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领导讲话 >> 正文
何惠娟在2013年上海市女职工周末学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女职工委员会主任

何惠娟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全市女职工周末学校的校长们:

  大家下午好!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我们相聚在这充满活力的上海开放大学,举办“2013年上海市女职工周末学校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妇联、上海开放大学向到会的领导、专家、嘉宾和大力支持本次活动的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对长期从事女职工周末学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同志们致以亲切慰问!

  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海市各级女职工委员会以女职工周末学校为平台,大力开展女职工提升素质行动,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和做法。刚才闵行区、宝纲、静安凯迪克大厦和宝山医务工会4家示范学校交流了他们在周末学校的规范管理、资源整合、课程开发、办学模式等方面成功做法,这些经验值得大家很好的学习和借鉴。

  目前,全市已建立女职工周末学校890所,每年有十几万女职工在此参加学习、提升素质。转型时期,女职工周末学校在提升女职工素质方面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然而目前周末学校在女职工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提升女职工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等课程设置方面还需要改进和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周末学校内循环发展模式,缺乏外部的考核和激励。目前周末学校大多是内部办学的模式,较多企业都是根据临时需要而开展着短期培训,学分的计算、证书的通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习培训与个人发展提高没有建立很好的桥梁,使得周末学校对女职工的激励作用有限。二是培训内容不能满足职工多元化需要。问卷显示,女职工周末学校的讲座,培训内容比较单一,女职工参加教育培训和专题讲座的时间有限,对学历和技术技能的提升效果不明显。三是周末学校的办学形式有待创新。可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使女职工不受时间限制、不受人数限制地开展自我学习有待进一步突破。四是周末学校的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如一些周末学校没有加强工作的计划性、没有拓宽师资渠道等等问题,难以发挥周末学校真正的作用。

  今年,市总女职工委员会建立了“女职工周末学校学习服务超市”,成立由健康保健、心理调适、人际沟通、形象设计、艺术修养五大类别近百名专业讲师组成的讲师团,推出了系列培训菜单,共开设有五大类别近百门课程,并制定了《上海市女职工周末学校专家讲师团管理办法》,使周末学校培训和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今天借第十五届家庭教育宣传周之际,我们特举办“2013年上海市女职工周末学校开学典礼”,通过经验交流、成立学习沙龙、密切与开放大学的合作,来进一步探索周末学校健康发展新路。下面,我就进一步深化女职工素质提升行动,办好周末学校提几点希望与要求:

  首先,要进一步保障女职工受教育权利。

  各级工会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中,关注并强化对女职工的培训。要充分了解女职工的困惑和需求,提供女职工学习的机会、合理保证女职工学习的时间、提供一定的培训经费,从人力、物力上支持女职工周末学校建设。建立女职工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坚持多渠道筹集、多方面分担的原则,逐步构建政府财政投人、社会资金支持、企业经费保证、职工适当承担的多元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体系,保证工资总额2%的教育培训经费以及教育附加费对职工的投入,并保证女职工使用的比例。女职工周末学校在充分了解女职工的需求的基础上,与企业形成互补,丰富女职工的精神生活,提高女职工的凝聚力,为女职工建功立业提供新的动力。

  第二,要进一步增强女职工培训实效。

  女职工周末学校教育培训要结合实际,体现行业特色、女职工特点,真正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中去,整合多方优势以达到通力合作,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学习内容要有长远规划,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做到项目化、专业化、实效性。当前女职工的需求是继续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和实用知识培训,要针对职业女性的需求和特点,开发各类教育培训课程和资源,培育专业师资队伍。要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广泛性。学习形式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微课程、网上学校、IPTV、论坛等办学模式,激励女职工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业务技术水平和生活质量。

  第三,要进一步健全女职工终身学习激励机制。

  整合各方资源,借势借力,统筹安排,积极探索女职工培训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联合市教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努力使周末学校颁发的各类证书形成系列,与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机制相衔接。联合有资质的各类培训机构,共同开发、实施工学结合的教育培训课程,使培训成果得到社会认可。设立女职工终身学习档案库,将培训成果与职工个人发展挂钩。建立周末学校培训与岗位成才联动机制,将培训学习与技能比赛、技能鉴定、职业晋级有机结合。

  最后,祝愿上海市女职工周末学校在上海创新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成为上海职业女性充实知识的新课堂、提升技能的新基地、参与竞争的新平台、实现梦想的新起点!

  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