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建设大学每一个专业一样,做好工会干部的培训教学工作;把“工会大学”办到基层,办到有需求的一线去。日前,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在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系统工会启动“服务基层,送教上门”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活动,并首次实施经过调研、设计、组织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工会培训走专业化路线
在实施“服务基层,送教上门”活动之前,上海工会学院总结多年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经验,提出要像建设学院其他高职特色专业一样,打造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程,形成其专业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每次实施培训前的“需求”调研;针对“需求”设计培训方案,在菜单式科目中挑选与之匹配的课程;组织高水平培训师资队伍;全面实施培训;培训后实施跟踪服务;帮助受培训单位和人员组织专题调研活动,促进培训转化为工作成果。
学院院长傅小龙指出,一个培训体系重要的支撑就是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设计。在工会干部培训菜单式科目建设上,学院不仅不断提升师资力量水平,开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实践意义》、《如何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等工会专业课程,还吸纳学院学历教育方面的专业师资团队加入其中,提供情绪心理、网络技术、社会工作、健康养生、文物书画、职业形象管理等素养类课程。同时学院还邀请一批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的工会主席进行事迹案例教学,传授工作经验。学院“走出去”、“请进来”,运用党校、高校等社会资源,设置了多方位、多视角的课程,供培训单位选择。
上门办学追求个性化
“服务基层,送教上门”教育培训活动,是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学院深化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的一次重大改革。
学院首批将为宝山区、嘉定区、奉贤区、闵行区、青浦区、金山区、崇明县等区县总工会,城建集团、市级机关、上海移动、上海综合保税区等工会分别提供乡镇街道工会干部、外资企业工会主席、基层新上任工会主席岗位资格培训以及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等专题培训服务。
在送教内容、送教时间、送教形式和送教资源等四个方面,学院进行了突破和创新:送教内容在调研基层需求、结合基层实际的基础上,设计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送教时间完全配合基层需求,无论是晚上还是双休日,学院实施同样高质量的培训;送教形式探索多样性,不仅有传统的讲座式,更有案例讨论式、情景模拟式、经验交流式等多种培训形式;送教资源方面,通过网络学院、工会战线和社会各种力量,让学员掌握工会语言,听到外面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