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在前面的话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也是最具实力和影响力城市工会的广阔舞台。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使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920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帮助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卅"大罢工运动的高潮中,上海总工会诞生,从此,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新浪潮。
上海总工会,为配合北伐,根据党的指示,发动了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临时政府;为支援抗战,向前方输送了大批党员和优秀工人参加新四军和抗日游击队;为配合解放军正面战场,组织工人广泛开展反搬迁、反破坏、反屠杀和保护工厂、机关、学校的斗争,开辟了解放战争的第二战线;新中国成立,为配合反封锁、反轰炸,发动工人开展护厂斗争,维持和恢复生产,掀起增产节约运动的高潮;上世纪60年代,为尽快发展经济,动员工人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东风"号万吨轮、万吨水压机应运而生;粉碎"四人帮"后,为了摆脱经济濒临崩溃的严峻形势,依靠职工拨乱反正,恢复组织,掀起"国家有困难,我们挑重担,爱国爱企业,努力抓生产"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热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引导和组织广大职工认真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履行"建设、教育、参与、维护"四项职能……
在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大舞台上,上海工会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善于抓住不同时期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承担了党的桥梁纽带、国家的支柱、职工的代表和维护者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在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历史舞台上,上海工会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上海走向"界河"
作为共和国最重要的经济重镇,作为计划经济模范的执行区---上海,现在正走过一条重要的"界河"。此岸,是传统的计划经济;彼岸,是全新的世界市场。两种肌体的对接,从生理学看,会产生抗异;从经济学看,这是一个巨大的嬗变。
近50年来,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口岸,一直在与世界市场"接触",但这一回的"对接",却非比寻常。
昔日辉煌一时的不少工业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从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上退了下来,上千家资不抵债的企业被关停并转,在资产重组中,大批传统工业的职工改换门庭。折翅,匍匐,预示着凤凰的新生,孕育着上海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深刻嬗变。
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由辉煌到再铸辉煌,上海要自主地从一个国内加工城市,变为一个国际加工城市,从国内市场一环变为世界市场一环,这不是简单的脱胎换骨。上海正进行着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福利型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型模式"转变。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定位,上海决心实现"两个转变"---城市功能从单一的生产功能转变为综合服务功能,产业结构排序从"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定位,上海率先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定位,上海开始依法治市,全面启动再就业工程,建立养老保险、社会失业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三大保障体系。以法律的方式,确定了职工最低收入保障线、下岗职工最低收入保障线、困难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线。并设立"安民帮困基金",对转型时期生活困难的职工实施社会救助、"送温暖"。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定位,上海工会认清了自己的使命,找准了自己的方向,在市委和全总的领导下,和全市职工一起,识大体,顾大局,在事关全局的重要步骤上,上下一心,未雨绸缪,闻风而动,一方面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转制改革,另一方面全面协助党和政府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与世界市场全面对接,是亘古未有的伟大创举,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激发创新精神。不少具有这种突破和开创意义的事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优胜劣汰、职工能进能出、经营者竞争上岗、资产保值增值、社会保障完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福利待遇、房改、医改……
