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运理论 >> 调查报告 >> 正文
本市印刷、服装行业劳动力成本的调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本市企业的收入分配秩序,企业的劳动力构成和劳动力成本在经营活动中所占地位,为行业工会和企业工会有效开展工资协商谈判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市总工会保障工作部在闸北区总工会、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纺织工会、轻工工会、金山区总工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印刷、服装、轻工行业62家企业开展了企业劳动力成本状况的试点调查。现将本次调查的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企业从业人员和职工基本情况及企业经营现状
  (一)企业从业人员和职工基本情况。
  企业从业人员和职工人数是根据劳动统计指标口径规定统计的,将在企业中从事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劳动者作为从业人员统计;由企业支付工资的在岗人员以及劳动关系仍在企业但并不在岗人员作为职工人数统计。
  1、从业人员、职工人数情况。
  据调查资料统计,62家企业共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在册职工11758人,其中在岗职工9203人,占职工总数78.2%。目前企业的从业人员10200人,其中997人没有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占从业人员9.8%。平均每户国有企业的从业人数和职工人数规模均高于其它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按行业和地区划分,轻工系统的两家企业在从业人数和职工人数方面的规模又是最大的,平均每家企业的从业人员有759人,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达到了1154人。从业人员和职工人数规模最小的是闸北区的印刷企业,平均每户企业的从业人员只有53人,职工人数更少,仅为34人。

  2、离岗职工情况。
  62家企业中存在离岗职工现象的25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0.3%,共有离岗职工2512人,平均每家企业有离岗职工101人。通过对统计数据的观察发现,离岗职工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中,每家企业的平均人数达到了162人,且主要集中在轻工、市属印刷集团所属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中不存在离岗职工现象。
  从业人员、职工人数情况
  单位:人/户
  企业类型从业人数职工人数离岗职工数
  国有企业333 471 162
  集体企业51 55 20
  股份合作88 97 28
  中外合资180 130 0
  私营企业60 66 19
  其他类型158 236 58
  (二)企业生产经营基本状态。
  1、产、销、利状况。
  2002年底,平均每家企业当年期末总产值2536.5万元,销售收入2498.8万元,期末利润115.7万元。剔除9家亏损企业,平均每家企业的期末利润为158.7万元,人均产值13.9万元,人均利润0.7万元。国有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在各种所有制类型中是最高的,但利润水平却不高,人均利润水平处于最低状态。

  若按行业和地区划分,人均利润水平最高的是闸北区印刷行业,人均1.6万元。其次是轻工系统的两家企业,人均1.5万元。人均利润水平最低的是纺织系统的服务行业,人均只有0.11万元。
  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状况
  单位:万元/户
  企业类型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人均利润
  国有企业5323.8 5356.2 186.8 0.56
  集体企业548.0 639.6 41.0 0.80
  股份合作901.2 637.6 20.5 0.23
  中外合资3119.4 3002.0 137.2 0.76
  私营企业714.8 698.2 62.7 1.1
  其他类型2456.7 2429.4 200.7 1.3
  2、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情况。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根据其用途可以分成以下四大类:
  分类名称、用途A类B类C类D类
  成本名称原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
  用途
  用于购买产品生产的原材料
  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所有燃料和动力费用
  职工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和福利费
  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和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所发生的费用
  据调查资料统计,全部被调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总费用为人均12.4万元。其中用于购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成本人均6.4万元,占成本总费用的51.6%;全年人均燃料动力成本支出0.4万元,占总成本3.2%;用于支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以及各种福利支出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人工成本2.8万元,占成本总费用22.65;其余为企业的管理成本支出。
  通过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构成数据的观察发现,因企业所有制的不同,生产经营成本构成存在较大差异。私营企业完全是市场化经营,因此购买的原材料、燃料动力都是市场价,人均原材料成本和燃料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要比其他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要高,分别是64.6%和8.1%,而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最高的是国有企业,为26.5%。

