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运理论 >> 理论研究 >> 正文
在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表述为国有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指导原则。

  十七大提出的“人文关怀”,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的基础上,特别把“人文关怀”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起来,将“人文关怀”延伸到如何正确妥善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这就使“人文关怀”的内涵得到了扩展。而提出“心理疏导”,则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心灵的沟通和人性的审视,通过沟通、解释和理解等方式去化解人的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心理障碍,以有效调节人们不断增长的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和自我实现的多层次心理与生理需求,从而使人的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国企新一轮改革调整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很多国有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一些企业资产进行了重组兼并,一些企业人员作了重新调整,部分职工进行了分流安置。在这一进程中,各方权益在调整、整合中思想上易引发矛盾冲突,部分职工甚至会产生困惑和抵触情绪,若处理不当会给国有企业的再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阻力。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优势,切实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有效载体,强化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工作在国企新一轮改革调整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工作在理念上的创新,更是工作方法的创新。人文关怀中渗透着心理疏导,选择心理疏导方式本身就体现着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则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有效手段,二者都是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宗旨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当前发展形势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保证国企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的成功之道。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太平洋机电集团,作为上海电气下属的一家国有集团公司,目前所推行的“三新两化”战略(新产品、新基地、新机制、现代化、国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人员的调整分流安置、资产的兼并重组,更涉及资源的优化、管理的融合以及人力资源的再分配。在实施“三新两化”战略过程中,集团下属各企业在整合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碰撞与磨合,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地沟通和疏导,会导致企业间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抵消甚至丧失“优势+优势”的整合效应。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可以加快推进集团文化建设,从而用新的企业愿景、价值观念、企业道德和经营理念来统一职工的思想,规范、约束、激励企业行为,切实为集团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强化国企内部管理、维护职工利益的现实需求。集团在转型过程中,由于涉及利益调整,会产生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问题、企业与职工间的利益平衡问题,职工对岗位及工资报酬的满意度问题等。如果我们在问题发生之前做好与职工的交流和沟通工作,从感情上理解体谅职工的“苦处”,从行为上为职工多办实事,从政策制度上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从而进一步消除诱发职工心理失衡的不稳定因素,把职工的思想凝聚到集团的发展上来,把职工的行为调试到集团的规范管理上来,减少职工对企业改革调整产生的后顾之忧,从而降低企业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心理和谐,这也是集团在调整转型、扩大发展、加强管理、维护职工利益的现实需求。

  3、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解决职工思想矛盾的政治需要。太平洋机电集团下属的十几家企业在自身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了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体系,这种不同也造成了各企业职工间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差异化,需要我们加强关心与引导。特别是在当前部分企业效益出现下滑、一些职工收入减少,部分职工甚至管理干部思想问题和心理压力交织凸现的情况下,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当前不可忽缺的重要工作。如果我们将“人文关怀”式的沟通理念融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肯定职工的个体价值,关心职工的成长需求,尊重职工在推进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职工心理的调试和启发解决存在的思想问题,常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就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要根据企业职工的实际需要,在充分尊重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围绕人的潜质潜能发掘、素质修养提高和理想价值实现等方面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

  根据调研,目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中存在着这样几种矛盾心态:

  (1)既对企业发展前途担忧,又不愿离开企业自谋生路,反映出进取观念、技术方面的底气不足。

  (2)既认为原有机制较为落后,要改革,但又怕改革会革到自己头上,导致自身利益受损。

  (3)既抱怨收入低、待遇福利不好,又感觉在国有企业较为稳当、有依靠,反映出内心的犹豫心理。

  (4)既埋怨领导干部工作没有思路,自己又拿不出办法和措施,行为上不主动配合,常常埋怨和指责。

  (5)既想保住自己的岗位,又不太珍惜岗位,固守陈规,创新进取不足,甚至得过且过混日子。

  这些想法和做法,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解决,不仅会影响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企业的凝聚力号召力,还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力和发展前景。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认为在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1、从职工的思想观念上加强引导。观念转变的速度决定企业发展的速度,观念转变的力度决定企业改革的力度,因此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点就是要加强对职工思想观念的引导。观念的转变要着力解决价值取向、思维模式、思想方法的问题,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去引领职工正确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去统领企业的各项工作。我们不仅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形势教育和理论的武装,使干部职工的思想融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大环境,还要联系企业发展的实际,不断加强对各类政策法规的学习,积极强化学习型组织创建,通过知识与观念的更新,创新思路、转变观念。如太平洋机电集团下属的一纺机械有限公司,针对职工对企业、对市场、对国际国内发展状况的困惑和迷茫,开展一系列形势任务教育,引导职工正视国家发展规划、顺应城市发展定位、搞清产业发展方向,理性对待改革与调整的关系。通过召开中层干部大会、党小组及班组会议,与职工一起对当前面临的各种形势及市场进行分析,引导职工理解竞争的含义,理解从“对抗竞争”到“合作竞争”理念的转变,明晰企业间联盟和协作对集团“做精、做优、做大”目标的支撑作用,从而统一全员思想。一纺机械党政还将现阶段关系到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比如场地搬迁问题、人员机构调整问题,告知广大职工,鼓励职工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及时采纳职工的建设性意见,引导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企业的改革调整工作中。

  2、从制度建设上来优化行为。职工与职工之间的思想差异、素质差异和职工自身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出现的思想波动和行为失衡,要求我们必须用“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方式来制定相应的制度,以规范职工的行为,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行为缺陷,防止因思想变化、情绪波动出现的违规行为。比如在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中,对职工的合理诉求要积极维护,而对职工提出的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正确引导,还要通过规范的制度和有效的情感沟通,对职工进行调节,使其行为合乎企业的要求。要定期做好对现行制度的清理和修订工作,在建立健全新的制度中充分“以人为本”精神与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保证管理行为与企业精神理念的一致性。

  3、从氛围上来营造平等和谐。在企业中我们要突出职工的主体意识,真正体现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作为领导干部,在言行上要尊重和关心职工,在工作上要理解和信任职工,要畅通听取和收集职工建议和意见的渠道,可在班组设立“职工建议箱”,通过公司内部局域网开辟“职工论谈”栏目,召开班组长对话、定期深入车间班组进行调研等途径,及时关心并解决职工思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企业,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办法、待遇分配方案时,要事先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同时还要积极为职工发展创设适宜的工作环境,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的人际环境和企业氛围,使企业成为职工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沃土。如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积极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在企业内建立了领导联系群众机制,公司党政工领导每季度坚持深入车间,倾听职工群众心声。为增进职工代表对企业的了解,企业建立了职工代表与党政领导咨询对话制度,通过定期召开交流对话会,将企业工作的重点、公司发展思路及时与广大职工见面沟通,真正达到相互交流,共同促进的目的。在公司重组搬迁过程中,公司党政换位思考,与职工开展了一对一的对话交流,详细了解职工的想法和困惑,向职工详细讲清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发展规模和人员需求,做到实事求是分析、明明白白告知。这些有效的人文关怀和善解人意的思想疏导,有效化解了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冲突,目前企业的重组搬迁工作处于平稳有序状态,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体现,是对人的生命和生存意义上的关怀,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认可,在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发展的背景下,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代表了一种亲和的组织态度、一种积极的组织行为,在目前物质需求不能完全满足职工需求的阶段,更多地将尊重人格、关注人的精神需求、激发人的创造性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职工参与,每一项政策出台必须得到广大职工认可,自始至终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相互交融的建设局面,从而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统一,实现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和职工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来源: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工会  作者:杨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