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努力开创新时代上海工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8年1月15日) (审议稿) 各位委员,同志们: 受市总工会常委会委托,我向全委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7年主要工作 一年来,在市委和全总的领导下,上海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力做好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各项工作,统筹推进深化工会改革的各项任务,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切实履行工会职责,开启了新时代上海工会事业发展的新征程。 (一)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动员广大职工凝心聚力、共促发展 一是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制定上海工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总体计划,通过举行报告会、召开座谈会、举办研修班、组织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发挥劳动报作为市总机关报的优势作用,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确立的宏伟蓝图、目标任务,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牢固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立党的十九大上海劳模代表宣讲团,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等活动,推动十九大精神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园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夯实了广大职工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全市职工群众、各级工会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对工人阶级、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二是组织引领广大职工建功立业。聚焦国家战略和上海工作大局,深入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竞赛,动员全市职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挥主力军作用。集中评选产生3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30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9个全国工人先锋号和176家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596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300个上海市工人先锋号,对区局(产业)工会开展的劳动竞赛实施市级专项表彰,引导职工学习先进、争做先进、赶超先进。开展劳动竞赛第三方评估,建立竞赛观察员制度,有效提升竞赛质量。 三是持续推动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实施“百万在岗人员学力提升行动计划”,做好公益乐学、EBA培训等各项工作,持续提升职工的综合素养。举办上海职工科技节,在全国“双创”活动周期间开展工匠创客论坛等各项活动,选树第二批94名上海工匠,各区局产业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工匠培养工作,命名一批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制作《上海工匠》画册及电视专题片,与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举办工匠研修班,实施授权发明专利奖励、技能晋级奖励、带教师傅奖励等,激发职工学技术、学技能的积极性。 (二)持续深化改革,推动上海工会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是研究谋划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根据中央和市委要求,牵头制定本市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工作方案,并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人社局等40余家部门和单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查找问题短板,提出对策措施。牵头成立文件起草小组,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改革思路,坚持中央总体部署和上海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相结合,坚持政策集成和政策创新相结合,初步形成《关于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确保中央关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精神要求,在本市得到有力有效的贯彻落实。 二是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以全总在上海召开全国工会推广顾村经验观摩交流会为契机,出台推进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召开全市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推进会,实现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全市全覆盖。拓展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内涵,推动“小三级”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体系中切实发挥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新型就业群体入会建会方式,长宁区、浦东新区、徐汇区、普陀区成立家政行业工会,杨浦区成立医养照护行业工会,青浦区成立快递物流行业工会,普陀区成立网约送餐行业工会,徐汇区成立房产中介行业工会,浦东新区、机场集团条块结合共同推进浦东机场区域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把更多流动、分散、灵活就业群体凝聚到工会组织中来。 三是研究启动国企工会改革。以中央、市委加强国企党建、深化国企改革为契机,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党委等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本市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改革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把协调劳动关系相关制度机制纳入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切实加强国企工会思想政治、组织队伍和作风建设。制定全市国企工会改革总体推进计划,确定改革试点单位,进一步推动国企工会在全市工会工作中发挥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四是实施工会经费监督体系改革。制定推进工会内部审计、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职工会员监督“四位一体”立体经审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工会资产和经费自我监督为主的工作格局实现改革突破。自觉接受国家审计监督,与市审计局联合召开改革推进会,推动各区总经审会对接同级审计业务主管部门,形成审计工作合力。继续强化工会内部审计主体作用,加强市、区局(产业)两级工会预决算审查审计。建立第三方审计机构备选库,加大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工作力度。完善和普及基层工会经审工作台账,推进基层工会审计结果公开。 (三)创新维权服务方式方法,切实维护和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参与《上海市职代会条例》修订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条例修正案,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推进职代会制度中的主体责任、规范非公企业重大改革调整中的民主程序、强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职责等,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积极参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指导线及医疗、养老、工伤、卫生、住房公积金等相关民生保障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及时反映职工意见、表达工会主张。会同市国资委修改完善《上海市国有控股公司章程指引》,增加职代会制度专门章节,强化企业董事会审议劳动关系重大事项职责等相关内容,从根本上、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二是完善工会维权工作体系。组织召开市厂务公开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带动和促进全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健康发展。联合市高院、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制定《关于共同加强本市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工作的意见》,与市一中院、二中院等签署深度合作会商纪要,形成多方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工作格局。加强群体性劳资纠纷预防化解,督促改革调整企业依法、妥善处置职工切身利益事项。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实体化运作职工法律援助站点291个,为职工提供代写法律文书、协商协调、仲裁诉讼代理服务等2.6万起。制定实施工会定向劳动法律监督和归集管理失信信息办法,推动违规企业组建工会、建立职代会制度、开展集体协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指导河道养护等行业开展集体协商,编印《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文本》,在钟表行业等公布主体工种平均工资水平。积极推进上海工会劳动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做好职业病防治、防暑降温等各项工作,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三是贴心做好服务职工工作。联合市人社局等制定《关于加强服务职工经费保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安全生产费、工会经费等相关政策和操作标准。落实好12项服务职工实事项目,强化第三方评估,会员服务卡、职工疗休养、爱心妈咪小屋等项目的市总补贴资金近1亿元、受益人数比上年度增长7.5%,大病职工慰问等新增项目受到广泛好评。依托会员服务卡开展各类普惠活动,持续开展元旦春节送温暖、金秋助学、农民工关爱、就业援助等系列活动,全年各级工会共筹措送温暖资金1.97亿元,发放助学资金2534.5万元,为职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1.6万人次,有力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扎实推进“四项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全年共给付12.5亿元保障金,惠及212.52万人次,创新“在职住院保障计划”自动给付方式,有效发挥“职工第二医保”作用。深化基层(职工)服务站建设,建立95家“户外工作驿站”,进一步拓展站点服务功能。积极推进职工亲子工作室建设。 四是注重职工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全市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市文广局、市体育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推动各区工人文化宫退租还文、公益转型,年内各区工人文化宫全部纳入公益一类,职工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广泛搭建职工文体活动参与展示平台,开展职工文艺节目征集与汇演,会同东方电视台打造庆祝五一特别节目,举办班组(团队)文化网络大奖赛、微电影节、“四季大联赛”、全国职工摄影展等各项活动,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是创新网上工会建设。制定《上海工会网上工作行动计划》,强化网上服务平台和工作平台一体化联动建设。优化网上服务平台,开发建设“申工社”APP2.0版本,网上整合推出50多个服务职工项目。实施网上工作平台迭代开发计划,完成组织管理、会员管理、网上入会等20个业务应用系统及10个办公通用模块的开发建设。至2017年年底,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录入329万实名会员、7.3万多个工会组织的相关信息。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配合全总举办“网络·劳动·安全——移动互联时代的挑战与责任”分论坛。 (四)强化工会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水平 一是加强调研,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组织开展五年一次的全市职工队伍状况大调查,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把握职工队伍的结构特征、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制定市总机关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和职工制度,开展“争当工会改革实干家,争做职工信赖娘家人”活动,推动机关领导干部下基层、进企业、访职工、抓调研、办实事常态化制度化。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开展新任区局(产业)工会领导班子成员等专题培训,工会劳动保护干部、经审干部等专项业务培训,网上工作平台、帮扶系统等操作实务培训,不断提升教育培训工作实效。加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将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初任培训时间从原来的1周延长至1个月,全年共对1200多人次开展4期初任培训、10期轮训;丰富教学形式、创新课程体系,花大力气提升其职业认识、职业精神和职业水平。 三是加强考核督查,确保工作落地。以职工评价、基层评价为导向,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会考核办法和考核体系。组织开展工会改革落实情况督查,通过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征求同级党委意见、进行职工满意测评等方式,全面调查了解各区工会改革主要指标及特色创新工作的落实情况,指导帮助各区工会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实效。根据全总要求,开展基层工会经费专项督查,确保工会经费规范有效用于开展工会活动、服务职工会员。 四是加强党的建设,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市总机关部室和直管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推进管办分开、协同协作。深化建家评家活动,评选产生一批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单位,激发了基层工会的建家积极性。持续推进工会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会资产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了工会经费支出结构。落实工会对口援助各项工作,全年完成31个援助项目,援助资金1000余万元。基本完成《工会志》编纂,工会对外交流、老干部、信访、信息、统计、年鉴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过去一年上海工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有效覆盖面还不够广,特别是工会组织在小微非公企业、流动分散灵活等新型就业群体中还有很多盲区和空白点,一些工作项目和活动在中小非公企业难以有效开展,与“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有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二是基层工会工作力量仍然较为薄弱,街镇、园区等“小三级”工会“无人办事”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基层工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难以真正实现“转起来、活起来”。