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由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工人运动研究会主办的“工会参与社会治理”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建设培训班在科学会堂举行。
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肖堃涛在动员讲话中要求站在促进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切实加强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他指出,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是工会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工会组织“去行政化”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工会力量、激发基层活力的重要途径。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顺应政府社会合作共治的趋势要求,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培育、发展、凝聚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枢纽,把更多的职工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要树立工会与社会组织“伙伴关系”的理念,逐步完善工会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模式。要把加强工会社工队伍建设作为推进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施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联动,努力创新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市总工会副主席、市工运研究会会长周志军在培训班总结时指出,今后,社会人群势必会越来越多地纳入到社会组织之中,社会组织也势必会取得新的大发展。工会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将有助于利用各方资源,延伸服务手臂,更好地满足职工需求、发展职工权益,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影响力。
培训课上,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马伊里、市社团局登记处处长曾群等领导深入浅出地为在场学员讲解了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与核心工作,完善知识结构。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主任吕朝、浦东新区总工会副主席张剑铭则作为社会组织与基层工会代表上台分享了各自工作中的经验与心得。作为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先行者,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有关负责人也向大家介绍了旗下星惠企业社工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来自全市各区县的工会工作者和机关干部近百人参加了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