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权益维护 >> 精神文化 >> 正文
上海市总工会关于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若干意见

  (二○○一年五月九日)
  
  沪工总经[2001]85号

  提高上海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进科教兴市战略方针的实施,增强上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对于加快上海工人阶级队伍的知识化进程,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地发展,从根本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上海市总工会决定在全市工会系统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会实施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意义
  1、实施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新概括。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要切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开展工作,当前,化大力气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2、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是国内外政治和经济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即将进入WTO,随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目标的确定,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日益明显,社会的劳动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并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高新科技的推广应用和更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推进,智力劳动将逐步成为社会劳动的主流,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紧迫课题。
  3、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是实现上海“十五”规划目标,提高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十五”期间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的关键时期,到“十五”期末,上海要在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服务功能、综合发展环境、综合创新能力、综合管理水平、市民综合素质等方面跨上新的台阶,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4、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是贯彻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切实履行工会维护职能,从根本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职工的合法权益包括接受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的权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维护职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从源头上、从根本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5、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是加快工人阶级队伍知识化进程的迫切需要。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人阶级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就必须大力推进知识化进程,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加快工人阶级队伍的知识化进程必须把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法律素养、科学文化知识、职业技能水平等放到重要位置。
  
  二、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6、指导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为指导,紧紧围绕上海“十五”奋斗目标和发展这一主题,立足于提高上海城市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立足于增强上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立足于从根本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工人阶级队伍的知识化进程,加快提高上海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推进实现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提升上海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7、总体目标: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法律素养、科学文化知识、职业技能水平、创造性思维和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不断提升职工教育培训质量,提升职工新技能、新职业开发水平;切实帮助职工创造学习条件、鼓励自学成才、提高学习能力、确立终身学习观念。通过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到2005年末,全市有200万职工拥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实用基础英语和法律知识的有关证书,有100万职工的职业技术水平上一个等级,有50万职工拥有第二技能,使上海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三、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主要任务和分阶段目标
  8、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中,工会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教育、鼓励职工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参与、配合、督促、协调、推进政府和行政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工会现有的教育资源,切实帮助职工提高综合素质。
  9、以“邓小平理论进班组”、“职业道德教育”、“职工读书活动”、“建文明班组、创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等活动为抓手,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为主要目标,广泛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各种群众性活动,探索把职工读书活动与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效结合的新途径,帮助职工拓宽思路、增长知识,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0、制定并实施以“新发展、新提升”为主题,以大面积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实用基础英语、法律知识等为重点的新世纪上海职工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训计划,年内实现参加培训职工100万,以后每年递增10%。
  11、制定并实施以“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双提高”为主题,以提高职工技术等级和岗位技能素质、培育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的“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每年参加“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的职工要达到在职职工总数的80%,每年有10%的技术工人技能上一等级、5%的技术工人拥有第二技能、8%的技术工人成为岗位或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
  12、继续开展以“争创智能型班组、争做智能型职工”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职工参与为基础,开发职工的智力和潜能,以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主攻方向,以解决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实现扭亏增盈工作为重点,不断培育和挖掘职工的创新能力。年内实现职工百项发明专利、千项技术创新、万项技术攻关。
  13、鼓励职工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各级工会要鼓励职工通过参加学习、培训,参加自学考试取得技术证书和学历证明,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职工参加劳动部门确定的导向性职业的技术培训,对学有所成的职工,工会要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
  
  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14、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采用送出去、请进来、委托办学、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上级工会要及时发现和发扬这方面的先进典型,帮助其总结经验,提高质量。要根据企业职工队伍的现状和岗位职业的需求,强调职工教育培训的层次性、多样性和有效性。
  15、加大整合工会现有教育资源的力度,提升工会教育培训基地的质量,创建多渠道、多元化、开放式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探索职工文化教育终身化、技能教育市场化、岗位培训企业化、再就业培训多元化的职工教育培训新模式。每年培育命名一批上海职工教育培训基地,表彰一批优秀示范点。
  16、积极承担起参与、配合、督促、协调、推进政府和行政实现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目标的职责,参与、配合政府和行政部门建立并不断完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强化监督力度,特别是要督促行政公平合理地使用法定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要充分利用职代会、厂务公开和签订集体合同等制度,定期公布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法定经费的使用情况,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条件的工会可以接受行政的委托,抓好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17、建立“职工素质工程”专项基费,奖励学有所成、服务企业、奉献社会、成绩卓著个人和积极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单位,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市总工会将筹集200万元建立市级“职工素质工程”专项基费,各区县局(产业)工会也要逐步建立或协助行政建立“职工素质工程”专项基费。
  
  五、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工作要求
  18、领导重视,分工负责。“职工素质工程”是一项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实事工程;是一项事关全局、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工程。各级工会必须十分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各区县局(产业)工会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领导小组,职工人数较少的单位也要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各级工会的主要领导是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主要责任人。
  19、全会动员,全员参与。“职工素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好工会的“职工素质工程”是当前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全会动员、全员参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
  20、各司其职,狠抓落实。各级工会都要结合各自的实际,认真制定“职工素质工程”工作目标和实施细则。各区县局(产业)工会重点是加强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落实工作,培育和发现典型,要为基层工会提供信息,提供指导和服务;基层工会主要是做好职工的引导发动工作,参与、配合行政做好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监督落实法定的职工教育经费。

  上海市总工会
  二○○一年五月九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