三是工会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还不到位,一些工会干部专业能力不强,法律、政策、业务知识和学网知网用网等素质能力亟待提高,有些工会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了解职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需要加强,个别工会干部精神状态不够振奋,难以适应形势任务的新要求。对于上述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2018年主要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的一年。党的十九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十一届市委三次全会要求,上海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着力构筑上海发展的功能、先发、品牌、人才战略优势,打响上海制造、上海服务、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总十六届七次执委会议通过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目标任务建功立业的决议,明确了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新要求。2018年也是全国和上海工代会召开之年。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全总要求,以筹备召开上海市工代会为契机,认真贯彻全国工代会精神,努力把上海工会工作做得更好。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职工群众的就业及其发展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重大变化,工会工作必须把握大局顺应大势。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对职工技能素质、创新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工会助力职工素质提升、服务职工全面发展必须切实加强注重实效。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共享经济催生大量的新业态和新岗位,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运作方式以及职工的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必须主动调整与时俱进。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职工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长;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工会工作必须不断改革持续创新。 2018年上海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团结凝聚广大职工群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上海“五个中心”、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添砖加瓦、贡献智慧力量;紧紧围绕党对群团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把握上海工会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注重从全面、深入、成效的角度,坚定不移、毫不松懈地推进和深化改革,持之以恒在转职能中更好地履职尽责、在转方式中更好地提高工作实效、在转作风中更好地联系职工群众,推动工会工作整体长远发展;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做大事、善做小事,全面维护和发展职工群众各方面的合法权益,把工会打造成温馨的职工之家,使工会干部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 2018年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确保新时代工会事业和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切实肩负起组织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要切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耳入脑入心。认真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提出的新希望、新要求,凝聚和激励广大职工群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面向基层一线、深入职工群众,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入班组、到岗位。创新学习宣传方式,善于运用职工群众乐于接受、便于理解的方式方法,全面准确、深入细致地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说明白,让职工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二要切实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引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为载体,以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工群众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职业操守、精神境界等各方面,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把“个人梦”“职业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人共享、人人尽责。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联合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等地革命纪念馆,举办革命圣地巡回展览。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举办“时代领跑者”劳模风采主题展览,常态化开展“访劳模、爱劳模、学劳模、争当劳模”活动。举办庆祝“五一”节特别节目,开展劳模年度人物选树和上海工匠宣传,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三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好政治方向关、舆论引导关、价值取向关。坚决守住不能出现任何形式的“独立工会”“第二工会”的底线,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加强对职工队伍稳定情况的分析研判,切实保障劳工领域政治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注重规范改革调整企业集体协商和职代会民主程序,在保障职工权益的同时,教育引导职工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和意见主张,自觉维护社会发展稳定大局。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作为。聚焦上海着力构筑四个方面战略优势、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的工作大局,切实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发挥工会优势、体现工会特色、展现工会作为。 一要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做好本市实施意见出台等相关工作,明确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围绕尊重和保障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提高产业工人的技术技能素质、健全产业工人维权保障机制、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营造尊重劳动和尊重产业工人的社会氛围等工作重点,加大改革落实和任务推进力度,加快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为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源泉和支撑保障。配合中组部、全国总工会和浦东干部学院举办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高级研修班,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贡献。 