万多名,浦东工会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工会工作的新途径,不断推进制度改革和工作模式创新。浦东工会援助服务在为职工排忧解难、雪中送炭的同时,进一步把工会承担的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融入其中,使援助服务社区化、网络化、规范化,走进社区,贴近职工。

  一、“1+23”职工援助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

  2007年,新区工会借助浦东新区市民中心和23个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在原来社区、镇总工会工会工作站的基础上,建立了1个全区性和23个区域性的面向职工和外来劳务工的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具体来说:

  “1”即新区工会职工(农民工)援助服务中心,是通过对原有事业单位建制进行梳理,打破原有壁垒“撤三建一”设立的工会常设办事机构,是受新区总工会直接领导,由新区总工会法律维权部负责业务指导的独立法人,对外面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同时还履行浦东法律援助分中心,农民工援助服务中心职能。一块牌子三个中心,有效地加强了机构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

  “23”即23个社区、镇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分中心。各社区、镇总工会通过与同级党政沟通协调,获得他们的支持,利用社区事务中心平台,将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推进到街镇的事务受理中心的“一门式”窗口服务中,并对服务窗口功能进行叠加,放大援助服务效应。在4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会联合会,积极依靠功能区域综合党委,依托阳光驿站,逐步开展针对非公企业职工的援助服务工作。

  二、“1+23”职工援助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

  为了做强做实职工援助服务中心,2007年4月新区总工会专门下发《新区工会职工(农民工)援助服务中心实施意见》,要求各社区、镇总工会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围绕服务维护的目标,突出“两外”人群的重点,健全三支职工服务队伍,拓展四个工作载体,做到五个接待统一,发挥六项服务职能。

  (一)上下联动,围绕一个目标。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是工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职工、服务职工、方便职工,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载体。通过“1+23”的模式整合全区工会资源,有利部门相互协作,更具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援助、济难解困、互帮互助、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工作,确保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功能,让新区两级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成为有情必接、有难必帮、有危必救、有求必应。

  (二)以点带面,突出两个重点。在浦东的170多万职工中,“两外”职工尤其多,即:外来民工多,占全部职工人数的二分之一;外资企业白领多,占全部职工人数的三分之一。为确保党对“两外”工会的领导权和对“两外”群体的控制力,我们在川沙新镇总工会、张江开发区工会联合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分别开展了“农民工三属地”和“高新技术企业白领职工知识产权维权”试点工作。

  在张江开发区工会联合会在园区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加挂职工知识产权维护中心的牌子,成立知识产权维护中心,在工作内容上突出知识产权维权职能,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联合维权机制、知识产权纠纷预警预防制度,编写知识产权普法读本等工作,加强员工知识产权知识及创新意识的培训和对企业建立落实奖励激励机制的督促。同时,知识产权维护中心作为区总工会下属社会化、区域化职工援助服务网络的组成部分,依托工会社会资源,发挥团体作用,探索维权项目委托、购买等适合知识产权维护的社会路子。

  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川沙新镇地区,试点开展农民工属地入会、属地维权、属地关爱的“三属地”试点工作。以川沙新镇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为工作平台,增加农民工援助服务中心功能,并在川沙功能区原有的六团、黄楼、江镇、施湾四个社区事务分中心内增设农民工援助服务站,形成“一带四”的农民工援助服务网络,探索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平台,开展农民工“三属地”试点工作,为最终解决浦东农民工问题积累经验。

  (三)整合资源,健全三支队伍。社区、镇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前身是工会工作站,这些工会工作站身处社区,依托社区,生长于社区,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因此,新区各工会在完善职工援助服务中心组成人员时就明确,要有劳动部门、司法部门、律师志愿者等人员。目前,新区各职工援助服务中心通过招募聘用,制定工作制度等方式,已全部建立了职工援助服务中心的律师顾问团队伍,劳动法律监督检查队伍及职工志愿者队伍,并做到每年至少为本区域内的职工(农民工)提供服务一次。

  (四)加大力度,拓展四个载体。各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基本配备四个专业工作小组,即:劳动法律咨询、调解(其中包括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办公室)、援助工作小组,集体合同、平等协商和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小组,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工作小组,关爱互助、帮困互助工作小组。这四个专业工作小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成为辅助各社区、镇工会、开发区联合工会开展好工会各项工作的重要载体。