整个城市在变革,传统的工作格局在变化,作为党和职工群众"桥梁"、"纽带"的上海工会,也由此从"后卫"走向"前沿"。 工会走向"前沿"
大上海新的辉煌,是以传统产业悲壮的"断腕"为代价的。
1990年至1996年,是上海有史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发展时期。就在这个时期,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企机制的大转换,全市百万职工离开了原本的岗位;同一时期,上海市政府启动了"再就业工程",并创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又使89万人重新就业,完成了超过一个中等城市人口规模的岗位大迁徙。
在这场变革中,上海工会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就业权益,以构筑再就业援助工程为抓手,从改革的"后卫"走到了"前沿"。
经过了"壮士断腕"式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百万职工离岗分流的巨变和震荡,上海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喜人局面,经济从"调整中发展"进入了"发展中调整"的新阶段。
虽然,大规模的职工下岗分流已基本结束,但是上海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20.8万,失业率为3.5%,随着下岗与失业的并轨,失业率还将继续上升;近50万协保人员中还有一定数量未能实现再就业;"十五"期间,新增劳动力每年将达20万,且2001年至2003年正值高峰期。从总量上看,就业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批年龄偏大,而知识、生产技能又偏低的"4050"人员,在再就业道路上步履维艰。
1997年,上海工会开展了下岗职工劳动就业专题大调查,从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上海经济发展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以勇于破解难题、善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再就业援助工程。调查结论一:"建立健康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必须创造更多的就业需求,特别是在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的背景下,这一点尤为重要。"于是,上海工会通过落实职代会职权,督促企业规范下岗分流,有效控制岗位流失,保住一批职工就业;树立典型,推动企业以发展创造新岗位,收纳一批就业;配合政府,在发展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同时,鼓励和推动劳动密集型都市工业、社区服务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扩大一批就业。
调查结论二:"引导、教育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在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道路上,一些下岗职工观念上的落伍成为最大的"拦路虎",结果是就业难和招不到合适工人的状况并存:一方面,数十万下岗工人就业困难;另一方面,200万外来劳动力来上海打工。"是市场适合我的要求,还是我去适合市场的要求"?下岗职工必须摒弃旧观念,重塑自我,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一次特困家庭"4050"人员就业培训班上,工会干部如是说:你们一个人出去就业,做与不做收入相差几十元,而上下班的车费、午餐费以及各种社会活动费增加了,有的同志,家里的老人、小孩、病人没人照顾了等等,也许做比不做还要苦。但是,你们必须明白,你们是在和上百万外来民工竞争这些普通的岗位,市场是无情的。不做就没有变的希望,出去上班就可能获得企业的帮助,就有摆脱现状的可能。况且,市委、市政府很了解大家的处境,已要求有关部门研究落实促进就业的有关政策。希望条件再苦,困难再大,也要坚持下来,包括你们的子女,千万不要留在家里给耽搁了。
理解万岁!下岗职工含着泪说:你说到了我们心里,再苦我也坚持干。于是,上海工会积极反映,主动配合,推动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并创立了就业培训基金和自主创业基金。通过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送走一批;扶植生产自救创业,实现"1\+1群",安置一批。
调查结论三:"要引导更多的下岗职工到非公企业再就业,必须建立通道"。一些业主愿意用外来民工,因为成本低,好管理;一些下岗职工不愿意到非公企业再就业,担心收入低,无保障。这里需要沟通和疏通。于是,上海市总工会及时总结和推广了普陀区总工会在私营企业与下岗职工之间建立"绿色通道"、"绿色通行证"、"绿色基地"的"三绿"活动经验,加大工会组建力度,规范用工,建立集体谈判制度,营造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批私营企业主动提出"多创造一个岗位,多吸纳一位下岗职工,为社会多献一份爱心,为再就业工程多作一点贡献";一大批重新就业的下岗职工也以"主人"的姿态,关心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针对30万女四十岁、男五十岁以上的就业困难者,上海启动了"4050"工程。在政府搭台,做好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市保障部门和各级工会组织提出适合"4050"就业的"项目点子",并公开招标。短短几个月,两千多个"项目点子"汇总了,其中300多项进入实施阶段,产生就业岗位三万多个。2000年,上海市政府公开承诺,自今年起每年为"4050"人员净增就业岗位5万个,到2005年,将形成30万个保护性就业岗位。
