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十二月十日) 徐少伯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上海市总工会在黄浦区召开上海工会创建学习型组织,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交流表彰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黄浦区总工会对今天到会的各位领导、各区县局及基层的同行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年以来,黄浦区总工会在市总工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的职工“素质工程”,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区和市总工会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要求来开展。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基本形成了由区总工会牵头,区有关委办局、集团公司和企业共同参与,各方支持,职工欢迎的创建格局,使我区创建学习型组织,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下面我代表黄浦区总工会在今天的会议上,就我区创建学习型组织和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工作,作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认识,明确职能,加强领导,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工程” 1、职工“素质工程”是工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实践 去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广东时,提出了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自觉地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统揽、指导和衡量工会的全部工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今年初,上海市总工会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职工“素质工程”,黄浦区总工会积极响应市总工会的这一重大部署,不断地深化对职工“素质工程”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工会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是在新历史条件下,保持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重要途径,是工会履行工会维护职能的实际行动,是工会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随着职工“素质工程”的实施和深入发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工会工作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将逐步显现出来,而职工“素质工程”也将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自己辉煌的足迹。 2、职工“素质工程”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培育“四有”职工队伍的迫切需要黄菊同志指出,在下一个五年里,上海要把综合城市功能发展起来,使上海从后工业化时代发展到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主的新经济时代,上海“十五”计划提出,在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服务功能、综合发展环境、综合创新能力、综合管理水平、市民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要跨上新台阶。市委领导还提出在十年内要把上海建成学习城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培育“四有”的职工队伍;就要把终身教育的理念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培育一大批知识工人。 我们黄浦区撤二建一前,原来两个区的职工精神文明建设都有成功的经验和实践,原南片职工读书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曾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职工读书自学活动先进集体,职工培训中心被全总评为全国先进的办学集体,劳模学校是上海第一家创办的劳模学校,市总包主席亲自为该校揭牌。原北片班组建设曾几次在本市工会系统介绍经验,尤其是邓小平理论进班组,群众性的“三学”活动,文明班组建设多次被上海市评为先进单位。由于我区职工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比较好,曾涌现出上海市职业道德标兵、“三学”状元、群力草药店的茅忠瑾,绿波廊酒楼高级技师陆亚明、菊花美发厅国家级美发师陈林声、董家渡地段医院主治医师詹闯等全国职工读书自学成才标兵,涌现出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之一的新黄浦集团公司史幼迪,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群众性学习教育活动的实践,为我们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黄浦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拥有被称为“中华第一街”的南京路和远东金融中心的外滩,拥有上海大剧院、上海书城、上海博物馆等上海标志性文化设施,具有独特的文化地理位置,是上海商业、金融、外贸、旅游、文化等重要产业的密集型城区。当今社会正处在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转移的社会转型期,要把黄浦区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城区,就必须把黄浦区建成学习型城区,就必须拥有大批一流企业和一流的职工队伍。我们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文化的基础和核心,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黄浦区总工会在全市工会系统中,比较早地启动了职工“素质工程”,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3、职工“素质工程”是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升工会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五一劳模座谈会上指出,“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要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真心诚意地为职工群众服务。”我们认为,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就必须关注职工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需要工人群众在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得到锤炼,需要有先进的思想加以指导,需要有代表他们需求与意愿的组织,维护好、实现好他们的利益,所有这一切,要求工会组织在进行一切工作时,既要着眼于职工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更要着眼于促进他们素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和造就“四有”职工队伍,使人的全面发展真正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可以这样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而职工“素质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必然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工会队伍的自身建设,提升工会工作的水平,增强工会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以全新的思路、视角去观照职工“素质工程”,用全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去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在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过程中,以自己的作为来确立工会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以坚韧性、开创性和操作性的统一实现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二、准确定位,明确重点;开展调研,抓好典型;创新载体,全面推进 1、准确定位,明确重点 自今年2月,上海市总工会推出职工“素质工程”以后,黄浦区总工会立即组织学习包信宝主席的讲话和市总的有关精神,明确提出了要把职工“素质工程”作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的思路,把职工“素质工程”定位在为创建学习型城区而培育一流企业和一流职工队伍上,把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主要载体和抓手。