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权益维护 >> 劳动保障 >> 正文
长宁区总工会拓展援助功能履行维权职责

  长宁区职工援助服务中心于2004年4月成立。近两年来,长宁区总工会以职工援助服务中心为平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法律援助为中心,以建设职工援助阳光工程为切入点,以开展“五助”(即助困、助业、助医、助学、助老)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扎实工作,为职工提供便捷、周到的一门式、一条龙服务,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区总工会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全国“四五”普法先进集体。

  一、统一思想,建立职工援助服务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是中国工会的工作方针,也为工会工作的拓展和提升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切实维权”,不仅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和“第一要务”,也是全体职工的共同心愿。

  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长宁区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成立后首先着手于建立和完善职工援助服务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制订了“长宁区职工援助服务中心章程”,建立了与长宁区司法局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各街道(镇)成立了职工援助服务分中心,构建了区—社区二级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信访接待与处理制度、设立区总工会科级以上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等,使职工援助服务中心的运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资源互补,探索职工援助服务社会化运作的新模式

  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法律帮助和服务,是长宁区职工援助中心工作的“重头戏”,也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但要“切实维权”,单凭工会组织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走社会化运作之路。具体做法是:

  1、通过劳动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区—社区二级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进一步开展;

  2、通过聘请熟悉劳动工资关系协商的专家,组成一支工资集体协商顾问队伍,同时开展对基层工会干部工资集体协商业务的培训,帮助、指导基层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3、通过与市总工会、区妇联、区计生委的合作,开通了“女职工维权热线”,为女职工提供法律保护;

  4、通过参与区人大、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和安全执法检查,以及参与区人民陪审工作,推进工会组建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5、通过与区纪委、区国资办、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统计局等党、政部门联合发文,规范企业的转制、重组和内部改革,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劳动者咨询3894名,其中:来访1995名,来电1734名,来信165件;提供法律援助61起;非诉讼调解9起;参与区劳动争议仲裁审理63起、合议庭8起、独立审理55起、调解12起,为职工取得各类经济补赏金约144万元。收到感谢和表扬的锦旗26面,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三、围绕“五助”,扎实推进职工援助阳光工程

  为不断拓展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功能,使广大职工受益,长宁区总工会坚持以“五助”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职工援助阳光工程建设,从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使职工切实得到帮助和实惠。开展的“五助”活动有:

  1、助困:

  精心组织每年的“一日捐”活动。近二年“一日捐”活动,全区共捐得爱心款约249.25万元。

  两年来,全区工会系统慰问总人次达32590,慰问金额达850万元。区总工会定帮共472人次,节日帮769人次,慰问金额达43万元。

  拓展关爱范围,把外来务工者中的困难人员,列为工会关爱救助重点对象,两年来已向230外来务工人员发放共计41000元的慰问金。

  采取四种帮困形式,实现帮困全覆盖。根据职工困难程度的不同,采取定帮、临帮、节日帮困、特殊情况帮困等多种形式,使帮困工作努力做到全覆盖。为加强困难职工的动态管理,每年均对定帮对象进行重新排摸、重新填表审核,并建立了困难职工信息库。

  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多重关爱。近几年来,长宁区总工会在区内荣获“上海市文明班组”、“上海市红旗文明岗”称号的74个班组中开展“牵手贫困家庭活动”,并组织劳模、知名企业、企业精英、社会名人等,加入到爱心帮困的行列,让困难职工得到经济物质帮助的同时,得到思想、道德、文化等精神上的关爱。

  2、助业:

  在职业介绍工作中,结合本区实际,依托政府,整合资源,积极开拓各类具有特色和成效的就业援助活动,大力推动再就业工作。具体做法是:与区促进中心联动,会同区工商局以及民营企业,在华阳、江苏、周桥等街道以及一村一居、一村二居、北翟等居委每年举办三次各类多样化专场和职场用工招聘会。以“零就业家庭”和“二劳人员”为重点,参加人数每场平均近8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450人次,就业成功280人次。

  发挥援助窗口的作用,帮扶协保、失业人员获得再就业,每年窗口受理各类接待3100人次;(包括:上门咨询、择业宣传、求职登记、用工联系、电话解答等);推荐协保、失业人员就业1200人次;直接解决就业660人。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协保、失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和岗位竞争能力。如:举办外来媳妇超市营业员培训,使60%以上的外来媳妇培训后立即走上了工作岗位。又如我们采取将物业管理培训班的结业典礼与用工单位招聘会相结合的做法,使70%以上的培训者当场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3、助学:

  关爱困难职工子女的就学,是拓展工会帮困送温暖的新途径和新举措,在全区连续几年开展“百家企业帮助百名贫困学生结对助学”活动的基础上,又积极响应全总提出的“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的号召,将工会的帮困助学活动向社会延伸,探索社会化助学的新模式。我们的做法:

  ⑴调查摸底,建立助学学生信息库,实现动态管理,确保受助学生全覆盖、不遗漏;

  ⑵统一助学标准,按市总工会的助学标准,对受助学生发放统一标准的助学金;

  ⑶实行“企业自帮、系统内助、社会结对、个人资助”的“社会化助学”原则。“企业自帮”——就是企业内的贫困学生首先由企业自行落实助学。“系统内助”——企业无法落实助学的,在系统内落实助学。企业和系统内均无法落实助学的,再由区总工会进行联系“社会结对”和“个人资助”落实解决。

  近两年,全区“双百结对助学”活动受益学生共1391名,发放助学金达181.27万元。毕业及脱贫285名。

  4、助医:

  全区工会系统二年来对患重大病的困难职工发放医疗帮困卡682张,合计医疗救助金额近34.1万元。为外来务工人员发放医疗帮困卡200张,团体医疗帮困卡40张,发放医药箱50只,合计医疗救助金额近10万元。为1000名散户农民工进行意外险投保,投保金额为10000元。

  积极推进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区总工会为调动广大工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积极性,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考核目标,并在区内组织推进工会互助保障工作的达标竞赛活动,以竞赛促保障。与此同时,通过“优秀给付员”、“最佳营运员”等评比活动,“赛创新”、“赛质量”,明确将优化工作程序、探索工作新方法、严把给付质量关、差错率等列为对各街道(镇)服务点年度工作的考核内容。不断丰富的竞赛活动,使各服务点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工作作风不断转变、窗口形象不断优化。全区差错率由原先的1%下降到0.01%以内,给付准确率在全市名列前茅,连续12年全面完成互助保障工作目标,获得全市“互助保障先进工作委员会”荣誉。

  5、助老:

  二年对特困退休职工的慰问共458人次,发放慰问金共计11.86万元;关爱孤老退休职工244人次,发放慰问金近5万元;为2400名贫困退休职工发放住院保险补贴费,共计6万元。与全区涉老部门(老龄工委办、老干部局、人事局退管会)建立了经常性的联席办公制度,一起研究全区老龄工作,一起开展各类活动,形成“全社会关爱老人”的氛围,受到全区退休职工的欢迎和好评。

 来源:市总工会-市总保障工作部、长宁区总工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