百万人次大转岗,对上海历史的推动是难以估量的。至少,目前在职职工甚至在校学生都从中受到警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由此带来的职业变更将会长期存在。
如今,上海在推动再就业的同时,大力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精一门、会二门、懂三门"的"自我优化",正在成为上海职工自我发展的共同追求。 工会在世界级难题面前
当上海要率先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消息传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尽管人们日益清楚地看到,建立于50年代初期的劳保、公费医疗保障制度,已难以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工医疗保障问题。因为在大包大揽的背后,一方面是浪费现象严重,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却是职工医疗欠费日积月累,难以为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但是,一旦要掀掉保护了40多年的"安全罩",撤掉"生老病死有依靠"的最后一道"晚餐",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担心,尤其是退休职工和低收入职工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何况,上海作为一个老龄化的城市,一个在短时期内消化100万下岗职工的城市,一个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的城市,一个聚集着300多万民工的城市,其历史的包袱和改革的成本都是极其沉重的。有人甚至断言,国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前人没有类似的实践,想在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上海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医保改革,这是一道世界级的难题。
上海市总工会主动参与方案的制订,深入调查,反映职工的愿望和要求,认真研究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议和对策。
方案出台了,市人大通过了。医保改革方案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广大职工能否听懂、能否理解、能否支持,成为医保改革方案能否顺利出台的关键。
上海市委、市政府想到了工会,"请工会开些群众座谈会,直接听取职工对医保改革方案的意见"。
座谈会上,市总工会的领导直接与职工面对面交流,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不是要降低保障水平"、"改革的方针是减少浪费、保证治疗、促进发展"、"向老人倾斜"、"对患重病、大病的低收入职工实行减负救助"等政策和原则,被演绎成工会的语言,数百条法规条文变成"大白话",年轻人能听懂,老年人也明白;文化层次高的人能理解,识字不多的人也能对号入座。
同时,市总发现,医保改革职工能听懂,但难以接受;一些企业认为职工医疗社会统筹,单位可以甩手不管了,有的干脆先把医务室关了;实行"分担"机制后,患大病、重病的职工,个人的负担加重,忧心忡忡……工会及时向政府建议:"观念转变任务艰巨,需全党重视;为确保医改方案平稳出台,工厂医务室暂时不能关,企业关心患病职工的社会责任不是轻了,而是重了;各单位应抓紧清还拖欠职工的医药费,建立互助医疗基金等。"工会的宣讲经验及各种意见、建议,得到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市长在医保改革动员大会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吸取工会的经验,当好"白居易",重视工会的意见,切实关心职工的困难,保证医改顺利推进。
在参与医保方案制订的同时,上海工会就开始考虑建立职工互助补充保障计划,当医改的推动者。他们利用工会组织的独有优势,以手拉手的互助互济方式,按照市场规律,运用大数法则,精心设计并及时推出了三项职工互助医疗保障计划---《在职职工特种重病团体互助医疗保障计划》、《上海市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和《上海市退休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保障计划》,在全市喊响了"为社会献一份爱心,为自己留一份放心"、"无病我助人,有病人助我"的口号,增强了职工"花小钱保太平"的自我保护意识,构筑起"个人出小钱添保障,工会聚小钱办大事"的互助保障机制。
从参保人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保障计划受欢迎的程度:截至去年底,全市参加"特种重病互助保障计划"的已累计199.2万人次,参加"在职职工住院保障计划"的有251.74万人次,参加"退休职工住院保障计划"的有225.73万人次。仅2002年,三项保障计划就为60多万职工和退休人员提供互助保障金近3亿元,有效地减轻了职工求医问药的经济负担,切实维护了职工的具体利益,有效地保证了上海医保改革的平稳推进。
上海工会之所以能在医疗制度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积极作用,主要得益于他们锐意进取,善于学习。