我们认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创建学习型城区的基础,是全面提升职工学习能力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和学习机制的必然途径,是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区总工会成立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推进职工“素质工程”领导小组,由区总工会主席担任组长,两位副主席担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并下发了黄浦区创建学习企业,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指导意见,对全年的创建工作的进度、目标作出了全面安排,要求全区下属的41个大局都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2、开展调研,抓好典型 黄浦区有5118个班组,157000名职工和999个企事业单位,这些企事业单位、班组和职工的经营状况、学习环境、管理机制、学习能力和文化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素质。为此,今年4~6月,黄浦区总工会在参加区委学习型城区调研的同时,开展了黄浦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调研并形成了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全区有4095个班组建立了学习制度,一些发展型企业已经开始启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活动,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进班组”、“读书活动”、“三学活动”、“建创做活动”等学习载体。另一方面调查显示,一些调整型企事业单位竞争压力大,创建学习型企业内在动力不足;与管理者和领导干部相比,职工的技术等级上升缓慢,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机制尚未建立,学习环境有待改善。通过调研,摸清了情况,了解了职工的学习需求,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主攻方向,找到了创建工作的实施途径和分类指导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把区属的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重点企业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并确立了新世界集团公司、上海新黄浦(集团)有限公司、南房集团和上海豫园(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黄浦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典型单位,并在这四个单位率先形成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创建工作的全面启动。 3、创新载体,全面推进 在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进程中,我们一方面坚持在群众性学习活动中涌现的有效活动载体;另一方面,我们坚持载体的创新和多种载体的综合运用,在学习内容上,形成了政治理论学习、新知识学习、文化技能学习三大板块。规定了学习型企业的“三大硬件”,即一是具有足够的培训经费,二是具备一定学习场所,三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图书室。并把创建长效激励机制作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点,提出了“三个挂钩”的学习激励机制,即学习力与工作岗位挂钩,学习力与工资收入挂钩,学习力与晋升职务挂钩。并注重新型的互动式学习群体的创建,注意运用市场化的操作手段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把创建学习型班组和培育学习成才标兵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工作来抓。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我们基本形成了区有关委办局、集团公司和基层企业三个层面创建学习型组织,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新格局,在今天会议上交流的单位、班组和个人,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应当这样说,黄浦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工作,只是初战告捷,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 三、从“第一要务”的高度,深化对职工“素质工程”的认识,制定创建学习型企业,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长远规划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这为我们进一步对工人阶级知识化的认识开启了思想闸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包信宝同志在市总工会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是今年我们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而组织实施的一项提高职工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也是工会在改革发展中维护职工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体现。今年是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起步之年,我们一定要把职工‘素质工程’放在工会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的位置上,加倍努力,真抓实力,为这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黄浦区总工会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基本形成了以下的工作思路: 1、建立一个激励考核机制 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和开发职工群众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克服组织与个人的学习惰性,黄浦区总工会已经推出《黄浦区职工学习成才奖励条例》,并设置了金额为100万元的“黄浦区职工学习成才奖励基金”;制定了基层工会创建学习型企业,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实施考核办法。 2、明确两个创建目标 原则上每年有10%的单位启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活动,五年内全区基本实现全区50%的企事业单位启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目标;每年培育和命名一批区级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班组,原则上每年培育区级学习型班组的比例不低于10%。并制定黄浦区创建学习型企业5年推进规划。 3、注意三方面的差异性 在实际工作中,要从黄浦区的实际出发,注意南北两片的差异性,注意智力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差异,注意高学历职工和低学历职工的差异,提出并采取相应的分类指导措施。 4、注意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1)在普及终身教育理念,转变学习观念上下功夫 要不断深化对职工“素质工程”的认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力宣传普及终身教育的理念,宣传“形势逼人,形势急人,形势不等人”的忧患意识,开展“21世纪黄浦职工素质大讨论活动”,不断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2)在提升职工的学习能力上下功夫 职工素质的内涵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学习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过程中,要把培育职工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放到重要位置上,要把学习普及信息技术和外语水平作为开发职工学习力的重要内容。积极响应市总工会以班组长为主要培训对象的“开放式(免试)大专学历教育实施计划”,原则上每年参加培训的班组长的比例不低于5%。 (3)要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企业管理形态的重大变革,要把企业形态从靠制度加控制来维系企业运转的旧模式,转变为靠学习加激励来发展创新的新形态。创建活动切忌低水平循环和自我评估的怪圈,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建立职工教育保障机制。有条件的单位都要建立职工教育保障基金,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单位都要加入上海职工教育保障会,黄浦区每年有10%的企业加入上海职工教育保障会。 (4)要在发挥各方积极性注重实效上下功夫 职工“素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多方面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发挥企业、社区、管理者和职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学习需求,注重实效,注意工作的针对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我们黄浦区开展职工“素质工程”的一个工作汇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和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我们要认真学习兄弟区县局的先进经验,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市总和区委、区府领导的关心支持。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