  不同所有制生产经营成本构成表
  单位:%
  企业类型总成本原料成本燃料成本人工成本
  平均100 51.6 3.3 22.5
  国有企业100 57.7 1.9 26.5
  集体企业100 57.4 1.6 17.9
  股份合作100 58.2 2.0 24.6
  中外合资100 51.2 6.5 17.1
  私营企业100 64.6 8.1 18.0
  其他类型100 21.1 2.3 18.5
  二、劳动力成本基本状况
  劳动力成本(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劳动者所产生的一切费用总和,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基本保险、补充保险、商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住房补贴、工会经费、招工招聘费等各种与劳动者有关的费用。另外,支付给离岗职工的生活费也包括在人工成本内。2002年底全部职工和从业人员的人均人工成本为24553元,但由于其身份不同,企业支付给职工中的在岗职工和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以及离岗职工生活费存在着差距。

  1、在岗职工的人工成本及构成。这里所指的在岗职工是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提供劳动报获得工资报酬并由企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的从业人员。2002年平均每个在岗职工的工资收入是17781元,低于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959元的水平。若将企业支付的基本保险、补充保险、商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住房补贴、工会经费都计算在内,则在岗职工的人均人工成本是27962元,其中职工工资在人工成本构成中占63.6%。不同所有制在岗职工人工成本费用主要项目构成
  所有制分类人工成本总费用(元)工资占人工成本(%)社会保险占人工成本(%)公积金占人工成本(%)商业保险占人工成本(%)职工福利占人工成本(%)
  各种所有制平均17962 63.6 14.5 2.8 0.2 4.2
  国有企业34442 52.5 15.8 2.9 0.3 4.2

  集体所有制18089 67.1 10.4 2.7 0.1 7.3
  股份合作制17495 71.2 11.2 2.0 0 4.1
  中外合资25400 70.5 11.2 1.0 0.2 1.8
  私营企业17101 82.9 11.0 1.1 0.2 2.8
  其他所有制22034 77.5 15.2 3.2 0 3.9
  经过对上表的分析发现,私营企业在岗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公积金、商业保险、职工福利五项占在岗职工人工成本的98%,是构成在岗职工人工成本的主体,其中工资在人工成本中所占比重为82.9%,社会保险、公积金占人工成本支出比重只有12.1%,是各种所有制中最低的。同私营企业一样,其它所有制企业的在岗职工人工成本也是由以上五项构成,且占人工成本的比重高达99.8%,不同的是社会保险、公积金的比重要高于私营企业,为18.4%。国有企业在岗职工的人工成本构成与前两种所有制比较呈多样化状态,工资、社会保险、公积金、商业保险、职工福利仅占人工成本75.4%,其中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最低为52.5%,而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占人工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要为职工支出教育费、劳动保护费、住房补贴、工会等费用。可见,私营企业和其它所有制企业是靠降低职工社会保险支出和职工福利待遇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工资在人工成本中的比例。

  2、没有劳动关系的从业人员人工成本支出。
  据调查数据统计,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关系的从业人员人均人工成本支出只有8522元,月均710元。其中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较高,达到了人均22559元的水平,月均1880元,最低的是其他类型所有制企业,人均只有2666元。
  通过企业填写的从业人员岗位工资发放和缴纳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资料观察发现,造成从业人员人工成本低的主要原因:一是聘用的后勤辅助工劳动报酬标准基本上是以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现为570元)为依据,有少部分企业甚至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二是聘用的业务销售人员劳动报酬与业绩挂钩,当没有业绩或完不成指标时只领取最低工资或最低生活费,在有些私营企业中完不成业绩的甚至没有任何收入。三是企业一般不为没有劳动关系的从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基本保险。
  在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是管理岗位上的人均劳动报酬水平最高,他们的报酬要比生产工人高出2至3倍,比辅助工岗位高出3至4倍;而私营企业是生产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水平最高,管理岗位最低,特别是一些技术岗位要比辅助岗位高出5至6倍,比管理岗位高出更多。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很可能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有关。资本、技术、管理、劳动是企业分配的四大要素。生产工人和经营管理者分别以劳动要素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经营管理者在对资本负责的前提下又拥有企业分配方案的决定权。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聘用的经营管理者并非资本的拥有者,因此在决定企业分配方案时提高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比例,同时压低了劳动要素的比例。特别是在目前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有些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根本不对国有资产负责,一旦企业发生经营危机时不是压低职工劳动报酬就是裁员。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一般又是生产资料拥有者,在决定企业分配方案时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的长远目标,因此聘用的生产工人都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劳动报酬水平相应就要高一些。另外,许多私营企业的管理者基本不参与分配,而是将这部分支出转移到了管理成本中,一可以降低企业税费支出,二可以少交或不交个人所得税。综合两方面的因素,使得私营企业生产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要大大高于管理人员。