这些年来,他们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和展开一系列课题研究,为工会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和途径: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科学论据;运用神经网络模型,正确地测定上海最低生活保障线和最低工资标准线,建立了包含基本生活水平、社会发展需求、经济发展成果及社会交往成本等因素在内的劳动力价位评估指标体系,为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运用资产投资收益---风险模型,讨论社会保险基金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与方法,用于指导各类帮困基金和互助保障基金的科学运作和管理;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对办院体制的改革和补偿机制的创新,创办了为低收入患病职工提供实物医疗帮困的"公惠医院";由基层单位、产业和地区、全市组成的多层次的职工互助补充保障机制的建立,成为建立和完善上海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配套工程,等等。
无疑,在破解医改这道世界级难题的大戏中,市委、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唱主角,但上海工会也是重要而称职的参与者、宣传者和推动者。 全新的工会组织网络
国有企业大规模结构调整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震荡,而且对工会组织基础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以国企为主体的公有制体系,吸纳了绝大多数职工,构成了工会工作的组织基础。伴随着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职工从国有集体企业逐步向多元投资及非公经济企业流动。在今天的上海,国企职工数与新经济组织职工数已是各占"半壁江山"。
工会=国有、集体企业工会,工会会员=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的现象,已成为历史。
能否及时在大量涌现的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工会组织,是工会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的基本条件。"哪里有职工,就在哪里建立工会组织",上海工会认定了这个目标。
但是,要在纷繁复杂、形态各异的新经济组织中有效地建立工会组织,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一条商业街,云集了几十、上百家企业,最小的企业可能只有几名职工;一栋写字楼,入驻了大批公司,各自忙着各自的生意;一个经济开发区内,有外商投资企业,也有民营企业,规模不等,观念不同……以往的组织方式和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上海城市管理体系的变革中,上海工会找到了创建特大型城市工会组织体系的突破口:探索和创建社区两级工会工作平台和街道、小区、基层工会三级组织网络,形成独具特色的"上海模式"。
在私营企业云集的"经济开发区"中,第一家工会联合会成立了;在酒楼林立的美食街上,组建了"一条街工会";在都市型工业楼宇里,有了"楼宇工会";在CBD地区,出现了"大楼工会";在社会中介等新经济组织中,律师事务所工会、民办学校联合工会等诞生了,灵活多样的全新组织方式,大大推进了非公企业的建会率。1998年,上海非公企业的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仅为3.56%和5.18%,而到今年3月,这两个数值已上升到96.94%和98.49%;所有的街道、乡镇都建了工会,1066个小区、1718个村经济组织建了工会联合会;大批新成员走进了工会大家庭,融入了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队伍中。
全新的工会组织体系的创建,为工会的有效运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社区中普遍建立起平等协商制度、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三方协调机制、职代会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和职工互助服务中心等,涌现出一支充满活力的工会志愿工作者队伍。
上海工会的覆盖面更广了,影响力更大了,凝聚力更强了,进一步保证和促进了工会各项职能的落实和工会作用的发挥,为架构起特大型城市工会工作的新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素质工程"
改革,为了发展。发展,必须学习。
企业生命力研究专家认为,企业要保持顽强生命力的秘诀只有一个:在学习中不断创新。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必将是学习型的企业。据统计,目前世界排行前100家的大企业40%接纳了"学习型企业"模式。
学习---发展---先进性,一道凸显的时代命题,在上海城市急速发展的前进步伐中,无论是政府、工会还是职工,都没有像现在这般强烈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分量。
"上海已出现高级技工断层的危机!""知识水平低,生产技能差,连就业都困难,还有什么先进性可言"……种种非议和困惑,不容回避。
"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就是维护职工的发展权",上海工会在《上海市职工培训现状与问题的调研》、《上海技术工人基本状况与主要问题》等四个专题调研基础上,又展开了一项更具前瞻意识的、与创建"学习型城市"相配套的"维护发展权行动"---以提高职工综合竞争力为重点的职工"素质工程"。
作为近年来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海工会以系统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完善着"素质工程"体系和充实着工程的各项要素。
