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静安区总工会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形成帮困助学社会化大格局,由欧莱雅、辉瑞、蒂森克虏伯电梯等20多家世界500强及知名企业组成的静安区工会“金秋助学”理事会成立5年来,共发放助(奖)学金622万余元,帮助458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上不了学。近年来,区总在开展常规帮困助学基础上,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帮困助学模式、拓展“助学链”。2007年,在该区总工会的大力倡导下,以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为代表的9家企业纷纷响应,正式成立了“静安区工会金秋助学理事会”。
区总工会充分利用工会的组织网络优势,与区域内的各类企业联合开展帮困助学活动,参与帮困助学的企业不断增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电梯、辉瑞投资有限公司等知名世界500强企业,以及静安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静安区土地开发控股(集团)公司、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力新仪器有限公司等区属企业、“两新”企业等纷纷加盟,捐献出一笔笔爱心助学款。目前,理事单位已扩展至23家,推动帮困助学活动走向了社会化的运作模式。
与此同时,“金秋助学”理事会还不断拓宽帮困平台,积极实施了“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向受助学生提供实习甚至就业岗位。如,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工会为结对学生提供了暑期实习直至其毕业;城市国际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求必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浦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理事单位也先后向困难职工子女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实习和工作岗位。
在近日召开的静安区工会“金秋助学”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受助学生小周向在座企业代表表达了深深谢意。3年前,周家的双胞胎姐妹同时考上大学,当两份录取通知书先后寄到家中时,小周父母喜忧参半,由于夫妻俩先后下岗,家中经济困难,实在无力承担双胞胎姐妹的高额学费。就在这时,“金秋助学”理事会及时送来助学款,缓解了小周一家的燃眉之急。3年来,理事会不仅年年送去助学金,还为小周联系企业提供实习机会。
静安区总工会副主席、静安区工会“金秋助学”理事会理事长刘培兰表示,区总工会将结合“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拓宽思路,整合力量,健全完善社会化的助学格局。同时,敦促各级工会当好第一知情人,通过排摸、调查、走访等形式,全面掌握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就学、升学、毕业及就业等情况,确保帮困助学数据库“底数清,情况明”,将帮困助学工作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