二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主动融入党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积极参与区域党建大走访等各项活动。发挥工会依法组建的优势,积极推动工会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服务覆盖。发挥工会服务机制、活动方式的优势,统筹区域资源,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工会广泛联系职工的优势,针对职工思想实际做好思想引导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优势,推进劳资协商共赢,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发挥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优势,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引导。探索根据产业和职工分布,建立工会基本网格单元,对接党政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网格体系,实施统筹管理、精准服务。 三要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党政主导的职工维权格局,发挥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平台机制作用,健全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层多元的协商协调机制,推动市、区、街镇三级进一步健全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和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贯彻《上海市职代会条例》《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修正案,重点推进非公企业职代会和集体协商扩大建制、提质增效、规范运行。完善工会、法院、人社、司法“四方联动”机制,推动市、区、街镇全面建立多元预防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工作体系。完善工会法律援助、劳动法律监督、集体协商、民主管理“四位一体”的工会维权体系。强化工会定向劳动法律监督,推动各区有效运用工会“两书”等,依法对违法违规企业实施监督。 四要广泛组织职工岗位建功。深入开展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进一步发挥职工群众在实施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修改完善本市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评选管理办法,开展2018年度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评选。继续实施劳动竞赛市级专项表彰,推动区局(产业)工会及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广泛开展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点的劳动竞赛,不断扩大竞赛覆盖面、提高竞赛参与率。深化群众性科技创新、技能提升活动,推进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建设并完善管理办法,促进其有效运作、发挥作用;选树第三批上海工匠,组织动员区局(产业)工会广泛开展工匠培养选树活动;设立并首次评选全市职工创新成果奖,引导职工岗位创新、岗位建功。深化团队创先争优、“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班组活力。 (三)竭诚服务职工群众,让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落实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职工满意为标准,坚持精准服务、普惠要求、公正原则、互济特性,广搭平台、丰富内容,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一要提升源头维权实效。积极参与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挥市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平台作用,推动完善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调整机制,重点推动建立公共服务行业等工资增长机制。推动完善各项社保制度,关注工伤保险、住房保障、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相关政策的修订完善和贯彻实施。加强对职工劳动就业、福利保障、安全生产需求变化情况的分析研判,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加快研究新型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要提高实事项目受益面感受度。统筹资源形成服务职工整体合力。高质量按节点完成新增1000家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市政府实事项目。深入实施维权服务、技能晋升、健康服务、生活服务、帮扶救助、文体服务等6大类9项市总实事项目。推动各区局产业工会争取行政支持、整合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实施服务职工实事项目,在全市形成联动效应。继续做好“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传统品牌,加大对特殊困难职工群众的关爱和帮扶力度。积极参与《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落实,从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推进职业病防治、推广职业卫生防护工具包、参与健康企事业单位建设、开展放心职工食堂建设等入手,切实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优化完善互助保障计划“自动给付”流程,扩大互助保障的覆盖面、受益面。 三要着力服务职工全面发展。围绕提高职工知识、技能、创新素养,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层次。推动职工文化建设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在文化阵地建设、文化产品配送等方面与公共文化资源实行双向开放和共享,把更多优质文化服务、文化产品送入园区、楼宇、企业。坚持“工人的学校和乐园”的职能定位,实现市、区两级工人文化宫全面回归公益,推进各区工人文化宫新建修缮和优化功能。实施职工文化人才培养和职工文艺创作支持计划。创新开展“公益乐学”职工文化服务项目。坚持文化惠民,推进职工文化繁荣兴盛。统筹政府、企业、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对接职工发展需求,多渠道多层次搭建职工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的服务平台。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开展职工健康教育、健身指导,加强职工心理关怀,推进职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四)持续深化工会改革,不断扩大改革成效。坚定改革信心、强化责任担当,以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为目标,聚焦破解改革难题,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持续推进改革,巩固改革成果、拓展改革领域、扩大改革成效。 一要深化推进工会全面改革。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推动改革在全市街镇层面全面展开,不断扩大改革成效;加强工会组建与职工教育、职工服务、职工维权工作统筹联动,推进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的工作落地,综合运用各种载体手段,整合党政社会各方资源,更好地推进非公企业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大力鼓励实践创新,推动各区、街镇结合区域和行业特点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创造更多的“顾村经验”。