  3、离岗人员生活费。
  离岗人员作为职工群体的一部分,他们虽然不在工作岗位上为企业创造财富,但也并没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因此按照有关规定,企业仍要为他们支付生活费,这部分费用被列入了企业的人工成本支出。据统计,被调查企业的离岗职工人均离岗生活费4140元,即月均只有345元。虽然离岗职工生活费极低,但它也是企业人工成本的一部分,这部分支出的存在减少了企业的利润。据统计,2002年这些企业支付给离岗职工的生活费总额要占人工成本总费用2.8%。
  4、人工成本投入和产出效益水平。
  据调查资料统计,62家企业的每百元人工成本产出的利润为23元,远远低于2002年全市企业百元人工成本投入产出133元利润的水平。按所有制不同划分,百元人工成本投入产出利润最高的是私营企业为62元,其次是其他各种类型所有制企业51元,最低的是股份合作制企业,百元人工成本投入只产出4元的利润。按行业和地区划分,百元人工成本投入产出利润最高的是闸北区印刷行业96元。其次是轻工系统的两家企业为29元,最低为纺织系统的服装行业,百元人工成本投入只有8元的利润,其中国有企业每投入百元人工成本要亏损14元。
  三、关于上海劳动力成本问题的思考
  1、服装、印刷行业从业人员的劳动工资并不比周边地区高。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职位工资指导价位显示,2002年本市印刷行业平版印刷高级工的平均工资为27600元,最高工资是38500元,电脑照排中级工(无高级工资料)的平均工资是26500元,最高工资为46900元。我们此次调查印刷行业胶印机长的平均工资为20448元,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为36300元、17424元和13668元;胶印机辅工的平均工资为12564元、制版工13644元、装订工更低。而与上海邻近的苏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印刷操作工的平均工资为29158元,最高工资为47287元。
  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本市13个行业的调查,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人均人工成本只有29016元,按该行业劳动报酬占人工成本68.5%折算,人均劳动报酬19876元。其中高级裁剪工的平均工资为15600元,中级工11800元,初级工9000元;中级缝纫工(无高级工资料)的平均工资16500元,初级工10500元。此次调查服装行业裁剪工的平均工资为12408元,最高为13776元,最低是10272元;缝纫工的平均工资是11621元,最高13656元,最低是9420元。邻近上海的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当地服装裁剪工的平均工资为11125元,最高工资为18028元;缝纫工的平均工资是10077元,最高工资为19918元。可见,上海地区传统行业的从业人员工资并不比周边地区高,劳动力工资水平的高低并非是左右资本投向的主要因素。
  2、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社会保险支出占人工成本比重过高,增加了企业人工成本的投入。上海企业目前要为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交缴工资总额43.5%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公积金,如此高的比例,在我国各城市中名列第一,即使与周边国家与地区相比也是第一位的。在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相当的情况下,高比例的社会保险费支出提高了企业人工成本投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为减轻负担,资本拥有者就会将资本投到从业人员社会保险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上海的许多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大量录用外劳力或协保人员,已成为企业调控人工成本的一个主要手段,目的是为了规避社会保险费支出过高,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投入。
  长三角六城市企业缴纳社保费比例
  单位:%
  上海南京昆山杭州宁波嘉兴
  养老保险22.5 21.0 11.0 23.0 20.0 20.0
  医疗保险12.0 8.0 6.0 8.0 11.0 8.0