---规划:由上海市总制定的实施"素质工程",创建"学习型企业"、班组的5年规划,拉开了"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大幕;
---组织:上海各区县局工会96%以上建立了"素质工程"领导小组,85%以上制定了工作规划和实施意见。
---基地:上海工会在全市建立了97个素质工程教育培训基地,两年共培训在职职工和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达56万多人次。
---保障:上海工会在通过厂务公开、签订集体合同等形式,积极参与占职工工资1.5%的职工教育经费管理的同时,还运用现代基金运作方法,与太平洋保险联手推出《上海职工教育保障计划》,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都来关心和资助职工教育。这一新型的职工教育保障投资机制,已吸引了60余家单位的3000多万元资金。
---创新: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携手创办上海市初级工商管理者(EBA)资格培训及开放式大专学历教育,为广大班组长和基层管理者开辟了一条接受正规培训和学历教育的"绿色通道"。
一个为现代职工素质概念而打造的技能登高和创新计划全面铺开:上海工会在全市职工中开展新一轮"新知识、新技能"职工素质提升活动,发挥工会开展培训和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上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继续倡导职工学习掌握技能"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坚持"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工作方法,大力推广职工岗位培训"自费与资助相结合"、职工练兵"适应与储备相结合"、职工比武"复合与晋级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全面落实素质工程提出的要求。据统计,上海工会每年组织职工参加各级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赛近180万人次,全市有10%的技术工人技能升一级,有5%的职工拥有第二技能,有8%的技术工人成为复合人才。
"素质工程",为上海职工成功地打印出了一张"标签":
---职工创新能力提高了。近三年来,上海广大职工在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中,共计提出合理化建议984.3万项,总共创经济效益逾65亿元。上海市专利申请项数2001年比1999年提高了177.3%,在全国名列前茅。
---职工的技能水平提高了。近两年,在职人数有所减少的情况下,高级技师和技师总数有了明显提高:截至2002年,高级技师和技师占技术工人总数由1998年的0.7%跃升至1.2%。
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上海将有200余万职工拥有信息技术、实用基础英语和法律知识等有关证书,100余万职工的职业技术水平上一个等级,50余万职工拥有第二技能。工会的"素质工程"不仅为上海职工强了"筋骨",也为这座城市增强了竞争力量。 不负众望
"战略上按改革、发展、稳定布局,工作上按稳定、发展、改革操作"。这是党的大政方针,也是上海工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原则。工会不断地把建会和维权的工作重心下移,坚定地和职工一起站在改革的前沿,不仅确保了一方平安,而且不断破解改革中的难题,使"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数字是枯燥的,却很能说明问题:
1998年,上海私营企业建会率仅为3.56%,职工入会率为5.18%,而2003年一季度,上海私营企业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分别达到96.94%和98.49%;
五年来,上海工会23家职业介绍所推荐就业近27.5万人次,上岗录用10.9万人次;
截至2002年底,上海工会实施的"特种重病"、"在职住院"和"退休住院"三项互助保障计划已给付77.18万人次,给付互助金3.94亿元;
五年来,上海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共为69497名职工进行了法律援助服务,无偿代理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案件1474件;4000多家企业建立了工会法律监督组,持证上岗监督员近15000名;
截至2002年底,工会参与的国家立法、地方立法和政府规章制度,就达190余件;
五年来,组织职工合理化建议984.3万项,共创经济效益65亿元; ……
在国民经济的战略大调整中,上海顺利地实现了城市功能、产业结构的划时代调整和历史性飞跃。这一切得力于上海全党上下对"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认识,得力于全市职工的理解支持。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上海各级工会也经受了考验,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今天,一只漂游过五大洋的巨大铁锚,矗立在上海东外滩滨江大道的繁花绿草丛中,此处原是立新船厂所在地。它的附近和远处,是明珠般的汽车城、钢铁城、国家生物医疗基地、信息产业基地……
历经沧桑的铁锚与气势恢弘的现代工业区,交相辉映,象征着上海传统产业的"凤凰涅?",浓缩了几代工人在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转换中所作出的牺牲和奉献。
今天,上海工会和创造着这座城市巨大财富的产业大军,承继着父兄的光荣,创造着绝不逊色于父兄的业绩。他们无愧于所处的时代,无愧于作为共和国领导阶级肩负的使命。 |
作者:唐国才 沈剑虹 钱培坚 张路 陈冰 夏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