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职工援助中心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区总的中心工作,切实履行工会的维权职能,在全面实施帮困送温暖活动中,以建立健全帮困长效机制为抓手,以帮困救助、就业指导、法律援助、信访接待、互助保障等为内容,从节日帮困发展为随时帮困、政策帮困,实现了帮困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农民工提供更直接、有效地帮扶。几年来,援助中心帮困救助2万余人次,金额达270余万元,支内帮困18万人次,金额2471余万元,就业援助4500余人次,技能培训6400人次,法律援助1982人次,信访接待290人次,职保给付24万余人次,金额4569余万元,增强中心的影响力。
一、加强联手,开展就业援助
1、加强部门联手,开展就业援助。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是民生之基。区总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突出维护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三年来,先后与区劳动局、市总工会培训中心、区工商联、半淞园街道、机电工会、董家渡街道等部门纵横联手,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举办“迎五一、送岗位”、“金秋送温暖”、“新春就业援助招聘咨询活动”、“迎国庆就业援助大型招聘咨询活动”大型招聘咨询专场,用工单位设摊提供了物业管理、电脑维修、机修电工、保洁保安、物流运输等岗位,并提供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劳动法律等咨询,近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今年围绕世博动迁等重大工程,与市总工会培训中心、市机电工会、半淞园街道、外滩街道等,联手举办了“心系重大工程,促进职工就业”大型免费招聘咨询活动专场,为职工提供劳动法规、社保、医保、劳动法律政策及创业指导等咨询,想方设法为动迁职工中的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使动迁职工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体现了工会服务职工、又促进就业的工作特色。
2、宣传创业典型,鼓励自主创业。为鼓励创业,促进就业,三年来,与劳动局联手开展“创业在黄浦——创业促就业活动”,推出10名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典型人物,通过制作《创业者宣传片》光盘,编制《创业者风采录》丛书、在《黄浦时报》上专刊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一批创业者带头人,推动全区创业促就业活动;召开了以“和谐发展,共话创业”为主题的创业带头人恳谈会,18位创业者代表结合自身的经历与部分企业转制职工、下岗人员进行了座谈,通过创业者的现身说法,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帮助和引导下岗职工树立信心、自主创业,最大程度地发挥“1+1群”的创业效应。
3、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区总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提高素质和竞争力为工作重点,依托工职工培训中心,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工作,三年来,开设手机维修、物业管理、房产中介、水电工、插花等各类技能培训,还为外来媳妇和女子监狱服刑人员技能培训牵线搭桥,增强了他们再就业的竞争能力;同时我们举办了三期“创业入门培训”,有283名下岗失业人员及转制企业职工参加,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了当前就业形势、创业环境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突出重点,开展帮困救助
一是突出重大节日。深化政策帮困,举办“迎新年职工保障政策大型宣传咨询活动”,由此拉开了新春送温暖活动的序幕,为300多名职工送上了各类涉及切身利益的保障政策,举办保障政策培训,千方百计为困难职工利用政策争取社会各类帮扶资源,逐步实现送温暖工程的社会化;会同区有关部门联合举行了“爱心慈善捐助暨帮困送温暖活动”启动仪式,夯实各级工会的帮困基金;联手机关工会联合会,组织60个部门党员干部走访慰问困难职工,了解关心困难职工的疾苦,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围绕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区总领导带领机关干部走百家活动,上门慰问特困职工、老劳模、基层工会干部及进城务工者等各类人员,配合世博动迁,慰问世博家园23个商业网点职工。
二是突出困难对象。对困难对象,开展了“两个150”助医、助学帮困,结合外企工会组建,与日本邮船(中国)公司工会联合举行了“责任、奉献、希望”日本邮船(中国)有限公司工会帮困助学捐赠仪式,会上,公司工会将第一个月的工会经费向31名困难家庭的中小学生捐赠了2.5万助学帮困金;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继承革命传统,永攀学习高峰”金秋助学报告会等,请区离休老干部孙瑞英作革命传统报告,激励困难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三是突出农民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更好地实现“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要求,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年初,全国总工会送温暖慰问团到金昌摩尔大厦工地慰问农民工,了解农民工工作、生活、收入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并向工地农民工赠送了电视机和医药箱等慰问品,通过向农民工直接提供医疗和健康咨询服务等活动,实现送温暖工程的项目化。通过举行“心心相印送真情”——为进城务工人员送药箱、送体检、送保险启动仪式、“春风送暖”——送药箱、送保障、以及“送温暖、送清凉”等活动,向建筑工地及进城务工人员集中的非公企业赠送了150只医药箱,向千名进城务工人员赠送免费体检卡,为进城务工人员送2000份市总“从业人员意外伤残保障计划”,基本做到建筑工地医药箱全覆盖;通过一只医药箱、一份意外保障及一张体检卡,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新的服务方式;切实维护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打好品牌,开展法律援助
06年年5月成立上海市黄浦区总工会阿林法律工作室至年底已为1560多人(次)提供法律咨询,为32人(次)提供代书服务,指导或参与企业劳动争议协调12起,参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协调3起,无偿代理职工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8起、人事争议诉讼1起。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劳动争议案件6件,指导致360多人(次)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人事聘用合同,指导和参与一批企业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参与一批法律法规制定的座谈听证等。
工作室还兼职老年维权岗的工作,热心为老年人服务,定期下社区服务上门。工作室的工作不仅得到了职工好评,老人的好评;同时也得到一些单位的好评。送感谢锦旗、表扬信中有工伤致残职工、92岁老人。至今为止,工作室未收到一例投诉。工作室成立以来,以务实为主,通过有效维护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和老人这批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的实际行动,创设了工会法律服务的品牌。本市多家媒体先后正面报道了工作室的工作情况,并与工作室联合制作劳动法宣传专题,让广大劳动者充分掌握法律武器,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能力。工作室一系列工作,为促进劳动关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工作室是一个善于维权的团队,每个成员接待办案都不就事论事,而是精益求精;工作室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团队,不仅学习业务,还主动关心时事,学习贯彻党中央“八荣八耻”精神;工作室是一个善于进取的团队,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准,工作室成员自我加压,积极争创区文明岗。
经过三年多的实际运作,援助服务中心的建立既是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工会强化服务意识的需要,更是工会帮助困难弱势群体实现援助服务的有效载体。因此,中心在为困难职工提供多渠道援助服务的同时,要进一步突出维护职能,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职工,更好地发挥中心的窗口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