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领导讲话 >> 正文
杜仁伟在2014年上海浦东新区建设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组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3月18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4年上海浦东新区建设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组委会(扩大)会议。刚才浦东新区总工会副主席张剑铭同志回顾总结了2013年竞赛情况,并介绍了2014年竞赛思路。大家对竞赛方案也发表了真知灼见。浦东新区建设示范性劳动竞赛自2011年9月启动以来,始终坚持聚焦重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始终坚持激发活力:基层创造活力、职工创新活力、企业创效活力,始终坚持搭建平台:实践平台、推进平台、激励平台和互动平台,竞赛覆盖面不断扩大,竞赛载体不断创新,竞赛成效不断显现,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在此,我代表市总工会感谢浦东新区区委、区府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感谢浦东新区及金融等相关产业、地区工会的精心组织和积极探索!

  下面,我想就今年的竞赛工作,谈三点想法。

  一、着眼全局,增强竞赛的广泛性。首先是竞赛组织架构上要体现广泛性。今天会议上,增设了临港赛区、迪士尼赛区,组委会成员单位增加了国际旅游度假区工程指挥部和南汇新城镇,浦东新区建设劳动竞赛组织机构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我们知道,区域发展是指浦东新区整个地域的建设和发展。自贸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世博等,都在浦东新区的区域内。离开自贸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世博,这些当前和未来发展的热点,浦东新区建设发展的战略意义将会明显不同。今年新区人大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也强调指出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契机,金融、航运、贸易等核心功能推动,临港、迪士尼、世博前滩等重点区域支撑”对浦东新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我们要把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示范性劳动竞赛、中国(上海)自贸区“当好改革排头兵、岗位建功自贸区”主题实践活动与促进区域发展浦东新区建设示范性劳动竞赛对接起来,真正实现:组织架构上,相互交融;活动开展上,相互促进;效果呈现上,相互叠加。搭建示范性劳动竞赛组织架构,就像建造一座大厦,各个赛区、各个成员单位必须相互支撑、相互连接、相互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必须打破行政体制壁垒、跨越工会组织隶属关系,打造体系化的劳动竞赛组织构架,实现条块结合、区域融合,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智慧,同台竞赛,共同发展。其次,在竞赛参与面上要体现广泛性。示范性劳动竞赛应该覆盖浦东整个区域,覆盖浦东所有行业,覆盖浦东全体职工。尤其要以非公企业为重点对象,要以工业园区带动更多企业,以规模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动员企业和职工广泛参与劳动竞赛。2012年,我们下发了《关于深化本市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的指导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劳动竞赛覆盖本市已建会的规模以上实体实地型非公企业达到80%以上,参赛职工达到已建会的规模以上实体实地型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的80%以上。希望浦东新区作为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赛区,要率先实现这个目标。

  二、聚焦重点,增强竞赛的实效性。示范性劳动竞赛要聚焦涉及民生服务的重点单位,聚焦金融、航运等重点行业,聚焦自贸区、迪士尼、临港、世博等重点地区,加大推进力度,体现竞赛作为,体现对全国的影响。竞赛活动的核心是“见人见物见精神”,我们要着力在劳动竞赛“六型”上见成效。一是增值型,不是简单地靠加班加点,而是通过技术革新、优化流程、实施先进操作法来增加附加值;二是攻关型,通过组织攻关,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三是技能型,上海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刚刚达到28%,比江苏要低,市总工会正积极推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推动建立中小微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四是创新型,通过搭建科技节、科技周等活动平台,着力深化“五小”、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五是节约型,当前上海节能减排任务很重,时光辉副市长在市总工会调研时,特别强调工会组织要在推动节能减排及节能减排(JJ)小组活动上发挥作用。我们开展竞赛要把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作为劳动竞赛的重要内容;六是优质型,就是讲的窗口服务要一流水平、优质服务。我们要围绕“六型”开展劳动竞赛,形成一批典型经验,涌现一批先进人物。另一方面,我们要激发基层活力。要在深化劳动竞赛上出实招、办实事、敢创新,我们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转变作风,重心下移。“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我们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充分激发基层工会、一线班组的活力。开展劳动竞赛,重在凝心聚力、激发活力,重在体现个性、注重实效,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劳动竞赛方案的设立、活动载体的设计、活动推进的策划,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大胆闯、大胆试;要大力倡导求实、务实、朴实、扎实的工作作风,着力加强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帮助基层开展品牌化设计、项目化打造、个性化推进,鼓励企业、园区开展“一企一品”、“一区一特色”劳动竞赛,不搞“一刀切”,不搞“大呼隆”,特别要加强对民营、外资等企业经营方式、生产组织形式、文化价值认同、职工队伍特点的研究,帮助基层工会根据企业、园区发展实际,寻找符合企业特点的劳动竞赛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有效载体,以更好地赢得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企业方的支持度。

  三、注重探索,增强竞赛的示范性。作为区域性劳动竞赛,要善于探索。要在全市形成有引领性、示范性的经验。最近,全总提出要建立劳动竞赛评估机制,进一步增强示范性劳动竞赛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示范性劳动竞赛不断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劳动竞赛评估机制是检验劳动竞赛成效和推动竞赛发展的有效措施。浦东新区建设示范性劳动竞赛已经开展了3年,应该到了总结经验、评价成效阶段。我们要探索建立劳动竞赛的评价方法,把职工满意不满意、党政认可不认可、社会认同不认同作为评价劳动竞赛的重要依据,把劳动竞赛在提升职工素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社会管理、优化窗口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作为评价重点,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逐步实现劳动竞赛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我们可以先在某个分赛区先行试点,探索制定评价制度,成熟后在浦东新区全面推行,并逐步在全市“8+1”示范性劳动竞赛面上推广。同时,浦东新区总工会主席姜鸣同志提出了劳动竞赛要借助社会力量,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我希望浦东新区在这方面也要加大探索力度,为全市工会的劳动竞赛工作提供成功经验。

  同志们,让我们上下联动、条块联手、区域联合,进一步健全组织架构,创新活动方式,完善评估机制,深化示范性劳动竞赛,为浦东新区的二次创业再建新功,为全市劳动竞赛提供智力支撑和经验支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