  (五)规范程序,做到五个统一。为把援助服务中心打造成新区工会服务职工、方便职工、维护职工的品牌,要求各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工作制度,统一考评,统一台帐,统一培训工作人员。同时,要求各接待窗口做到“三定”,即:接待人员确定,接待窗口固定,接待时间稳定。

  (六)积极运行,发挥六个作用。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工会是在新形势下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窗口,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阵地、展示工会形象的窗口,是调解劳动关系矛盾的渠道,也是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载体。因此,新区总工会亲自带队深入各社区、镇实地调研,在多次召开研讨会、座谈会的基础上,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积极主动,规范运行,充分发挥下列六个作用:一是咨询服务。积极做好窗口咨询服务工作,向本地区的职工(农民工)提供劳动用工、劳动报酬、劳动安全等法律咨询、法律调解、权益保障等服务。二是争议调解。积极参与本地区重大劳资纠纷的调解,并及时上报新区总工会法律维权部。三是关爱互助。定期研究工会关爱互助工作,积极做好困难职工(农民工)关爱互助工作,对所属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予以定期、及时的帮助,并做好相应的工作记录。四是投保理赔。做好市总和区总互助保障投保理赔工作,确保职保任务全年目标的完成。实现职工投诉率、理赔正确率、打单差错率均低于市总职保考核标准。五是组建工会。积极协助社区、镇总工会,开发区工会联合会做好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并通过服务窗口提供专门的建会咨询服务。六是掌握信息。积极了解、掌握本地区内的社情民意,主动了解企业职工(农民工)的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和劳动关系动态,及时采集并上报反映职工诉求和情况的信息,尤其是集体性的劳动争议纠纷和侵害职工权益的情况和报告。

  三、“1+23”职工援助服务中心的工作要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工青妇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强调了工人阶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市委习近平书记在市总工会调研时指出,工会组织要增强覆盖意识和阵地意识,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同时,浦东新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工会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以此为契机,积极借势、主动顺势、争取强势,在整体推进“1+23”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做到:

  一是必须适应党的执政方式改变的新要求。在加快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在未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要求我们的党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党的执政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工会有联系职工的天然优势,要发挥党团结和凝聚职工的作用,使党与广大职工保持血肉联系。工会建设要自觉与党的建设同步推进。适应党的执政方式改变的新要求,要积极做好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自觉把工会的法律、政策、资产等资源,用于为党工作,自觉成为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

  二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浦东新区将进一步加大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政府对于公益性、实体性的项目包括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内容的项目,将制定公共服务平台专项政策,即由政府投资建设,购买社会服务来运营管理。因此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是重要内容。浦东工会要在政府社会职能转移中,主动承接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要在政府社会责任转移中,主动履行公共社会责任;要在政府社会服务转移中,主动争取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在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政府的改革中,实现共建共享和谐浦东、和谐社会的目标。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具有与职工直接接触的工作优势,是辅助各社区、镇工会、开发区联合工会开展好工会各项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以提升工会形象、做实工会内涵、创新工会品牌为目标,构建与浦东开发开放相适应,与职工维权、保障、援助“一门式”服务需求相呼应,与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相匹配的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

  三是适应职工队伍结构和企业组织形式变化的新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立和日趋完善,传统产业的重大调整,企业组织形式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职工队伍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除部分的传统产业工人外,农民工也已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职工已成为工人阶级中的重要力量。浦东改革开放17年来,以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企业,已占新区企业总数的80%以上;非公企业职工总数也已占到全区150万名职工的70%以上,其中农民工就有70万名。工会工作对象的变化,使浦东新区工会面临着组织体制和工作内容调整的迫切需要,面临着基层工会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转变的迫切需要,面临着职工维权和职工内在需求变化的迫切需要。因此走进基层、贴近职工、服务会员是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未来发展的宗旨。

  浦东新区总工会将在市总工会和区委的领导下,按照区委、区政府制定的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主线,全面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拓展“1+23”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工作模式,力争在规范运作、重点突破、完善功能等三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为新区构建健康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而不断努力。

 来源:市总工会-市总保障工作部 -浦东新区总工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