积极推开国企工会改革,聚焦把保障职工权益和协调劳动关系的制度机制纳入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服务职工为导向的国企工会运行机制、创新国企工会工作方式、与时俱进加强国企工会组织体系和工作队伍建设等重点内容,推动各区局(产业)工会抓好方案细化、典型培育、指导督促等工作,更好地发挥国企工会在全市工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工会工作,以职工民主参与和服务职工全面发展为着力点,助力教育、卫生、科技和文化事业整体发展。 二要全面增强工会组织活力。加强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工会挂兼职干部和工代会代表、全委会委员、常委以及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在反映意见、参与决策、工作督查中的作用。加强基层创新,推进区以下工会实行代表常任制,探索建立代表提案制及代表委员联系基层制度。加强方法创新,鼓励各级工会根据区域、行业和职工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开展工会工作创新案例评选。 三要加快提升工会网上服务能力。以扩大覆盖面、提高精准度、增强互动性为原则,建成纵向联通市总工会、区局(产业)工会、街镇(园区)工会、企事业单位工会,横向联通市区有关数据库、政府社会服务资源的工作网络。围绕精准便捷服务职工,加强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推出“申工社”APP3.0版本,统筹全市工会新媒体建设,构建网上服务职工体系,加强工会网评员队伍建设,形成服务职工同城效应。推进网上工作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完善基层工作平台,增加功能模块,不断提升网络平台安全性。 (五)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把职工群众更广泛地组织到工会中来。站在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坚持依法合规建会管会,抓基层、打基础、增活力,全面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吸引力、凝聚力。 一要加强园区和行业工会建设。加强园区(开发区)工会工作,聚焦实体实地型企业开展建会集中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园区(开发区)工会组织体系。加强行业工会建设,依托党政有关部门支持,以产业链为纽带,在地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职工较为集中的产业探索组建行业工会,开展具有行业特点的劳动竞赛、劳动保护和集体协商;建立市、区、街镇三级行业工会体系,重点推动街镇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 二要加大对新型就业群体的团结凝聚力度。加强对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文化创意领域等区域行业企业组织形式和职工就业方式发展变化趋势的研究,做好各类创新创业人员,以及物流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货运驾驶员、保安保洁员等群体的建会入会工作,推动工会组织、工会工作覆盖更多新型就业群体。抓好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产业园区、建筑工地、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建会入会工作,加大对劳务派遣工、项目外包工、农民工等群体的关心关爱力度。用好“两非一无”(非正规就业、非标准劳动关系和无单独建会)工会会员专项资金保障政策,进一步激发“两非一无”职工的入会积极性。 三要做好做实工会基础工作。着力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修订编印《基层工会组织工作实务手册》,明确基层工会相关操作规范、工作流程,推动基层工会规范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规范开展民主选举。抓好全总《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修订完善本市实施细则,推进工会经费管理改革,持续优化工会经费支出结构,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服务基层工会。加强工会经费审计监督,切实把“四位一体”立体经审监督体系改革任务落到实处。逐步扩大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规模,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工会会员数据库和工会组织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加大网上入会工作力度。深化建家评家活动,探索建立模范职工之家退出机制,做实叫响职工之家品牌。 (六)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等精神要求,坚持不懈抓好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扎实、职工信赖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 一要从严抓好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全市各级工会一定要全面增强、切实践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要求就是工会的要求,党的纪律就是工会的纪律,党的廉洁规定必须在工会工作中严格遵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工会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根据市委决策部署,在全市工会系统广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活动,坚持“三个对标”(对标新时代新要求、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对标兄弟省区市先进经验)和“三个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等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区域、行业发展特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职工,以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推进职工全面发展为着力点,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提高工会对全市大调研的融合度和贡献度。 三要提高工会干部队伍能力水平。全体工会干部要增强本领意识,加强学习实践锻炼,切实提高把握大局、学习调研、推进改革、工作创新、群众动员、服务职工、统筹资源、抓好落实的本领。聚焦知识短板、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发挥工会学院教育主阵地作用,以工会机关系统干部、全委会委员、街镇工会主席等为重点,抓好各类主体班、业务班的教育培训工作,推动各级工会落实分级培训职责,提高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要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的指示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坚持不懈改进作风。激励广大工会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继承和发扬工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优良传统,进一步深化“争当工会改革实干家,争做职工信赖娘家人”活动,深入推进党组织联系基层、党员联系职工群众的“双联系”活动,不断健全完善工会联系服务职工的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和职工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实打实服务。 按照中央、市委和全总的部署,结合编辑出版《上海市志?工会卷(1978—2010)》,组织开展好上海工会系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强化督查,确保工会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加强女职工工作。以项目化、机制化方法深化对口援助工作。积极推进沪西工人文化宫、沪东工人文化宫、闵行养老院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抓好工会对外交流、老干部、信息、统计、年鉴等各项工作。 各位委员,同志们: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努力推动新时代上海工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群众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