  失业保险2.0 2.0 1.0不详1.0不详
  工伤保险0.2~0.7不详不详0.4~0.8 0.5
  生育保险0.8不详不详0.5 0.8
  公积金7.0 7.0不详不详不详不详
  3、传统制造业向上海周边地区转移是上海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趋势,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不是影响投资者选择投资地点的主要因素。
  资本的所有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追求的是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上海目前的人工成本(主要是社会保险成本)相对周边地区较高,但人工成本在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所占比例并不大,2002年企业人工成本仅占总成本8.9%,但是上海每百元人工成本创造的利润是其他地区不能比的。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上海百元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的利润是133元,一些新兴行业的百元人工成本创造的利润水平更高,如金融业439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30元,房地产业225元。相比之下,整个制造业的百元人工成本利润只有108元,其中最高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32元,传统的服装、鞋帽制造业只有19元,橡胶制品业14元,家具制造业26元。而此次调查的服装、印刷行业的部分企业,人工成本已占企业总成本的22.6%,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出于利润和发展的考虑,这些行业的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上海周边地区。实际上这也是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挤压的必然结果。

  4、降低商务成本不能一味强调压低人工成本,更不能抑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了劳动力的价格。随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上海需要一大批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劳动者,要使这一群体进得来留得住,对这一人力资源价值的定位要合理。目前这一群体的价格水平决定了上海的人工成本总体不会下降,为降低商务成本仅靠降低劳动力价格这一手段是不够的,这只能降低上海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利于上海的发展,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做好服务工作。
  另外,降低商务成本不能抑制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上海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已不能满足劳动者对劳动力再生产的需求,一味抑制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不利于保护广大劳动者的权益。事实上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大部分行业和企业是不起作用的,因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原本就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但由于最低工资标准太低,某些企业就利用这一点故意压低从业人员报酬,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关于工会参与推进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开展劳动力成本调查,促进企业建立内部工资支付制度。
  工会组织要积极参与企业收入分配方案的研究和制订,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可通过开展劳动力成本调查,对主要岗位的劳动力成本进行测算,制订符合行业或企业实际情况的岗位工资标准,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如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等,促进企业建立以《劳动法》、《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等法律、法规为准则的企业内部工资制度。企业内部工资制度必须经职代会讨论,工会组织要经常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2、参与制订符合劳动力市场价位的企业工资水平和分配方案,理顺企业内收入分配
  秩序。针对目前许多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与市场价位脱节,一般岗位的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劳动力市场价,而关键、重要岗位职工的工资水平又普遍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造成这些岗位的人才大量流失的实际情况,各级工会要加强研究劳动力价位水平及职位工资变动情况,并参与企业内工资分配方案的制订,探索符合本企业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和办法,为理顺企业内收入分配关系,改善内部收入分配秩序出谋划策。分配方案要向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倾斜,确保这些岗位的人才不流失,充分体现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
  3、提高工资集体协商水平,制订行业和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
  工会组织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就职工工资水平及增减幅度、分配方案、分配形式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同行政方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协议。行业工会要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参与研究制订本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根据放管结合、分类指导的原则,指导基层工会开展企业内工资集体协商,制订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行业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报上级工会备案并定期开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同级工会在自行监督的同时可以要求上级工会参与监督,确保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落实。
  4、探索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的比例关系,发展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
  股份合作制使职工收入结构转向多元化,因此企业工会要认真探索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的比例关系,督促企业在遵循按劳分配原则下制订工资分配方案,对持股职工和未持股职工要同工同酬,并在规定范围内享受同等津贴、补贴及其它保险福利待遇。
  以国有股为主体的企业,工会组织应配合行政采取长效行为,控制人工成本的不合理增长,避免吃光分净现象,在确保投资者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的同时,保证职工获得较为合理的劳动收入。
  在经营者持大股的企业,为有效防止经营者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人为压低工资水平,以求较高的投资回报,造成职工收入结构失衡的状况,工会组织要根据企业和行业实际,提出符合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工资分配意见,充分发挥和调动经营者和职工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后劲。
  5、保证外来劳动力的经济利益不受侵害。
  外来劳动力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应与企业职工同工同酬,工会组织应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本市外劳力参加社会保险的有关法规,保障外劳力的合法权益。尤其是私营企业,往往采取不规范用工、故意压低外劳力的工资水平和不缴纳外劳力社会保险等手段控制人工成本。因此私营企业的工会组织和上级工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指导企业主规范、合理用工,保障外劳力的经济权益不受侵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